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玄奘的足迹
阿旃陀石窟群


文章出自:中华遗产 2014年第01期 作者: 周剑生 

标签: 古迹探秘   遗产风景   世界文化景观   

这是印度阿旃(zhān)陀石窟第2窟的释迦牟尼说法像,建造时间为公元7世纪。阿旃陀石窟位于距地面10-30米不等的河湾峭壁上,除9、10、19、26、29号窟为供僧人礼拜的塔堂窟外,其余25窟皆为僧房,2号窟即属后者。早期佛教强调佛即是佛,无影无踪,不允许将佛祖人格化,公元2世纪后,石窟中才出现了释迦牟尼和菩萨的形象。

公元638年,一心求取真经的大唐高僧玄奘,来到南印度的摩诃刺佗国。几年后,回到长安的他,向门人讲述了当年的经历:“国东境有大山,叠岭连嶂,重峦绝巘(yǎn)。爰有伽蓝,基于幽谷,高堂邃宇,疏崖枕峰;重阁层台,背岩面壑,阿折罗阿罗汉所建……”

玄奘口中的阿折罗伽蓝,就是印度西南部奥兰加巴德境内的阿旃陀石窟。该石窟群共有洞窟30个,环布在瓦沟拉河河湾峡谷的崖壁上,高低错落,绵延550多米,远远望去,与我国黄土高原上的窑洞颇有些相似。阿旃陀石窟始建于公元前1世纪,当时的比丘尼把第一座佛窟的位置设定在山体中央,随后的开凿工作则向两翼扩展,并分成塔堂窟和僧房窟两种形式。塔堂窟有穹型天顶,在庙堂后部设钟罩形的石雕圣物,内盛佛祖舍利。僧房窟则有若干个房间,布置石床石枕。在终年炎热的印度,这种结构可起到防暑降温的作用。

责任编辑 / 余荣培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要评论?请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您也可以快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