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单兵装备大PK


文章出自:中华遗产 2015年第07期 作者: 周渝 

标签: 历史拾遗   

人们常说,抗战时中国装备与日军相差太远,但究竟差在哪里,差些什么,甚至到底差不差?这还需要我们来仔细比较一番。
国民革命军校级军官
抗战时期的国民革命军各部队中,高级军官所穿制服颜色也不尽相同,大体有黄、蓝、灰、绿四种色系。图中模型为国民革命军第36师的两位校级军官,他们身穿黄色军官制服,斜挎武装带,左方骑马军官头戴标准的两扣圆筒军帽,右方军官佩戴着德制“M35钢盔”,两人衣领上均为步兵上校军衔。值得一提的是,若是在前线阵地,将校级军官通常会将衣领上的军衔取下,以免暴露身份,成为敌人狙击手猎杀的目标。至于手中的斯特林冲锋枪,则更多的是一种象征意义。
国民革命军第88师
国民革命军第88师是抗战前期为数不多的“德械师”之一,在“淞沪会战”与“南京保卫战”中担任着主力军的重任。该师士兵皆佩戴德制M35钢盔,制服分两种,夏季为黄绿色,冬季为灰色,臂章印有“88D”字样。左边的上士肩杠“捷克式机枪”,中间的少尉手托“驳壳枪”(盒子炮),右边的一等兵背着“中正式步枪”,脚蹬皮靴,腰缠皮质弹药带。这一身就是当时中国最精良的装备。
中国驻印军“英美式”
“中国驻印军”是驻扎在印度的中国军队之统称。中国驻印军的制服与国内部队制服有较大差异,不仅配发有美制衬衣,美制卡其色毛衣,还配发了英制短袖、短裤制服。新编第38师的钢盔多为美制M1盔,新编第22师则佩戴英制“托尼盔”。图中模型为一位中国驻印军战士(左)与一名头戴M1钢盔的美军士兵(右),中国驻印军战士佩戴英制钢盔,身穿美制卡其毛衣,手持美制“汤普森”冲锋枪,肩背大背包,前挂帆布子弹袋,脚上打着传统的绑腿。这一身装备搭配合理、有序,体现了英式装备模块化的理念,驻印军从装备上无疑领先了日军。
日本帝国陆军“昭五式”
日军“昭五式”制服产生于1930年,因该年在日本纪年中为昭和5年,故名“昭五式”。这是日本陆军最后一套立领式的制服,同时也是自“九·一八事变”到“徐州会战”这长达7年的时间里,中国人最常见的日本军服款式。图中这个日军,手持“三八大盖”,腰挂背囊、军刀,所戴军帽是1932年开始装备给屯驻中国的日军,是中国人常见的“鬼子帽”。这一身装备搭配合理,远程射击和白刃战都可应付自如。
日本帝国陆军“九八式”
日军“九八式”制服于1938年5月31日开始推行,因这年是日本皇纪2598年,故称为“九八式”制服。“九八式”制服为翻立领,军衔也由肩上改到衣领上。图中模型日军,左方的陆军上等兵手持“三八大盖”,头戴“90式钢盔”,腰上前后各挂一个30式弹药盒;右方的陆军中佐手持军刀,头戴山形战斗帽,他们所穿的“九八式”军服是中日全面战争爆发后侵华日军的主要制服,因日军有系统的弹药和后勤供应人员,故相较于中国部队,他们身上的东西也要少得多,作战也更加轻便。
国民革命军第18集团军
国民革命军第18集团军是一支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武装力量,也就是“八路军”。八路军的制服形制与其他“国民革命军”序列下的部队无明显差异,布料颜色多为灰色或灰蓝,但很少佩戴胸标与军衔,常见的臂章有三种,分别印有“八路”、“十八集团军”(繁体)和“18GA”三种字样。八路军武器不成系统,一般而言,汉阳造是普通士兵的首配,布制的子弹带、手榴弹带和背包也是他们的常见配置,大刀也是一些战士们偏爱的冷兵器。这一身,从制服到装备,都是拼凑而来,八路军后勤困难可见一斑。
国民革命军第31师
国民革命军第31师军原为西北军吉鸿昌部,1931年吉鸿昌密谋反蒋失败后离开该军,部队遂改隶第30军。图中的兵人模型为两位第31师将士,左为少尉排长,右为上士班长。该师制服为灰色,臂章上印有“31D”字样,头戴英制“托尼盔”,身背大刀,装备与第29军比较相似,该师的制服装备也可算是当时“杂牌军”的缩影。“台儿庄大战”时期,由池峰城担任师长的第31师将士曾组织敢死队向日军进攻,显示了杂牌军的威力。
国民革命军第29军
国民革命军第29军原属冯玉祥的西北军,这是一支有武术传统的部队,该师每人皆配备一口大刀,并专门请有武术师傅传授刀法。1933年,长城抗战爆发,第29军与日军激战于喜峰口,以大刀杀敌闻名于全国。29军士兵制服为灰蓝色,军官制服颜色也偏灰蓝(图右军官制服因做工原因颜色过蓝,真实的颜色应更偏灰色),臂章上印有“29A”字样。该师官兵佩有英制“托尼钢盔”,枪支常用汉阳造,这身装备整体水平较低,但29军也用它们打出了士气。

责任编辑 / 朱竞梅  图片编辑 / 余荣培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要评论?请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您也可以快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