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临堡位于海拔717米的高山谷地里,占地面积1700平方米。土堡堡主后人林垂仟说,林姓家族传说,土堡创建者林满六有两兄弟,每年光田租就能收2万斤。林满六就靠5000斤田租盖起了这座土堡。以前过坑村附近的山头上,还有3座土堡,现在只剩这一座。右图为祭祀祖先的场面(摄影/曲利民)。
福建两“土”宝 比土楼防御更牛的是土堡
摄影 / 曲利民
冷而潮湿是泰加林生长的必要条件温度与降水决定了植被顶级群落的分布
当一个地区的植被群落演替到与当地气候以及土壤条件相符合的平衡状态时,演替就不再进行了。在这个平衡状态下,
植被群落被称作顶级群落,其结构最为稳定。一个地区的顶级群落,主要取决于当地的年平均温度与年均降水量。
比如,高温高湿的气候环境营造出的顶级植被群落是热带雨林;高温少雨的气候往往对应荒芜干旱的荒漠;本文提及的泰加林,通常出现在年均温度较低、降水相对充沛的地区。
泰加林 中国森林最北的重要拼图
蓝宝石般的串珠湖在积雪的峰顶下闪耀
在加拿大艾伯塔省班夫国家公园的法老峰,海拔2000多米的顶峰处堆满皑皑的积雪,两个如蓝宝石一般闪耀的冰蚀湖位于两条山谷冰川的交汇处,最高处的湖泊周围被圈椅状的崖面环绕,冰坎之上可见冰川磨蚀底部基岩形成的羊背石或鲸背岩,这组湖泊具有明显的串珠湖特征。
摄影/Sophoto
乡城串珠湖 镶嵌在川西高原上的珍珠项链
寒冬时节,一树树针叶落尽,这时可以清晰地看出树木分布得其实并不密集。空中俯瞰,树冠似乎只遮挡覆盖了半数的地表,林下皑皑积雪反射着阳光,给人以明亮的视觉感受(摄影/周爻)。
图中是摄影师在康定市贡嘎山乡木居上村附近拍摄到的一组冰蚀湖群,它们位于贡嘎主峰西南方向的九海垭口,大致有13个左右,碧蓝的湖面呈阶梯状分布在被绿色植被覆盖的斜坡上,就像雪山下撒落的一串光彩夺目的蓝色项链,湖盆与湖盆之间可见陡坎相连。虽然贡嘎湖群具有串珠状的形态,但与七湖有明显的不同,因为它们发育在相对平缓的山坡上,而不是沟谷地带,并非由山谷冰川的侵蚀作用而成的冰湖群,可能是因古冰帽消融而成,并非严格定义中的串珠湖,但它们的存在却一直激发着摄影师们寻湖的热情。摄影/熊文凯
乡城串珠湖 镶嵌在川西高原上的珍珠项链
摄影 / 熊文凯
新首钢大桥为北京的悬日奇观提供了新景致
“悬日”的概念最早源自美国纽约曼哈顿的悬日。在每年特定的日子,太阳从狭窄的街道尽头落下,两边高楼林立,给画面以压迫感和冲击力。北京有很多东西走向的街道,故而在春分与秋分前后也可以拍摄悬日景象。长安街的悬日蔚为壮观,随着长安街西延线的建设,2019年开通的新首钢大桥成为拍摄悬日的新地标。在春分或者秋分那几天,可以看到落日穿过大桥钢架结构逐渐西沉,温暖的光照亮长街,也照耀着西山定都峰顶的定都阁。
追日计算 学霸们用数学 完美呈现照片
辽朝第一巨墓之谜:话题太后和奇特帝陵
新立遗址是辽乾陵的核心区,为一个祭殿+两玄宫的格局。M2墓居于正位,超级规模的M1墓葬(超过目前发现的所有辽墓,也远大于新立M2墓)却居于偏位,且墓向朝正南,与其他辽帝陵朝向东偏南不同,推测可能为萧太后之玄宫。谜底究竟为何,需等待后续考古工作提供更多证据。图为乾陵新立遗址的鸟瞰图
医巫闾山辽帝陵 湮没千年后,考古揭开“北镇”皇陵谜踪
图为安贞堡前厅卷棚顶回廊雕花斗拱。安贞堡是福建最大、最早、保存最完美的土堡。摄影/曲利民
福建两“土”宝 比土楼防御更牛的是土堡
摄影 / 曲利民
我国东北最北部的森林,每年最早迎来秋季
在我国东北的最北端有一片特殊的森林,它们名为“寒温带针叶林”,也被称作“泰加林”。图片拍摄于内蒙古大兴安岭汗马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在这里我们可以领略到寒温带针叶林生态系统独特的魅力。每年9月,绵延的兴安落叶松悄然变黄,北部的大兴安岭成为我国最早迎来秋天景色的地方。摄影/蔡石
在耀眼阳光中,精准捕捉国际空间站划过太阳表面瞬间
国际空间站(International Space Station)是迄今为止运行在太空中最大的平台,它长110米,宽88米,和地球表面的距离约为400至410公里。在地球上看,它就像一颗普通的星。当国际空间站距离地球较近时,通过超长焦镜头可以看到它的结构。在某些特定时刻,空间站和地球以及太阳位于同一直线,我们理论上可以看到空间站穿越太阳表面,但因为阳光耀眼,肉眼无法观察到这一过程。图中这次国际空间站穿过日面的时间全过程仅有0.46秒,摄影师郑志通过精确预判,以连按快门进行盲拍的方式捕捉到数张空间站凌日的照片。
