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打扮一位明朝新娘


文章出自:中华遗产 2017年第11期 作者: 瑜韵 

标签: 历史拾遗   古代生活   

凤冠霞帔红盖头。婚礼服饰发展到明朝,已经成为古代婚礼的典范,可谓最美不过。

明末世情小说《醒世姻缘传》描写有一场婚礼:明宪宗成化元年(1465年)的十月十八正逢吉日良辰,童寄姐即将嫁给监生狄希陈。她穿着大红纻丝麒麟通袖袍儿,素光银带,盖着文王百子锦袱,坐着四人抬的花轿,好不风光。童寄姐这身打扮,正是大明朝新娘子的“标准婚纱”。这场婚礼是狄希陈的“二婚”。当他还没考取功名时,就已经迎娶了一位貌美如花的新娘子:薛素姐。那也是一场典型的大明婚礼。薛素姐的“婚纱”和童寄姐比较,相似又不同:“(素姐)穿着大红装花吉服、官绿装花绣裙,环佩七事,恍如仙女临凡。”当然,素姐拜堂前,也蒙着彩罗袱,就是绣花盖头。看来在大明朝,大红喜服、盖头、绣裙,都是打扮一位新娘子的必备元素。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古代新娘子的标配是“凤冠霞帔”。这其实说的就是明代新娘,而且不是普通人家。凤冠是凤、翟(长尾山雉)等点缀的礼冠;霞帔是披在肩背、垂于前胸的纹绣挂带。“凤冠霞帔”在明代,是后妃和命妇的礼服。根据身份品级,凤冠和霞帔的颜色、图案、纹饰都不同。可以说,单从“凤冠霞帔”上,就足以推断一个贵妇人是几品官的妻子。婚礼是重要的吉礼,自然要穿礼服。嫁给官员,婚服可以照着《大明会典》里面的命妇服来制备。头上要戴的是装饰有金翟和珍翟的翟冠;身上要穿的是“真红大袖”,也就是大红圆领通袖袍;袍服内还要穿上一条官绿色的马面裙;肩背上可以按照新郎品级披挂霞帔。

责任编辑 / 周玥  图片编辑 / 朱浩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要评论?请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您也可以快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