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江口之战:一战底定千秋事
标签: 历史拾遗
公元663年八月二十八日,百济复国军根据地周留城(今韩国扶安)附近的白江(今韩国锦江)入海口,战火连天,呐喊声、呼号声,此起彼伏。这天,是唐朝海军与日本、百济联军在白江口的第二度交手。激战因何而起?

火攻定胜局
公元663年八月,由唐将刘仁轨指挥的唐、新罗水军联军,在白江口(今韩国锦江入海口)与日本、百济联军交战。刘仁轨利用了唐军顺风顺水的优势,采取火攻战术,以少胜多,大败日、百联军。图为对唐军使用火箭攻击日、百联军船队场景的想象复原。
公元663年八月,由唐将刘仁轨指挥的唐、新罗水军联军,在白江口(今韩国锦江入海口)与日本、百济联军交战。刘仁轨利用了唐军顺风顺水的优势,采取火攻战术,以少胜多,大败日、百联军。图为对唐军使用火箭攻击日、百联军船队场景的想象复原。
王思之,无后悔
自公元前1世纪开始,朝鲜半岛上先后崛起百济、高句丽、新罗三国。进入7世纪以后,高句丽挟阻挡隋朝百万大军的余威,国力最为强劲,百济居中,新罗则最孱弱。
地跨辽东、朝鲜两大半岛的高句丽,对于刚刚统一的唐王朝来说,是东北边境的隐患,所以自开国以来,用兵不断。唐王朝希望借助百济与新罗的力量,在南方牵制高句丽,对此二国的态度是“以礼相待”“一视同仁”。
唐高祖武德四年(621年),百济国王扶余璋与唐缔结邦交,此后常有朝贡往来。新罗与唐王朝也同样于武德四年建交,唐太宗在位时,曾多次册封新罗统治者。但百济和新罗始终不能和平相处。特别是贞观十九年(645年)至贞观二十三年(649年)间,趁着唐太宗对高句丽用兵,百济出兵突袭新罗。数十座新罗城池,尽数被百济占领。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