辫子
生命无法承受之重


文章出自:中华遗产 2011年第06期 作者: 张志洁 

标签: 古代生活   历史拾遗   

辫子已成为有清一代中国男人严格遵守的发式,即便是在外国,也会像在家乡一样梳着标准的天朝辫子。图为1851年参加英国伦敦第一届世博会的广东船员希生。此人的真实姓名已不可考,英国人叫他“hesing”, 希生在1846年被英国商人招募到商船“耆英”号上作船员,1848年3月“耆英”号抵达伦敦。此后希生在伦敦生活数年,并有幸参加了1851年第一届世博会。因为他来自广东,在船员中的形象又比较好,所以被人称为“广东老爷”。
清代男人的一条辫子,纠结了众所周知的屈辱和丑陋。专制统治下,百姓的身体被迫参政,清初因为蓄发而死,清末因蓄发而生,剃发背后的动因是什么?是满汉民族主义碰撞的误读?

剃头之“痛”

每年除夕之夜,发廊里总是人满为患,大家都在抓紧阴历年最后的时间剃头。俗话说:“正月不剃头,正月剃头死舅舅。剃头关乎姥姥家人的性命,兹事体大,也就马虎不得”。这是旧时民间的风俗,因此,过去的剃头匠最恨过年。今日的北京,进了正月,理发馆的生意还是很清淡的,大家都期待着“二月二,龙抬头”这一天。因为正月结束了,大家就能卸去顶上青丝,好似龙抬头一样神气活现。

其实,据考证,正月剃头死舅舅属于有意误传。“死舅”是“思旧”的谐音,这是从明末清初开始流传的风俗。当时,清政府命令所有男性必须剃发,留满族男子的发式。可是,有人为了怀念明朝,就在正月里不剪发以表示“思旧”,但又不能公开与清朝政府对抗,于是就有了“正月剪头死舅舅”的说法,并一直流传至今。

责任编辑 / 李晓光  图片编辑 / 何亮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要评论?请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您也可以快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