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变大豆


文章出自:博物 2009年第02期

标签: 博物餐桌   

豆腐、豆豉、黄酱、酱油、腐乳、腐竹……丰富多彩的豆制品保留了大豆丰富的营养,并让它们更好地被人吸收,同时用充满智慧的方式满足着各地人们的美食需求——大豆在中国的厨房和餐桌上,得到了最淋漓尽致的演绎。

豉酱篇

豆粒发酵出的“小料”

大豆的蛋白质含量很高,通过微生物发酵,分解的蛋白质转化成多种氨基酸和维生素,不但营养更易被人体吸收,还让它具有独特的风味,而且与豆芽萌发过程类似,其中让人产生胀气的成分也被分解掉了。这些发酵的豆制品是餐桌上常见的调料和佐餐小菜。

豆豉与纳豆

豆豉又称为荫豉、幽菽,是将大豆蒸熟,拌上盐二次发酵后晾干而成的。既是烹调的调料,又是佐餐的小菜。豆豉最早见于春秋战国之际,《楚辞·招魂》里提到“大苦咸酸”中的“大苦”就是豆豉。

责任编辑 / 郭亦城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要评论?请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您也可以快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