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坛之外,敦煌壁画处处都是『萌萌哒』!


文章出自:中国国家地理 2016年第01期 作者: 孙志军 

标签: 考古地理   历史地理   岩壁画   

敦煌的绘画与壁画,给人的印象是『高大上』,那些神佛肖像或富丽堂皇或庄严肃穆。除此之外,敦煌石窟的角落里,还隐藏着许多趣味、奇葩的内容。如果再将某些局部放大,我们甚至能找到许多充满时尚气息的服饰和装饰——而且,它们并非孤例。这些作品,用今天的审美眼光看起来,十分搞笑、颇接地气。加上种种善意而幽默的曲解,『笑果』更加明显。剥去宗教的神圣外衣,『可爱』、『搞笑』、『卖萌』或许本就是敦煌的真实一面。欣赏这些『萌萌哒』画面的同时,我们邀请敦煌研究院的资深学者杨秀清先生,为大家揭秘这些壁画诞生的来龙去脉。
洗刷刷,洗刷刷,洗刷刷……刷牙不是现代人的专利,一千多年前就有了“一次性牙刷”
壁画方位:
莫高窟第159窟-南壁东侧
壁画内容:
《弥勒经变》中的净齿图
《弥勒下生经》里说,生于婆罗门家庭的弥勒,拜释迦牟尼为师。释迦入涅槃时,为弥勒授记,预言弥勒之后,将上升兜率天宫,并于五十六亿年后,下生阎浮提世界为佛,度脱人天。后弥勒下生人间,在龙华树下得道成佛,国王、王妃、太子、大臣等随弥勒剃度出家。在敦煌石窟壁画《弥勒经变》中就出现了反映剃度出家的画面。这幅“净齿图”源自莫高窟第159窟南壁《弥勒经变》,画面中一个剃度后的僧人祼露上身,脖间围巾,右手执“嚼齿木”净齿,左手握盛水的净瓶,旁边一人手执长巾准备递给僧人。佛教将净齿用的器物称为齿木,主要用杨树、柳树、槐树等树枝做成,或圆或扁,长不过12指,短的只有8指(手指并列的宽度),净齿于每日早晨、饭后进行,用时一端放入口中慢慢嚼成纤维状、绒絮状,然后用之揩刷牙齿,净齿之后还可以用齿木刮舌头。齿木为—次性使用,用过即可丢弃,但是佛家规定必须要将齿木上的唾渍弹净,弃之屏处。佛经记载,佛陀在宣讲佛法时,有比丘口出臭气,佛陀令其嚼齿木,佛陀还解释了嚼齿木净齿的好处:—者能除黄热,二者能去痰癃,三者口无臭气,四者能餐饮食,五者眼目明净。由于佛陀教化,诸比丘遂将晨嚼齿木作为日常生活的行为规范,在敦煌壁画中也就有了净齿的画面出现,可见此种净齿风俗很可能是伴随着佛法的东渐、僧人的西来,逐渐传到敦煌乃至中原地区的。这小小齿木虽不起眼,却也是中国与印度古代文化交流的见证。敦煌石窟壁画中的净齿图有不少,这幅绘于中唐时期的“净齿图”,以生动的图像记录了古人讲卫生的好习惯。谁说刷牙是现代文明的专利?至少一千多年前,它就已经是古人生活的一部分了。
摇啊摇,摇到外婆桥…时空穿越?不,你看到的是唐宋时期的婴儿车!
壁画方位:莫高窟第156窟-前室顶中部
壁画内容:《父母恩重经变》中的栏车
上图:佛教在中国化的过程中,不断与传统的伦理观念相融合,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佛教伦理观念,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孝道”思想。敦煌文献P.2418《父母恩重经讲经文》,是依据中国人伪造的佛经——《父母恩重经》而演绎的讲经文,该讲经文细致描绘了孩子从出生到长大成人,父母养育的艰辛。敦煌石窟壁画中也出现了依《父母恩重经》而绘制的《父母恩重经变》。其中,莫高窟第156窟前室东壁门北壁画中,出现了看起来很现代化的婴儿车:画面中,一位母亲手推四轮童车,一婴儿安卧车中,两条安全带拦过车身,以防止婴儿不慎爬出车外。画面中的童车,造型与我们现代生活中的童车极为相似。看到它,我们立刻产生了时空穿越的错乱感。这种儿童车,在唐代被称为“栏车”。甘肃博物馆所藏绢画《报父母恩重经变》中,有两幅在童车旁边的榜题,分别为“父母养育卧在栏车时”、“或在栏车摇头弄脑时”,榜题中明确写明为“栏车”,可见是当时通用的名称。在莫高窟第449窟东壁门北、第170窟北壁的《父母恩重经变》图中,我们也看到了类似的“栏车”。栏车相拥,是古代儿童幼年生活的一个真实细节。壁画虽然本意是强调父母养育子女的艰辛,却也使我们长了知识:唐宋时期,婴儿车就已经进入寻常百姓家了。
看我飞盘转转转,我还能唱:“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
壁画方位:莫高窟第79窟-窟顶
壁画内容:敦煌壁画中的“童子礼佛”
左图: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童年回忆。那些尘封的旧事,或是妈妈的深情讲述,或是相册中泛黄的照片,而我们要为你讲述的是:在敦煌的石窟壁画中,也有许多天真烂漫的儿童形象,而且娱乐活动之丰富,超乎现代人的想象。据不完全统计,敦煌莫高窟有儿童图像的洞窟有183个,占洞窟总数的37%;榆林窟有儿童图像的洞窟16个,占洞窟总数(42个)的38%。这些儿童图像内容,时间从北朝到宋元时期,跨度长达千年。敦煌石窟中的众多儿童图像,反映了中古时期儿童生活的方方面面,构成了一部“中古儿童生活史”。北朝至隋代,儿童图像大多用线条粗略勾勒,类似漫画或示意图,主要是为了表现故事情节,只有个别洞窟中的儿童形象较为逼真;唐前期(吐蕃统治敦煌前),随着经变画的出现及净土思想的流行,儿童图像出现了丰富多彩的形式。后来,儿童形象逐步脱离宗教色彩,越来越向世俗生活方向发展。这幅壁画是莫高窟第79窟盛唐时期创作的“童子礼佛”系列之一,这位胖乎乎的娃娃手持转盘,在表演今人所说的“转盘”杂技,其面部朝向的上前方就是威严的佛陀。虽然是宗教画中的内容,但它体现了那时的世俗生活,更是直接反映了盛唐时儿童的娱乐项目和流行的杂技活动等鲜活信息。
图2(图2位于图一右侧的阴影处)
毛衣链、黑丝袜、白边T恤、性感小短裙……从印度造访敦煌的菩萨,就是这么接地气
壁画方位:瓜州东千佛洞第2窟
壁画内容:菩萨像壁画
敦煌石窟壁画中的服饰图像,已经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了,如果我们将其整理成文,足可组成一部活灵活现的“中古服饰史”。如果稍加留意,古人的服饰并非是影视剧中那样“中规中矩”,而是散发着浓郁的现代气息。瓜州县东千佛洞第2窟坐西向东,中心塔柱东向面龛内存清塑3尊,南北向面各画菩提树观音立像一幅。这两幅观音像是表现密教中,观音“甘露施饿鬼”、“七宝施贫儿”的内容。左页画面中这尊菩萨,上身着绿色短袖紧身衣,下裹贴体短裙,上衣与下裙之间露出结实的小腹,脚穿网格花纹彩色长腿袜,另有耳珰、臂钏、腕钏、长短项圈等庄严全身。她一手上举,攀扶树枝,一手施予愿印。专家认为从风格来看,尽管依傍的树、云霭形象是敦煌传统的汉地样式,但从菩萨像中的楔形叶冠、冠两侧的小花、轮状耳珰、臂钏、微闭的眼形、贴体短裙以及掌心施色等来看,透露出了古印度婆罗门教时期的文化特征。这样的服装,即使今天看来也很现代,看看当今夏日的城市大街小巷,这种穿衣搭配的影子,随时可以找到。

