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海的智慧 海岸带渔具


文章出自:中国国家地理 2020年第10期 作者: 盛文强 

标签: 基础地理   

渔具是人与海的关系纽带,靠海吃海的人们,从未停止过发明创造。沙滩上采集贝类、礁石间凿取牡蛎、浅海里布网捕鱼……都需要有相应的渔具。这些小巧而又灵活的海岸带渔具,从古老的《诗经》等历史文献中走来,融入了民间的智慧,映照着海滨百姓的生活史,穿越千百年之后来到当下,仍在发挥着作用。
照片中渔人们所用的是江苏南通地区特有的渔具——文蛤刨。文蛤刨由竹柄铁刨、竹柄三爪叉和网袋几部分组成。渔人们会在退潮后用绳索或皮带将文蛤刨挂套在腰间,把2米多长的竹柄上端扛在肩上,一手握住竹柄下部,把另一端的铁刨压入沙中。然后身体后倾,依靠绳索或皮带牵引着铁刨在沙中移动,当铁刨遇到藏身在泥沙中的文蛤时就会触发轻微的振动以及声响。这时,渔人就会用另一只手中所持的三爪叉,拨开沙泥,把文蛤钩起送入网袋中。摄影/宋丽萍   地点:江苏南通 工具:文蛤刨 鱼获:文蛤

在我老家有俗语道:“世间三样苦,讨海、打铁、磨豆腐。”讨海占了首位。所谓的讨海,是指渔民从海上讨生活,一个讨字,足见其中的不易。讨海的活动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当先民们试探着从陆地走向大海,向大海讨寻食物时,一定是从海岸带上开始的。最初的渔业活动,则是浅海滩涂渔业。正如农具在农业生产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一样,海滨之民在长期的劳作中,也发明了充满智慧的渔具。那些专门用在浅海滩涂上捕捉海产的渔具,小巧、灵活、别具特色,可以把它们统称为海岸带渔具。从古到今,海岸带渔具不断改进演化,有许多一直沿用到了今天。


网具和耙刺类渔具,使用历史悠久、制作工艺简单,在我国沿海几乎随处可见
提起渔具许多人首先就会想到渔网。根据文物和文献记载,渔网的历史可以一直追溯到新石器时代。最原始的网的形态,从甲骨文中的网字中可以略见端倪——两根桁木作为支架,中间敷设网衣。到现在,类似形制的网依旧在被渔民们广泛使用,如图中的推网,主要用于捕捞生活在湾岙及河流入海处浅水区的毛虾(摄影/姚振海)。地点:辽宁营口 工具:推网 渔获:毛虾
耙刺类渔具也是一类历史悠久的传统渔具,是利用锐利的钩耙箭叉等物直接刺捕鱼类或铲捕贝类。在我国沿海耙刺类渔具种类繁多,还有着各种变体,图中一侧有着密集利齿的网筐,名叫耙网,可以视为耙子和网的结合体。使用时在滩涂上拖动耙网,蛤蜊和泥沙一起进入网筐中,经过淘洗,泥沙滤除,蛤蜊就会留下(摄影/范海波)。

勺、铲、耙,沙里淘“蛤”

滩涂是指沿海大潮高潮位与低潮位之间的潮浸地带,是人们最先也是最易接近大海的地方。

责任编辑 / 张璇  图片编辑 / 王彤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要评论?请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您也可以快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