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无处不在的“硬汉”
标签: 博物广知
人类天生就“铁血”?
在中国古代,人们用金木水火土这“五行”,来命名夜空中肉眼可见的五颗行星。其中赤红如火、亮度和位置变幻莫测的一颗称为火星,又名“荧惑”,被视为象征战乱的灾星。无独有偶,古代欧洲人也用好斗的战神玛尔斯(Mars),来给火星命名。
让人联想起战乱血腥的“火星红”,源于火星土壤中富含的氧化铁(Fe2O3,也就是铁锈、赤铁矿的化学成分)。而铁与血的联系,也远不止钢铁兵器—我们血液的红色,就来自红细胞中的铁元素!
作为向身体各处运送氧气的“快递员”,红细胞既要能牢牢抓住氧分子,也要在适当的时候迅速释放它。为此,红细胞的关键成分—血红蛋白中,有一种含铁的血红素(参见上期,有些动物是用含铜的血蓝蛋白)。这些铁主要以亚铁离子(Fe2+)的形式存在,能迅速与氧分子结合、分离。人体能正常运转,全靠这自带的“铁血属性”。
责任编辑 / 董子凡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