中国国家地理
中华遗产
博物
官网首页
  • 首页
  • 杂志内容
  • 往期回顾
  • 全部
  • 中国国家地理卷首语
  • 交通地理
  • 军事地理
  • 农业地理
  • 化学地理
  • 历史地理
  • 土壤地理
  • 地图地理
  • 地理人物
  • 地质地理
  • 基础地理
  • 天文地理
  • 工业地理
  • 文化地理
  • 气候地理
  • 水文地理
  • 生物地理
  • 考古地理
  • 观点地理
  • 长江给江苏再造800公里“海岸线”

    自从2018年南京以下长江河段的12.5米深水航道全线贯通,江苏省长约800公里的长江干流岸线,就从内河岸线变成了“海岸线”,江苏沿江港口也集体从河港变身“海港”,这在我国乃至……

    作者: 宋馥李   出自:2022年第01期

  • 伊昭公路 它是穿越乌孙山的最快捷径, 也是集多彩美景于一体的 “限时”画廊

    呈横“V”字形的天山夹角之间,长122公里的伊昭公路纵穿而过。这条公路不仅是以最短距离穿越乌孙山的捷径,并且包罗了多种多样的美景:广袤的山地草原、郁郁葱葱的原始森林、……

    作者: 赖宇宁  元之   出自:2021年第12期

  • 从“C”到“O” 长三角“跨海通道”大闭环 最关键的一块拼图在舟山

    中国经济最发达的长三角,其实有一个大短板——沿海一带的跨海通道,是一个有着缺口的“C”形通道,这个“C”形缺口,就在我国最大的群岛——舟山群岛。不过,近些年来,舟山……

    作者: 黄公山   出自:2021年第06期

  • 株洲 湖南的“深圳”

    在湖南,可能找不出第二座城市,像株洲这样特别:这座“火车拖来的城市”,建国后短短数十年间,就像被施了魔法,从一个七千人的小镇,迅速崛起为人口超百万的工业强市。若就……

    作者: 卫东   出自:2021年第02期

  • 湾区 最富活力的经济地带城市群落的高阶形态

    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是以聚落为中心的,从农业社会到工业社会,人类的聚落中心经历了从农村到城市的转变,产业集群的发展和现代交通工具的出现,让城市群成为了城市化的趋势。当……

    出自:2020年第11期

  • 欣赏河口(二)长江口 沙洲雁阵向东海

    历史上的长江口是一个喇叭形的河口,类似现在的杭州湾。7000多年以来,河口在不同时期规律地发育了6个亚三角洲,呈雁阵式排列,依次堆叠,再历经南岸边滩推展、北岸沙岛并岸、……

    作者: 单之蔷   出自:2020年第10期

  • 三大湾区为何独缺渤海湾跨海大桥

    在当今世界经济版图中,湾区是一个突出的亮点,全球发展条件最好,竞争力最强的城市群大都集中在湾区。要实现湾区内城市的强大聚合力,综合的交通系统是基础。近几年,中国三……

    作者: 周兴   出自:2020年第01期

  • 乌江流域万座桥 黔渝山区的交通史册

    乌江,流经贵州中北部,最终在重庆涪陵汇入长江,其流域是典型的喀斯特山区,地表被切割得支离破碎,千沟万壑,自古以来极为闭塞。在这样的地理环境下,当地人搭建了草绳桥、……

    作者: 覃妮娜   出自:2019年第12期

  • 从重庆江津到湖北宜昌 这里有长江流域最密集的军事遗迹群

    或许很多人没想到,从重庆江津区到湖北宜昌市的长江沿岸地区(被专家称为广义的三峡地区),历史上战争发生的频率,要远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很多战争甚至改写了中国不同时期……

    作者: 郑骁锋   出自:2019年第10期

  • 老照片看川江险滩 “长江史诗”里最悲壮的篇章

    作为巴蜀与东部地区交往贸易的大通道,川江也是中国历史上最凶险的一条河段,频繁的地质灾害导致这条江滩险浪恶,酿成了无数船毁人亡的悲剧。如果把长江航运比喻为一部波澜壮……

    作者: 陈阳   出自:2019年第10期

  • 1
  • 2
  • 3
  • 4
  • 5

中国国家地理 V

推开自然之门 昭示人文精华
  • 杂志

    • 中国国家地理

    • 中华遗产

    • 博物

    • 杂志订阅

    • 读者服务站

  • 新媒体

    • 中国国家地理网

    • 中国国家地理官方客户端

    • 官方微信

    • 官方微博

  • 广告合作

    • 杂志广告刊例

  • 关于我们

    • 成长记忆

    • 工作机会

    • 联系我们

  • 关于网站

    • 版权声明

    • 隐私条款

    • 帮助中心

    • 意见反馈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订阅号

服务号

Copyright © 2001-2017 Chinese National Geography Press. All rights reserved.

优秀科普网站 京ICP证090072号 京ICP备10014304号-4 京ICP备10014304号-5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8871 新出网证(京)字 049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