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套人民币的故事


文章出自:中华遗产 2009年第06期 作者: 刘翔宇 

标签: 历史拾遗   文化符号   

2008年12月,北京中国钱币博物馆,在“中国人民银行成立六十周年展”上,一位87岁的老人摩挲着一架老式的铸铁打号机感慨不已。这个名为翟诚的老人当年曾亲身参与了第一套人民币的印刷工作,睹物怀旧,他的思绪又飞回了60年前如火如荼的第一套人民币印刷现场……

“真有点儿像八国联军进北京”

1947年,日后为新中国国家副主席的董必武经历了一件让他郁闷不已的事。他带着家眷从陕北一路东行,途经晋绥解放区来到了晋察冀边区的五台县东山区大槐庄,已近饭时,警卫员带着陕甘宁边币去小摊买烧饼。孰料交钱时却被摊主拒绝:“这是什么钱,我们这里只花晋察冀边币,别的钱一概不用!”

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当时中共各解放区都有自己的银行,如晋察冀有晋察冀边区银行、晋冀鲁豫有冀南银行、山东有北海银行等,这些银行都发行自己的货币。除此之外,还有一些流通范围较小、种类繁多的区域性货币和地方流通券。这些货币大多源于抗战时期。那时,各根据地之间处于被敌分割状态,各自为战,为了对付敌人的经济封锁,不得不“自立门户”。但随着解放战争的胜利推进,各解放区开始连成一片,原先的割据状态被打破,野战军跨区作战频繁,各区之间物资交流、贸易往来增多。

责任编辑 / 戴莹  图片编辑 / 何亮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要评论?请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您也可以快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