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收藏家的银币珍品


文章出自:中国国家地理 2001年第01期

标签:

陈业可以说是“文革”后中国第一代收藏家的一个代表。他比传统收藏家多了一份理智和市场的敏感,又有那些纯粹的古董商人所不具备的沉稳厚重的人文情怀。面对现代社会的各种诱惑,中国收藏家还能创造辉煌的奇迹吗?他们又将演变怎样的生活哲理?

中国政府最早铸行的银币 明清以后,我国对外贸易发展迅速。为抵制外银,1890年,两广总督张之洞从广东进口外国设备打制中国银元。首制银币主币一元者重七钱三分,比普通外国银元重一分,英文小字置于正面光绪元宝的四周。因此币图案精致,质量优等而备受欢迎,但恐引起私熔取利的弊病,旋即改为库平七钱二分(库平指清政府规定的完纳赋税标准,每两重37.31克),但制成后发觉英文放在正面有碍国体,遂又易辙改铸英文在背面的新版,并终于取得成功。由于银元的重量、成色较有保证,银元作为主要货币很快被推广到全国,一直流通到1935年。

在80年代,有500块钱,甚至50块钱,都存在成为收藏家的机会,因为当时几百块钱便可以买一堂漂亮的红木家具

在中国银币收藏领域,陈业是属于第一方阵的。可能有些人藏品的货币总值能超过他,但品种不会超过他;也有些人藏品的学术价值超过他,但数量和规模超不过他。老一辈收藏家超过他的那一部分多是解放前得到的,即使是1966年以前收进主要藏品的,其观点也一定形成在1949年以前,否则他不会在那个特殊的年代搞收藏。故“文革”后出现的像马未都、路东之以及陈业等中青年收藏实力派,可以说是新中国培养出的第一代收藏家。这是一个让现代人感到既陌生又熟悉的群体,他们在20世纪末留下了令人回味的特殊收藏印迹。

金代银铤有民间铸造和政府铸造(官铸)之分。民间铸造的铭文比较简单,一般只有重量、行人(担保成色者)和秤子(对重量负责的人)的名字。而官铸银铤沿用了宋代的制度,应役的金银工匠需要有金银行的引领(金代金银行、行会的头目)或行人铺户作保,以防作弊并负赔偿责任。金代官铸银铤都是重约50两,合今2000克左右。其形制为弧首束腰型,押印和戳很有特色,常有金国的民族文字和特有的变文。此铤铭文中“解盐”指山西解州解县、安邑两个盐池所产的盐;“使司”为机构名称,其中“盐使司”主要掌管各地的盐税;“上花银”是白银成色的名称,表示成色上等,另有“中花银”、“下花银”等名目。
注:银铤和银锭是有所区别的。铤是扁而长之物,银铤是条状的中间略细的长方体;锭是指块状的银子,有长方体及元宝形状等。在银币史上,一般宋以前的称银铤,元代称银元宝,明清多称银锭。

陈业是在80年代迷上钱币收藏的,但古钱币带给他的梦幻诗意则根植于他的少年时代。那时偶尔碰到的清代方孔圆钱,对好奇心颇重的陈业已是不可多得的艺术品。长大后他选择了财会专业,毕业后作过一段会计工作,由于天天跟货币打交道,那原本神秘诱人的古钱币和他愈来愈亲近了。

责任编辑 / 李雪梅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要评论?请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您也可以快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