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山帮的技术之旅


文章出自:中华遗产 2008年第09期 作者: 向小园 

标签: 苏州市   古典园林   历史拾遗   

拥有许多工种的香山帮匠人,几乎是中国传统建筑工人的缩微版。他们的材料只是木石泥水,他们的工具只是斧凿锯锤,他们的理想只是营营生存,他们却用自己的技术导演出精美的建筑作品——用木石表现古典的繁复,用泥水铺砌皇家的严谨,用桥梁酝酿诗画的意境,用园林凝固文人的理想。
砖雕工事在行内被称为“砖细”。所谓“砖细”就是把青砖当作木头来加工,砖细的工具与木工的工具相似。
木雕工具有小斧头、硬木锤、凿子、雕刀和磨石等等;单是凿子就分为平凿、圆凿、翘头凿、蝴蝶凿、三角凿五种,木雕刀具则要有几十支,越多越能发挥石匠的技艺。
石人、石狮之类的雕刻是技艺高超的细石匠的专利。摄影/马景明
为木雕成品上漆。油漆既为木器提供保护,又进行了色彩装饰。摄影/马景明

春在楼的雕梁画栋

传统建筑最出彩的地方,就是“雕梁画栋”。苏州作为江南形胜之地,更是无建筑不雕刻。无论是宫殿寺庙道观,还是王公贵族士大夫的第宅,都有着精巧雕刻的内部装饰。即使是老百姓的房屋,也常可以看到窗格上向前的结子或是窗板上刻着一支兰草,看似随意,实为有心之作,真是“无雕不成屋,有刻斯为贵”。

香山帮雕刻密度最大的建筑,是苏州东山镇的“雕花大楼”。这是20世纪20年代富商金锡之的庄园。金锡之在上海做纺织品生意发了财,为了孝敬母亲、回乡养老,耗资15万银元,在东山镇修建了这座“春在楼”,楼名取自俞樾的诗句“花落春常在”。这个楼把繁复的雕花艺术发挥到了极致,全楼无处不雕,这样集中的雕刻,在整座建筑来看,已经超出了审美的范畴,几乎等同劣俗。但在细节的雕刻技艺上,则是无比精美,可称得上是雕刻艺术博物馆。

责任编辑 / 范亚昆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要评论?请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您也可以快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