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训
遗儿千秋富贵,莫若一句良言


文章出自:中华遗产 2013年第12期 作者: 赵恺 

标签: 民族与宗族   

“子不教父之过”。对中国家庭来说,教育子女是为人父母重中之重的任务。因此,以箴言警句形式出现的“家训”,并非高门大户的特权,普通百姓亦有此例。在北京雍和宫附近的一处民宅门口,我们就看到了这家主人的传家之训——勤俭持家。

家训里的中国人生

“家训”,顾名思义指家族内部长辈对子孙的训诫和教诲。近代以来,怀着“望子成龙”的心态,急于求取“育儿真经”的家长们,忙不迭地将中国历史上各类名门家训搬回了自家的书柜。普及度最高的莫过于明代理学家朱柏芦的《朱子家训》,其中那句“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至今仍提醒着已经温饱无虞的孩子们要牢记勤俭持家的道理。

客观的说,这种寄托了无限美好愿景的箴言警句,并不独见于朱柏芦这样的鸿学大儒之家。在漫长的中国历史中,上至帝胄王室、下趋豪商大贾,皆有在有生之年将自己的人生体悟倾囊传授的期望。出身草根的“马上天子”刘邦,自知肚里墨水不多,仍特意写下《手敕太子文》,劝诫长子刘盈要“勤学习”、“宜自书”。三国枭雄刘备在写给阿斗的《遗诏》中,除了要儿子多看《汉书》、《礼记》,“历观诸子及《六韬》、《商君书》”之外,还留下一句脍炙人口的训诫:“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德惟贤,能服于人。”慈父的关切之情可谓溢于言表。

责任编辑 / 郭婷  图片编辑 / 吴西羽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要评论?请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您也可以快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