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蜡笺:纸寿千年皇家风
文章出自:中华遗产 2009年第12期 作者: 陈彪 汤书昆
奢华狂草《千字文》
在辽宁省博物馆里珍藏着一幅宋徽宗赵佶亲笔书写的草书《千字文》,是中国古代书法艺苑中的奇葩。宋徽宗不善治国,却在诗、书、画等文学艺术领域表现出了卓越的才能。在位25年期间,他广罗历代法书名画,经鉴定整理,著录于《宣和画谱》与《宣和书谱》中。他所开创的“瘦金体”,引来不计其数的后来者模仿,影响至今不衰。不过,吸引人眼球的不仅是这卷笔墨飞舞的《千字文》,还有写《千字文》的纸——全长达三丈以上的整张描金云龙笺。
一张长达三丈的手工麻纸,今天看来,似乎是不算那么新奇。可是,在九百年前的北宋时期,已经制造出这样长尺度且无接缝的精美用纸,不能不使人们为之惊讶。但凡观摩过徽宗《千字文》卷的人都会对纸面上描绘的那些泥金云龙纹样赞叹不已。因为这些精美图案实在是太规整了,乍一看,让人以为是用古代雕版印刷技术印制而成的。其实不然,据实物原卷来看,它应是因御用所需特制而成——由宫中的工巧画师用笔蘸金粉,就纸面一笔一笔描绘而成的。云龙纹图案每组由4条龙和24层云纹组成,每组前后连绵不断,表现出整齐划一的效果。尽管图案精工有余,但毫无板滞之弊。从画面的完整情况来看,画云龙纹时自始至终是由一人一气呵成来完成的,而非采取分工分段负责制。如此高头大卷、细致繁缛的云龙纹图案,所花精力之巨大,可想而知。在同一时期的《营造法式》和《博古图》中,这样的纹饰却很难看到。从这种意义上说,不仅赵氏狂草《千字文》具有极其珍贵的艺术价值,有关的各项工艺,也几乎是空前绝后的稀世杰作。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