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的解放之路

张英走到哪拍到哪,将各个时期自己的照片贴在相册上,那里有1949年解放兰州和蒲城的他,也有上世纪五十年代赴朝的他……综而观之,这里展现的就是一个人的解放之路。第一行尺寸最小的两张照片很有趣,是张英用火柴盒大小的特工照相机拍摄的,相机是他在朝鲜战争时的战利品,尽管尺寸小,但拍出的照片却很细腻。

民间家书里的1949

黑白标准照1951年5月拍摄于福建龙岩,时年19岁的王昕初到福建,赴闽西参加土改。合影照片则为1953年9月王昕全家摄于上海,前排右为父亲王彦行,左为母亲卢西玉,后排为姐弟四人。左三王昕,左四弟弟王昀。叠在照片下的家书原件上,依稀能够看到“南下服务团”、“福州”等字样,记录着这些南下服务团员历经艰辛与牺牲的旅途。

总第106期
2014
08
  • 谁的历史谁来说

    这个时代似乎来了:随着传播、交流方式的改变,时下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私人修史的行列——为家族、为祖父母、为自己。用日记、书信、口述、回忆录、自传的方式,写下私家、私人的历史。这些私人历史可以……

    作者: 黄秀芳  

  • 100年的私人历史

    上一个百年是“大时代”迭出的世纪,跌宕起伏,充满转折的关口。个人既是置身其中的沧海一“叶”,又是串起历史的枚枚珠玉,须臾不离中国的命运,“私人历史”因而成篇。相比“传统正史”,它更关注构成……

  • 一个人的六十二年

    这组图片的主人公,都是同一个人——1881年出生于福州的叶景吕。叶景吕生于清末,经历了民国和毛泽东时代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见证了一段最为云谲波诡的百年历史,而叶景吕也用自己独特的方式,为自己的生命……

    作者: 仝冰雪  

  • 共和

    1912年,在辛亥革命的节节胜利下,中华民国宣告成立。中国不再有世袭的君主,取而代之的是选举产生的总统,故名曰“共和”。中国迎来宪法、国会、内阁等新事物。欧风美雨如急风暴雨,清洗、改造着旧社会。……

  • 刘大鹏 一个失去身份的绅士

    百年变革之际,废除科举,实行共和,走向现代化,都被视作“进步”。而一位乡绅的日记,却揭示了历史的另一面:废除科举相当于毁灭前程,新政是一项苛政,而共和伴随着道德沦丧……在这样的世界里,这位……

    作者: 杨津涛  

  • 我的曾外祖父 追随蔡锷

    后辈心中慈爱的老人家,竟然是紧密追随共和将军蔡锷的辛亥志士,大历史的风云这一次触及到一个普通家族,并引发了作者对先人的“追寻”。通过搜集家人的回忆,遍览各类文字材料,一位年少从戎、探索共和……

    作者: 何亮  

  • 混战 飞来的横福

    1916年,袁世凯去世,本就脆弱的中华民国,失去了政治强人制造的凝聚力,此后到1927年4月18日南京国民政府建立,中央政权一直名存实亡。地方政权落入知识型军人(一般称作军阀)手中。积极参政的文人,依附……

    作者: 李威廉  

  • 党国

    1927年4月,伴随着南京国民政府的成立和全国的统一,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以党训政”的党国时代就此开启。蒋介石发动的“党化运动”,通过一系列政策,实现了“党化公务员”、“党化司法”、“党化军队”。……

  • 一个家族的国共史

    这是一个特殊的家庭,父亲是信仰儒学的开明士绅,两个儿子一个是湘字第七十七号党员,一个是国民党将军。父与子,政治信仰各异,何以如此,何以相处?故事的讲述者,是这个家庭的第三代——中国著名历史……

    作者: 萧功秦  

  • 抗战

    抗战持续了八年,中国在综合实力对比悬殊的境况下,在近20万次的大小战斗中,歼灭日军150余万人、伪军118万人,迎来侵略者的投降日。但是抗战期间,也有不少被悲观、绝望、沮丧击垮的懦夫,他们选择了背离……

  • 1939年 他的不归之路

    罗君强,伪上海市政府秘书长。1945年日本战败后,被国民政府以汉奸罪判处无期徒刑。1964年保外就医,6年后去世。他在晚年回忆了任职汪伪政权的经历,并陆续写下一组文章。借由这些文章,我们得以还原他当年的……