专家解读

杨秀清
敦煌研究院 研究员
长期致力于敦煌壁画、
绘画的社会生活内容研究

鲜活、时尚的中古生活百科,在敦煌壁画中几乎都能找到

敦煌莫高窟不仅是佛教艺术的见证者,也是中古社会历史的真实记录者。莫高窟壁画虽以佛教内容为题材,但是,如果我们揭去敦煌壁画的宗教面纱,就会发现有许多反映现实生活的画面。

敦煌地处丝绸之路咽喉要道,又是古代国际商业贸易中心,丝绸之路商贸繁盛的景象,在敦煌石窟壁画中有充分的反映。莫高窟第296窟为北周时期的洞窟,窟顶北披东段绘有一幅商旅图,它是根据《佛说诸德福田经》中“安设桥梁过度羸弱”一语画成的。图中作一桥,两支商队在桥头相遇,桥上为中原商贾,乘马赶着满载货物的毛驴,匆匆走上桥头;桥下胡商牵着骆驼等待过桥。莫高窟第45窟南壁的“胡商遇盗”图,取材于《观音经变》。画面上有一队胡商,为首者高鼻深目,他们的商队刚转过山头,山谷中就冲出持刀抢劫的强盗,商人们胆战心惊,露出惶恐、乞求的神色。如果我们拂去壁画中的宗教色彩,就会发现,它原来是唐代敦煌地区商贸活动的写照。

责任编辑 / 马子雷  图片编辑 / 王彤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要评论?请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您也可以快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