轩外风月


文章出自:中华遗产 2022年第10期 作者: 刘仁皓 

标签: 文化遗产   文化符号   

每每提到轩,人们总会联想到松竹掩映下疏朗开阔的厅堂,或是假山坡地上轻盈翼然的飞檐,然而,轩其实并不都是今人以为的样子。

20世纪20年代,中国营造学社社长朱启钤先生辗转得知,日本内阁文库藏有一本描述中国造园理论的明版书。我国造园艺术发轫虽早,系统讲述造园术的著作却几近无存。朱启钤得知消息后兴奋异常,立刻托人取得日文库本之影印本,数次对照校勘,终于将其付梓,书名《园冶》。

鱼藻轩 以轩自警
鱼藻轩位于颐和园万寿山前长廊西段,南面临昆明湖。从外观上看,这是一座面阔三间、四面连廊、卷棚歇山的敞轩。轩名出自《诗经·小雅·鱼藻》:“鱼在在藻,有颁其首,王在在镐,岂乐饮酒”一句。汉代郑玄在《〈毛诗传〉笺》中称,此诗意在用周武王讽刺周幽王之荒淫。乾隆帝在建鱼藻轩时,告诫自己,要业精于勤、行成于思。1927年,近代著名学者王国维在鱼藻轩投湖自尽,许多学者认为,王国维此举是想要借“鱼在在藻”的典故,警示此时在天津再图复辟的溥仪小朝廷。
摄影/王健军

《园冶》一经出版,便被国内外建筑、景观等从业者奉为圭臬。在《园冶》首卷《屋宇》篇中,作者——明代著名造园家计成,将园林中亭、台、楼、阁、轩、榭、斋、馆等各式建筑分类罗列,逐一定义。比如轩——“轩式类车,取轩轩欲举之意,宜置高敞,以助胜则称”。比如榭——“藉景而成者也。或水边,或花畔,制亦随态”。于是,此后涉及造园的著作,便总是按此将园林建筑分类评点,以致人们认为逢轩必要高敞,凡榭必得临水。但是,造园真的必须如《园冶》所述么?

责任编辑 / 郭婷  图片编辑 / 吴西羽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要评论?请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您也可以快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