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子 古老的“科技”与狂想
明朝小说中出现了极具科幻感的一幕
这是一座四壁都由数不清的镜子砌成的“万镜楼台”,每一面镜子都通向一个独立的世界。孙悟空坠入其中,一时目眩神迷,无法分辨自己身处真实还是虚幻的世界。这个极具科幻感的场景,出现在一部明朝末年的小说《西游补》中,让人不能不佩服古人的想象力。
这是一座四壁都由数不清的镜子砌成的“万镜楼台”,每一面镜子都通向一个独立的世界。孙悟空坠入其中,一时目眩神迷,无法分辨自己身处真实还是虚幻的世界。这个极具科幻感的场景,出现在一部明朝末年的小说《西游补》中,让人不能不佩服古人的想象力。
镜子内外,孰为真实,孰为虚幻?
科幻小说中的道具,未必都是宇宙飞船、激光剑之类的高科技产品。日常生活用品也可以成为酷炫的科幻道具,比如镜子。
《三体》小说的作者刘慈欣有一篇发表于2004年的中篇科幻小说,题目就叫《镜子》。其主人公白冰,发明了一个镜像模拟软件,能在原子级别上模拟整个宇宙的生成、运行、毁灭。白冰发现,宇宙大爆炸时细微的参数差别,就可能产生物理规则和发展方向截然不同的世界。比如,在有的宇宙里,时空维度、光速和我们的宇宙完全不同,一加一甚至有可能不等于二。而当白冰尝试了1000多次宇宙大爆炸后,令人起鸡皮疙瘩的一幕出现了:模拟器生成了一个“一加一等于二”的宇宙,一个各种物理规则都和我们的世界完全相同的宇宙……也就是我们所在的这个宇宙。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