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运村,一张不断被重画的地图


文章出自:中国国家地理 2008年第08期 作者: 栗山 

标签: 城区   文化地理   

百年奥运,奥运村的变迁就是一张生动的地图。1932年洛杉矶鲍德温山上的500幢预制木房使奥运村从此成为奥运传统;1936年柏林奥运村让“花园城市”的概念问世;20世纪60年代奥运村服务于城市扩张,10年后则以浓缩的规划来加强市中心的活力。“自从忽必烈13世纪创建这座城市以来,这是迄今为止最全面彻底的改变。”法新社曾这样预见申办奥运成功后的北京。如今,站在仰山之巅,从水乡到“编外村”到奥运村的这片土地,再难找到往日的痕迹。
“鸟巢”、“水立方”、龙形水系、国家体育馆、击剑馆、国奥村……2008北京奥运会向全世界展示了一张崭新的奥运地图。摄影/王慧明

如果有一架特殊的时光地图放大镜……

聚焦东经116度23分,北纬39度59分,中国北京,奥运村。

责任编辑 / 陈惊鸿  图片编辑 / 王宁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要评论?请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您也可以快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