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泥尘封的档案馆


文章出自:中华遗产 2017年第05期 作者: 金硕 瑜韵 

标签: 历史拾遗   文物故事   

现代人陌生的『丑陋』泥团——封泥,原本是简牍时代古人用印的遗迹,背后藏着深厚的文明记忆。一块块古老的封泥,见证了战国市镇的发达贸易,秦汉帝国的辉煌历史,也倾注了藏家们的赤忱心血。走近这些封泥,一个崭新的世界在等待着你。
泥团藏历史
封泥又叫泥封,是先秦两汉时期古人密封文书、信件或者货物时使用的盖有印章的泥团,是研究当时历史风貌的重要材料。图中间为“严道长印”封泥,其左为“严道橘园”,其右为“严道橘丞”。三块汉代封泥生动地展现了当时四川严道地区的官制和地方经济情况。
古陶文明博物馆原馆长路东之先生在新蔡故城寻访战国封泥时的留影。
供图/古陶文明博物馆

封泥是什么?写下这个问句,心里不禁有些忐忑。因为对很多人来说,“封泥”是个极其陌生的词汇,而且长相也很“丑”,不过是一块块硬泥。但是正是这样一些不起眼的坚硬泥团,却承载了两千年的历史。

迷人的泥团

说起封泥的发现,要追溯到近200年前的清道光二年(1822年)。四川地区的农民下地挖山药时,无意间挖出了一窑蹊跷玩意:一百余枚刻有字迹、图案的泥团。这些泥团是什么东西?农民并不知情。但在晚清时代,学界考据风行,学人们尤其酷爱博古收藏。这些有字的古物,很快就被古玩商贩收购到手,流入京城。

责任编辑 / 周玥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要评论?请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您也可以快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