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景观
  • 谈资
  • 作者
  • 大讲堂
  • 活动
  • 商城
  • 快速登陆: 
    登录 / 注册
  • 快速登录: 
  • 登录 / 注册
  • 投稿
  • APP
黄菊

黄菊

    责编/图编文章
  • 穿越25000里,建构高原新形象

    最东北角有许多野生动物;而最西北角,据边防战士讲,边境线上过去没拉铁丝网时,野生动物很多,黄羊、野驴、野马什么的都有,很多都是从蒙古国那边过来的,有……

    作者: 单之蔷 

  • 后记

    在巴丹吉林沙漠那晚,我们住在庙海子的一户牧民哈斯巴雅尔家。我们问起他很多巴丹吉林沙漠的事情时,他说,你们回北京去找我三叔吧,他能告诉你们。他的三叔叫……

    作者: 单之蔷 

  • 阿拉善
    把沙漠的形象颠覆了

    这些小湖泊多到什么程度?我仅举阿拉善几个沙漠中的湖泊为例:腾格里沙漠有472个湖泊;乌兰布和沙漠有167个湖泊;巴丹吉林沙漠有119个湖泊……这些数字存在误差,……

    作者: 单之蔷 

  • 鄂尔多斯
    黄河把你套进来

    在内蒙古中西部,鄂尔多斯南部的毛乌素沙地有着较好的水热条件。在这里,河湖畔等水分充足的绿洲往往已被开垦成农田。不同于浑善达克沙地,这片沙地上的树木大……

    作者: 单之蔷 

  • 锡林郭勒
    触摸到了草原的灵魂

    在呼伦贝尔草原深处,我们开始被游牧文明的魅力触动,奔向锡林郭勒草原时,我们渴望触摸到草原文化的灵魂。我们尤其想知道,面对全球化的浪潮,游牧文明未来的……

    作者: 单之蔷 

  • 呼伦贝尔草原
    相识恨晚的游牧文明

    牧民如何与羊群、草原、天、地相处并建立情感?游牧文明真正的魅力何在?草原深处的牧民告诉了我们答案。遗憾的是,我们来得似乎晚了一点儿。

    作者: 单之蔷 

  • “我只想回到驯鹿身边”
    使鹿鄂温克部落最后一任女酋长玛利亚-索自述

    说起来,狩猎离不开驯鹿,冬天雪深的时候,骑着驯鹿去打灰鼠。我有一头坐骑,它很懂我的心事,我撵驯鹿的时候骑着它,木棍朝左边指,它就朝左边拐,木棍朝右边……

    作者: 玛利亚-索 

  • 当猎人的身影渐行渐远

    鄂温克人将一年分为6季,每季两个月,我根据玛利亚·索的女儿德克沙的讲述把它们记录了下来:“图干”是最冷的季节;“西勒”是雪变黏的季节,大致在2、3月;“……

    作者: 舒子 

  • 驯鹿文化的原点 森林民族的摇篮

    在阿里河镇的北边,有一个神秘的石洞“嘎仙洞”,这个洞穴已被确认为拓跋鲜卑的起源地。拓跋鲜卑离开大兴安岭以后南下,并逐渐发展成游牧民族,后来占领中国北……

    作者: 舒子 

  • 大兴安岭
    狩猎人的枪没了

    大兴安岭跟高平原有何关系?其实大兴安岭与这高平原关系很大,因为这高平原东边的一大半,就是由大兴安岭掀起来的。就像一个旅行箱,你打开锁,抓住提手,掀开……

    作者: 单之蔷 

  • 4
  • 5
  • 6
  • 7
  • 8
  • 杂志

    • 中国国家地理

    • 中华遗产

    • 博物

    • 杂志订阅

    • 读者服务站

  • 新媒体

    • 中国国家地理网

    • 中国国家地理官方客户端

    • 官方微信

    • 官方微博

  • 广告合作

    • 杂志广告刊例

  • 关于我们

    • 成长记忆

    • 工作机会

    • 联系我们

  • 关于网站

    • 版权声明

    • 隐私条款

    • 帮助中心

    • 意见反馈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订阅号

服务号

Copyright © 2001-2025 Chinese National Geography Press.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全景国家地理新媒体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优秀科普网站 京ICP证090072号 京ICP备10014304号-4 京ICP备10014304号-5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8871 新出网证(京)字 049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