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扇:在盛名背后


文章出自:中华遗产 2008年第10期 作者: 祝勇 

标签: 泰州市   历史拾遗   秘档   

《桃花扇》三易其稿而成,然而,对于其二稿的创作情况却鲜有人知。就连孔尚任也讳莫如深,即使在《湖海集》等信札里,也对此守口如瓶。那么,《桃花扇》二稿究竟在哪写就?作者在各种文集中为何对此只字不提呢?经研究发现,这一系列的疑问竟然与孔尚任在泰州的经历密切相关。

揣着《桃花扇》底稿去治水

康熙二十五年(1686)十月,清政府为了治理黄河水患,特别任命国子监博士、御前讲书官孔尚任为治河钦使,随工部侍郎孙在丰前往淮扬七邑(泰州、淮安、高邮、宝应、盐城、兴化、如皋)一带疏浚海口。离京前,康熙皇帝在紫禁城乾清宫接见了刚从山东曲阜老家前来京城做官不久的孔尚任,勉励他在河工上有所作为。

孔尚任带着皇帝的殷殷嘱托和为民造福的豪情,带着他出仕前在山东老家草拟好的《桃花扇》底稿,乘船沿着京杭大运河出京津,进山东,渡淮河,一路朝着泰州的方向走来。

责任编辑 / 杨飞龙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要评论?请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您也可以快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