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黄纸 此纸最尊贵


文章出自:中华遗产 2018年第07期 作者: 漫漫驼铃 

标签: 文物故事   文化符号   

浸染过黄檗汁的手工纸,避免了虫蠹,更添了一抹特别的黄色。从诏令到籍簿,从黄榜到经文,这抹黄色,最是尊贵。

翻开一本装帧精美的书籍,你可曾注意到,它的纸张往往并非雪一样的白色,而是泛着淡淡的微黄。在一些笔记本包装上,还打着“米黄色纸,不伤眼”的广告。黄色纸张对眼睛的好处,已经被光波实验所证实,因为人的视觉神经细胞对黄色最为敏感,因此它能适当缓解阅读的疲劳感。十几年前,上海市就推行过黄色纸张的教材簿册,来保护中小学生的视力健康。今天,淡黄色的纸张,已经悄悄地成为了一股潮流。

黄纸写黄榜
唐代规定,诏书和下行公文,需要用染色的黄麻纸书写。因此,皇帝颁发的公告被称为“黄榜”。随着科举制度日渐成熟,登科者的名字,要用黄纸书写并加以公示。于是,登科榜也称“黄榜”“黄甲”。图为北京国子监展出的清同治年间登科榜,即书写在黄纸之上。
摄影/西西

其实早在纸张开始普及的魏晋之际,黄纸就已经登上了历史的舞台,在之后的几世纪中,它更长期引领潮流风尚,成为官方公文用纸的首选,文人墨客的心头之爱。难道古人早已知晓黄纸护眼的秘密?还是另有其因?

责任编辑 / 周玥  图片编辑 / 吴西羽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要评论?请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您也可以快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