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租房也是件辛苦活


文章出自:中华遗产 2015年第06期 作者: 辛丁 

标签: 读史笔记   

老百姓最关心的事儿是什么?十有八九的人会回答两个字——房子。这两个字引起的悲欢苦乐,古今皆然。比如北京房价与居民收入的巨大断层,导致一部分人不得不在燕郊购买房子。对于这些人,每天上下班都成了很头疼的问题。不过燕郊人民的呻吟有人同情,也有人艳羡。艳羡的当然是京城无产阶级最彻底的一群人——纯粹的租房者。即使在老词“北漂”的范围内,租房者也属于房痛感尤其敏锐的群体。他们的感受,早在1300多年前就有大名鼎鼎的唐代诗人白居易倾诉过:“游宦京都二十春,贫中无处可安贫。长羡蜗牛犹有舍,不如硕鼠解藏身。且求容立锥头地,免似漂流木偶人。但道吾庐心便足,敢辞湫隘与嚣尘。”

左图是十字绣作品《清明上河图》。繁华的北宋汴京城内,房屋鳞次栉比,但仍满足不了众多人口的住房需求。唐宋时期,是中国古代租房最盛行的时期(供图/fotoe)。右页图则是现代画家王叔晖笔下的《西厢记》。张生正与相国寺里的和尚交谈,而背后则是寺庙的房子,张生就租住在这里。中国古代,寺院是出租房屋的大户。

这位乐天居士并非无病呻吟。白居不易,事实上,古人也经历着各种房屋之殇,租房尤甚。

责任编辑 / 马赛屏  图片编辑 / 朱浩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要评论?请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您也可以快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