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中国的节日

中国人从物候天象中感知时间,又以敬畏之心看待时间——自然的变化,然后郑重地度过每一个“非常”的时间节点。或庄重,或欢愉;或肃穆,或喜庆。感知自然的智慧与祈盼天人合一的文化,孕育了属于中国人的节日,至今传承。

总第171期
2020
01
  • 朔望录

    节日来源于时间。古人通过感受自然,观察日月星辰等天文物象的变化,来记录时间,建立历法。太阳东升西落是一日,月相圆缺轮转是一月。观测太阳,体会四季变化,即“阳历”;观测月亮,记录岁月流逝,即……

  • 春节的理与礼

    天寒岁末,回乡过年。中国人心目中最重要的节日,无疑就是春节。敬神祭祖,走亲访友,拜年贺岁……种种节俗礼仪,无不反映出中国人特有的时间观念和文化内涵。春节,有“礼”更有“理”。

    作者: 程浩芯  

  • 元宵节 迷离狂欢夜

    元夕也许是最复杂的夜晚。在火树星桥的热闹里,盛装的人们倾城而出,集体踏入了这个特殊时空,不知疲倦地行乐狂欢——他们知道,狂欢是短暂的。

    作者: 何君耀  

  • 烧秦桧 另类元宵另类过

    河南省巩义市北罗村有一项奇特的元宵民俗活动——“烧秦桧”。巩义是北宋皇陵所在地。北宋末东京开封沦陷后,皇陵惨遭金人洗劫。到了南宋,岳飞率兵挥师北上,包围了东京,眼看收复旧都,指日可待。可就……

    作者: 魏三兴  

  • 中秋节 月明秋思落谁家?

    中国人赏月已久,拜月亦诚,但化中秋为中秋节,却是比较晚的事情。或许你很难相信,吃月饼这一习俗,更晚。

    作者: 李粹之  江清湛  

  • 烧塔 习俗大不同

    中秋佳节是团圆的日子,人们在这天赏月、拜月、吃月饼。此外,还有一项特殊的习俗——烧塔。

    作者: 张掖  

  • 岁时记

    有人说,清明和冬至,是中国传统节日中的“另类”,因从节气而来,故既有自然属性,又具备人文意涵。为什么有些节气能成为节日?其它的却成不了?别急,我们来看看一千多年前的唐代,关于过节有什么规定……

  • 清明 半是欢愉半是伤

    “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一个节日,却有两种气氛。你是否想过,扫墓与踏青,为何偏偏都在这一天?

    作者: 侯磊  

  • 冬至:曾经“大如年”

    俗话说,冬至大如年。冬至如何能与新年相比?

    作者: 喻翔  

  • 彝族 他们也有立秋节

    立秋,二十四节气之一,不仅汉族重视,许多少数民族也将之视作节日。其中过得最生动、最具民族特色的,恐怕要数云南寻甸回族彝族自治县的彝族。立秋时节,插秧已经结束,只待收成。当地有“一年踏破秋,……

    作者: 瑜韵  

  • 叠日荟

    中国古代纪日法,以天干地支为组合,如秦简中有“九月丙申”。10个天干和12个地支纪日可组成六十对,即六十甲子。这一传统形成于殷商,其影响却一直延续到今日。

  • 端午节 一个复合节日的诞生

    我们熟知的那些端午节习俗从何而来?这当中有许多你想不到的秘密。

    作者: 张经纬  张掖  

  • 七夕:天上人间 星语心愿

    七月初七,赏星斗巧。银河耿耿,浮现出古人最大的脑洞;金风玉露,又寄托着人们最务实的梦想。七夕并非传统的情人节,它是一场天上人间的全面互动。

    作者: 郑艳  祈华  

  • 重阳 男女老少的共同节日

    登高节、体育节、菊花节、茱萸节、女儿节、花糕节、祝寿节、老年节……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重阳节。

    作者: 梁石  

  • 神祀书

    腊八、小年、除夕,给这些节日找一个共同点,用一个词来概括就是:祭祀。

  • 腊八节:不只一碗八宝粥

    俗话说:“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拉开春节序幕的腊八,必不可少的一碗腊八粥,竟和外来的佛教密不可分,也着实有趣。

    作者: 苏蘅  

  • 小年“灶”起来

    灶神,算是中国百姓最亲近的神明。不过,也可能是你最熟悉的陌生人。

    作者: 侯磊  

  • 蒙古族:敖包节,英雄会

    草原上随处可见一种由石块或沙土堆砌起来的锥形体,竖着柳条,挂有哈达或风马旗。这就是敖包。蒙古族、达斡尔族等北方草原少数民族信仰萨满教,相信万物有灵,而敖包则是祭祀天地山川神灵的祭坛。

    作者: 瑜韵  

阅读本期完整内容

使用微信扫一扫开始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