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固的生命
动物标本的前世今生


文章出自:博物 2014年第09期 作者: 银子弹 

标签: 动物世界   

在许多人的童年记忆中,自然博物馆是个神奇的地方,却又透着几分神秘甚至阴森,这恐怕是因为馆里的主角——动物标本。曾经鲜活灵动的动物,却在标本状态下化身为静态的“物件”,难怪我们的感官不习惯。几百年来,它们一直是动物学家研究的宝贵材料、博物学家和猎人们的战利品、自然博物馆中的大明星,甚至是家中摆放的艺术品。

从收藏品到科研材料

所谓动物标本,就是把动物遗体经过各种处理,将其皮毛、骨架或身体器官长久保存,作为收藏、展示或研究用的样品。这方面的制作技术,可以追溯到古埃及时代——古埃及人不光将死人制成木乃伊,还把他们崇拜的公牛、猫、狒狒和鹰隼等动物的尸体,也掏空内脏并进行防腐处理,保存在石棺或陶罐里。

但出现真正的动物标本,还要归功于欧洲大航海时代的“收藏热”。公元15、16世纪,走出中世纪的欧洲人开始“开眼看世界”,并出现了一批喜好收藏的新贵。他们不光收集艺术品,还饲养各种珍禽异兽来炫耀,越是来自海外、闻所未闻的动物越受欢迎。不过由于旅途艰险和缺乏技术手段,远赴海外的冒险家、传教士很难把他们发现的珍奇动物活着带回,通常只能保留其毛皮、骨骼或干尸,卖给这些收藏家。

责任编辑 / 董子凡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要评论?请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您也可以快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