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桌上的王者
筷子如何战胜刀叉


文章出自:中华遗产 2009年第07期 作者: 丫米 林川 

标签: 文化遗产   

“莫言筷箸小,日日伴君餐,千年甘苦史,尽在双筷间。”中国人游刃有余使用的筷子,在西方人的手里却难以驾驭。而西方人惯用的刀叉,其最早诞生地却是在中国。那么,在中国人的餐桌上,为什么最终选择了筷子,而不是刀叉?筷子的使用,又给中国人带来了怎样的影响呢?

并非西方专利:

中国古代也用刀叉

1995年10月,在位于青海省海南州同德县的宗日遗址14号灰坑中,出土了一把骨质餐叉,骨叉为三齿状,由把部和叉头两部分组成。随之出土的还有骨质餐刀和餐勺,这组三件套的餐具,跟我们现在用的西餐餐具形状非常接近,大小也差不太多。专家认为这应是当时人们进食的餐具。

宗日遗址是目前已知黄河上游发掘规模最大、地理位置最西的新石器时代马家窑文化遗存。这处遗址出土的骨质刀叉,据碳14测年法测定,有5800年的历史。骨刀叉的发现,至少说明马家窑文化时期的人们,已经掌握了制造并使用骨质餐具进食的本领,也说明刀叉这一所谓“西式”餐具,并不是西方人的专利。

责任编辑 / 刘霞  图片编辑 / 余荣培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要评论?请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您也可以快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