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还是不吃?
困惑丛生的食品安全前沿


文章出自:中国国家地理 2003年第02期 作者: 梅冰 范蕾 王牧 

标签: 历史地理   农业地理   文化地理   工业地理   

“食品”是一个令人愉悦的词,它充满奇妙的可能性,让人联想到各种关于美味的记忆。但是“安全”却正好让人想到它的反面——危险,它意味着“标准”、“限制”和在不知何处窥视着我们健康的那些恼人的微生物、化学污染。这篇文章不在于为一些人的购物活动提供安全指南,也无法为害怕食物中毒的人寻找一劳永逸的标准答案(真的有吗?),而是和所有关注食品安全的人一起走近与食品安全相关的各个环节,进入这些现代与原始并存、老问题与新困惑丛生的交界地带。
食物终于盛开在不停地旋转的餐桌上、在酒杯的起落之间,它们被筷子夹起来。没有人特别关心它们从什么地方来,经过了一番怎样的“际遇遭逢”,才从自然界的生命变成今夜灯火下美味佳肴的一部分。
成为食物的旅途即将开始。这些鸡被倒挂着迎来它们生命的最后几分钟,然后它们将进入一个充满悬念的过程,有很多我们无法确定的因素在左右着局势,使最终的结果——食品的质量、味道、安全性发生改变。
结论相左的安全报告
我们的食品究竟正在变得更安全还是相反?来自科学家的观点认为:大量使用化肥和农药,正导致出现新的食品风险;在饲料添加剂中经常混入抗菌素,使人在食用这些肉制品之后对抗菌素产生了抗药性,间接威胁人的健康;在饲养中追求提高生产率,重新使用动物废料,结果是引发了疯牛病危机……但是一些事实又似乎同这些悲观的论调相左:100年来,人类的预期寿命从30岁提高到了67岁——我国人口平均寿命从1949年以前的35岁提高到目前的71岁;1970年时,发展中国家中35%的人口受到饥饿的威胁,而根据联合国提供的数据,到2010年,这个比例将下降到12%;我国食物中毒报告的发病率自1983年食品卫生法实施以来已经“大幅度地下降”到 人口的十万分之七左右……
(图上、下)有关二口恶英、O157、疯牛病的报道不仅在考验着欧洲人的神经,也一再打扰了中国人购物时的安详。我们正面临一种啼笑皆非的局面:除了价格贵5倍以上的绿色食品,几乎没有什么食物不曾被郑重警告“有危险”。而见多识广的城里人,凭直觉判断食物质量的能力早已退化了,倒是村野小店挂着的熏鱼,会让人手掐鼻嗅地品评一番。

困惑之一:

谁动了我的牛奶和面包

我们的食物并不只有我们自己享受,在不注意的时候,那些细菌会不请自来,甚至抢在我们前面品尝食物的新鲜。最让我们头疼的还是那些能导致疾病的细菌,它们是食品安全不容忽视的古老对手。随着食品工业的发展,我们迎来了越来越多和它们交锋的机会。

我们的食品比起10年或者20年前来着实丰富多了,特别是在超市里,可以买到欢快游动的海鲜、不用任何加工就可以食用的方便食品、来自数千公里以外的异国水果……当食品像自来水一样从“超级市场”这个庞大的水龙头里流出来时,传来的坏消息——比如疯牛病、瘦肉精——又会让一些人隐约有些不安:我们从货架上取下来的这些食品,它们真的像看上去的那么安全吗?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要评论?请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您也可以快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