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底戏遗珍


文章出自:中国国家地理 2006年第04期 作者: 沈福馨 

标签: 西秀区   文化地理   

安顺地戏是一种保留在民间的传统傩戏,14世纪晚期始由朱元璋调北征南的军队和移民带到贵州。目前在安顺地区和附近的农村还保留着这种古老的面具戏剧三百多堂(一个剧目称一堂),同时也保留下许多古老的面具。二十多年来,为研究地戏,作者几乎跑遍了安顺所有的村寨。这一辗转流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散落于民间或者即将流落海外的原生态地戏面具,带给人们的是喜悦、震惊和惆怅。
安顺地戏艺人及他们使用的面具和唱本
在数百年的传承中,脸子的制作渐成一定模式,如武将头盔与脸部之比为“各一半”;眉毛的刻画是“女将一根线,少将一枝箭,武将烈如焰”;嘴的开法有“天包地”和“地包天”之说,前者给人一种剽悍的感觉,后者给人的印象是刚直和威严。
地戏表演场景
安顺地戏为傩戏的一种,形成于明代初叶。因演出不用戏台和庙台,就在村野旷地进行,故名地戏。安顺地戏只演“正史”,不演庞杂剧目;只有武戏,没有文戏。地戏的表演形式比较古朴。演员头顶面具,面罩青纱,背插小旗,手持刀、枪等兵器,在铿锵的锣鼓伴奏中相互唱、和、舞、打,场面热烈。人们在欣赏地戏表演的同时,也欣赏了艺人雕刻的精美面具。

柴火堆里捡来的宝贝

由于诸多的原因,“文革”之后要找到从前的老脸子(当地人俗称地戏面具为“脸子”)已相当困难。但我知道,农民们对祖上遗留下来的老脸子是相当看重的。他们在“文革”期间曾经冒险保留下了部分老脸子,这部分面具大都是地戏面具中的精华,找到它们,对于研究安顺地戏的历史格局和风格特征,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当他们对你还没有建立完全信任的时候,要想从他们嘴里打听到有关地戏面具的蛛丝马迹,是不太可能的。因此,我只能采用侧面调查的方法,在向民间艺人采访的时候,不经意间询问一些有关老脸子的消息。

责任编辑 / 李雪梅  图片编辑 / 王彤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要评论?请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您也可以快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