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蒙云贵高原上的蒙古人


文章出自:中华遗产 2015年第03期

标签:

『南陲开边苦,滇域埋忠骨,驰骋七百载,北眷草原土。』云南省通海县兴蒙蒙古族乡,是云南省蒙古族的唯一聚居地。1253年其祖上随忽必烈平云南大理国后,因镇守曲陀关而落籍通海,至今760多年。沧海桑田的巨变中,成吉思汗的子孙无田可牧,经历了从牧民到渔民再到农民的转变。但他们依旧固守着血液里的文化基因,谱写了一曲蒙古文化与异族文化碰撞、融合的交响曲。
南北交融那达慕
两位身穿浓郁蒙古族特色服饰的兴蒙乡蒙族妇女,正在参加那达慕活动。“那达慕”是蒙古族的传统节日,意为“游艺”,是蒙古族庆祝丰收的盛会,为时两三天的节日不定期在夏秋季节举行。兴蒙的那达慕是独具特色的,是南北文化相交融的游乐盛宴,它既有北方蒙古族风情的祝酒歌和摔跤表演,也有当地耍龙灯、跳虾、划旱船、跳蚌壳舞等文体表演。760多年的时光流转中,兴蒙人在截然不同的南方民族文化体系中生存下来,既保留着祖先的传统,同时也兼容并包,不断吸纳着云南当地兄弟民族的文化精华。
建筑里的坚守与改变
兴蒙的建筑,也是文化交融与坚守的产物。右页图1是村里现存的老房子的局部,木格子门窗上雕刻着蒙古先民的远古图腾和云朵图案。据当地居民介绍,这种图案是蒙古族的标志,正如歌里所唱的“蓝蓝的天上白云飘”一样,这里的民居大多保留了云彩,以示对祖先的怀念和浓烈的思乡之情。
图2是当地祭祀蒙古先祖的三圣宫。据《兴蒙乡乡志》介绍,此建筑物是清同治十三年(1874年)在白阁寺后山辟地建成,建筑结构为土木结构,红瓦红墙,从外观来看并没有什么蒙古特色,而它飞翘的屋檐却颇有云南传统建筑的风格,可谓是学习当地文化、改变自身传统的一种产物。右图3是兴蒙乡政府,现代的建筑上,硕大的蒙古包屋顶格外醒目。
无论是改变还是坚守,兴蒙的建筑都比较精美,尤其是细节雕刻颇为精致,这与兴蒙木匠的高超手艺分不开。兴蒙木匠崇拜鲁班,上图是一位木匠正在雕刻椅背,繁复的纹样已在手下渐渐成形。
蒙风彝韵
兴蒙独特的文化基因,还体现在他们平时佩戴的饰物和所穿的服饰上。左图为刺绣香包,是兴蒙乡老年妇女佩带在胸前的装饰品。香包正面用五色花线绣着莲花、骏马、金凤凰等吉祥物,每一种图案都有自己的象征和寓意,比如莲花象征吉祥如意,骏马象征蒙乡儿女由北方草原奔驰到云南高原。
身穿蒙古族服装的兴蒙乡孩童。与这种典型的蒙古服饰不一样,右页图中的蒙乡妇女服饰,则带着更复杂的文化信息。服饰的颜色由红色和白色两种基本颜色组成。背心的颜色或为天蓝或为黑。黑色显然是受彝族的影响所至。由于露在外边的高领及衣袖都绣有色彩艳丽的图案并镶以花边,加上3件上衣内长外短,云南蒙古族妇女的“三叠水”服饰就显得颇为美观大方,极具民族特色。
彝族文化的影响是兴蒙的又一大文化特色。据史料记载,当年元军驻扎的曲陀关周围,居住着大量彝族,由于随军妇女少,大部分蒙古族士兵娶了本地彝族媳妇。这些彝族妇女把自己的语言、歌舞和服饰带到了蒙古族中,让蒙古族在改朝换代的时候,轻易的本土化,躲过了灭族之灾。
年年岁岁忆祖节
兴蒙乡的成吉思汗子孙,至今仍深情地怀念着自己的祖先。每年的农历六月二十,村里有个“忆祖节”,男女老少都要会聚到“三圣宫”祭祖,由德高望重的老人主持仪式,追述蒙古族落籍通海的历史,这种怀念祖先的方式代代传承。上图即祭祖节时的抬轿队伍,鲜艳的轿子里供奉着祖先成吉思汗的塑像。右页图则是三圣宫内景,手托蓝白色哈达的兴蒙人,向成吉思汗塑像虔诚的祭拜。与汉地不同,蒙乡三圣宫里塑立的是成吉思汗、蒙哥、忽必烈三位祖先的坐像,有专人看管,成年香火不断。而忆祖节上的祭文尤其深情而哀伤,末尾处这样写道:“历史让我们离开草原七百五十余年,但我们的血脉里流着蒙古族人的血,永远不会忘怀我们是成吉思汗的后裔……成吉思汗、蒙哥汗、忽必烈、阿喇帖木耳及所有征战捐驱,牺牲在云、贵、川的完颜卜花等各路将士,我们永远怀念你们。”

责任编辑 / 马赛屏  图片编辑 / 吴西羽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要评论?请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您也可以快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