    作者: 顾晓绿  

  • 解放

    1949年,延续22年的国民党政府统治崩溃,共产党领导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建立,这场两个政权的更迭,习惯上被称为“解放”。解放,本意为解除束缚或发展,北魏即有之。上世纪前叶,被压在社会底层……

  • 一个人的解放之路

    张英的解放,是一条漫长的路。他从背着小白布包离开家乡,成为后方医院的一名护士开始,随着一场场战争而成长:司药、助手、拿手术刀的外科大夫……他的故事,又不仅如此:因为解放,他得以就读于军医大……

    作者: 康晶  

  • 民间家书里的1949

    1949年,解放的步伐自北向南阔步而进,就如同扑打中国的巨浪,席卷着每个人。一封封浸透着真情实感的家书,也让我们看到更真实的解放,以及摆在全体人民面前的种种不安与选择……

    作者: 张丁  

  • 土改 镜头前后的土地革命

    解放战争时期(1947年),中国共产党在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村召开全国土地会议,决定在解放区没收地主土地,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从此,存在了2000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被彻底摧毁,中央国家政权得以前……

    作者: 委木  

  • 卫国

    1950年,一个时代的终点,同时亦是一个全新的起点。在苦难中徘徊了近百年的中华民族,一边收拾着残破的家国,一边再度踏上了上下求索的漫漫征程。对新中国的承认、缔交,西方世界传递而来的并非全是恶意,……

  • 1951年 被尘封的铁原阻击战

    半个世纪前的抗美援朝战争,让上甘岭、长津湖成了中国人耳熟能详的朝鲜地名,但有一个地方,战斗同样惨烈,却在几十年里始终不为人知。6月中,我们有幸拜访了抗美援朝战史学者蔡小心先生,听他讲述其父蔡……

  • 反右

    1957年,共产党执政8年。执政党在工作中出现了一些缺点和特权作风,遭致民怨。为了解决这一“人民内部矛盾”,4月27日,中共中央发出了在党内进行“反对官僚主义、宗派主义和主观主义的整风运动”的指示,……

  • 1959年 爹爹,我考上北大了

    严雁宾,一个上海民族资本家,中国农工民主党成员。年轻时即向往社会光明和公正,并为此付出一切。1957年4月,积极听从党的号召,向党进言,帮助共产党整风,然1958年1月即因言获罪,被定性为“反党右派分子……

  • “公”与“私” 两个视角下的历史

    袁毅平是一位资深的摄影前辈。1961年拍摄的一幅表现天安门日出的彩色风景照片《东方红》,既是袁毅平的传世佳作,也成了他的刻板标签。

    作者: 朱炯  

  • 文革

    1966年,正当国民经济的调整基本完成,国家开始执行第三个五年计划的时候,一场长达十年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爆发了。封闭式的社会体制及其运行机制、中国传统文化的心理定势、“左”倾理论政策的影响……

  • 1972.10-1974.10 顾准在读书

    1972年,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仍如火如荼。顾准,这位经济学家,却读了大量的书,涉猎哲学、历史、政治、法学、经济、科学等领域,并写下详细的读书日记、笔记……在阅读顾准这些日记和笔记时,能看到一个独……

  • 开放

    1978年12月,中共中央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中国开启了“改革开放”的按钮。对内实行改革,对外开放。这是转变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实现现代化的唯一道路。从“政治挂帅”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从个人……

  • 重启留学的前前后后

    “文革”结束后,一些领导人表现出了强烈的改革愿望。往什么方向改?并没有全面、长远的明确设计。但即便是“摸着石头过河”,也必须先对外开放,打开眼界,引进新的思想、资本和人才。而留学工作是其中……

  • 开放 解禁后的众生相

    从阶级斗争中走出来,中国大地开始回春。冰封多年的欲望被打开,个体受到关注,缺席的自由也逐渐回归。人们疯狂地追逐财富、成功,追逐自我价值的实现。求职、创业、财富、摇滚、摄影、西装……五光十色……

  • 编辑们的私人历史

    中华遗产编辑们的私人历史。

阅读本期完整内容

使用微信扫一扫开始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