追日计算 学霸们用数学 完美呈现照片
图表展示了辽代皇位传承谱系及两大陵区5座帝陵的分属情况。辽朝九帝,早期因高层贵族间的激烈斗争,皇权在太祖耶律阿保机的长子人皇王系及次子太宗系间来回摇摆。医巫闾山一带为人皇王家族的势力范围,赤峰一带太宗家族势力更强。故而,早期出身不同家族的皇帝埋葬地点也泾渭分明。雄才大略的辽圣宗登基掌权后,国统确定于人皇王一系,为了宣示家族的正统地位,他没有随父、祖葬于医巫闾山,而是亲自择定了靠近辽上京的庆陵,回归辽太祖耶律阿保机祖陵所在的契丹故地。
医巫闾山辽帝陵 湮没千年后,考古揭开“北镇”皇陵谜踪
白桦林担当着泰加林植被演替的先锋
我国东北地区的泰加林主要由兴安落叶松构成,但在连绵的针叶林中,也赫然生长着白桦等阔叶乔木(摄影/杨孝)。以白桦为代表的桦木类树种可以在寒冷环境与贫瘠土壤上迅速生长,它们填补了森林局部的空缺,被认为是泰加林植被演替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被火侵掠后的地方或者林间空地,桦树轻小的种子能够快速地大面积萌发,成为森林演替的先锋物种。根据生态学家对北美洲植被的研究,野火烧过泰加林之后,桦木类树种可以在数十年中占据绝对的数量优势。在我国大兴安岭,白桦是最常见的桦树树种。按照理想状态来预测,白桦林间的植物种类会慢慢变得多样与复杂;上百年或者更久之后,它们最终被落叶松林取代。
挑战高难度 如何才能让悬日与过街廊道完美相切
超长焦镜头给人眼带来的视觉观感往往很震撼。当照相机的位置距离被摄物体较远的时候,长焦镜头的压缩效果可以使建筑物、太阳和人物的大小呈现出有趣的叠合或者关联。图中的过街天桥位于四惠桥东侧,横跨京通快速路。秋分来临,摄影师希望能够把太阳准确嵌合在天桥过街廊道当中,让图片中的太阳直径与走廊高度相一致。
追日计算 学霸们用数学 完美呈现照片
辽帝陵格局想象示意图
注:本示意图综合了数座辽帝陵的格局特点,并非特指某一具体陵寝。绘图/张洵
医巫闾山辽帝陵 湮没千年后,考古揭开“北镇”皇陵谜踪
福临堡田中型土堡
建于1740年(清乾隆五年)三明市永安市青水畲族乡过坑村
福临堡堡墙上的跑马道,过去曾是调集人马防御土匪的通道,现在则成了孩子们奔跑玩耍的地方。
福建两“土”宝 比土楼防御更牛的是土堡
紫禁城与颐和园,冬至黄昏的阳光温暖迷人
除了太阳本身,某些特定时间段的阳光也可以让古建筑呈现出迷人韵味。夕阳下,故宫内一根根木柱的影子在广角镜头下显得张力十足。受到开放时间的限制,在日落较晚的夏季,故宫早已闭馆;等到冬至前后,日落时间和故宫清场的时间恰好较为接近。抓住每年仅有的时机,摄影师拍摄下被低角度阳光照亮的太和门以及他的女友。同样是冬至前后,北京颐和园十七孔桥会出现“金光穿洞”的景色。每年的那几天,京城数以万计的摄影人像赶集一样,把十七孔桥四周围绕得水泄不通。其实拍摄者完全没必要扎堆聚集,欣赏金色阳光照亮桥洞,还能找到很多新的精彩视角。日落时分,玫瑰红色的维纳斯带在东方地平线上空弥漫延展,与十七孔桥桥洞中的金光相互映衬,彰显出多彩的恢弘场面。摄影/李睿
追日计算 学霸们用数学 完美呈现照片
摄影 / 李睿
医巫闾山辽显、乾二陵遗址分布示意图
图为医巫闾山辽显、乾二陵格局图。仿佛是一个难度巨大的拼图游戏,在考古学者的不断努力下,面目正在逐渐清晰。可大致分为:核心区、陪葬墓区和奉陵邑区。
医巫闾山辽帝陵 湮没千年后,考古揭开“北镇”皇陵谜踪
厚德堡
兼具田中型土堡、坡地型土堡建于1837年(清道光十七年)泉州市德化县水口镇祥光村
厚德堡占地面积1700多平方米,依山而建。土堡堡墙高5米,墙内还有一圈隐通廊(又叫跑马弄、跑马道),可以在战时通过廊道调兵防御。土堡四角现存3座角楼(另一座角楼已毁),尤其是正面左侧的4层角楼,最上两层建成六角形亭阁,不仅造型美轮美奂,更重要的是具有军事瞭望功能。
福建两“土”宝 比土楼防御更牛的是土堡
华美而御寒的皮毛,是祸是福?
在大兴安岭至东西伯利亚的泰加林中,分布着很多身形灵巧的小型兽类。紫貂是其中的代表,它们是身形紧凑的鼬科动物,主要以小型哺乳动物、鸟类、鱼虾以及昆虫为食,冬季则会取食松子等植物(摄影/朴龙国)。以前常说东北有三宝:人参、貂皮、乌拉草;也有说人参、貂皮、鹿茸——无论哪种说法,东北三宝都会提到貂皮。所谓貂皮,指的就是紫貂的皮毛。它柔软、华贵、保暖又隔水,自古受人类青睐,也为大兴安岭至东西伯利亚的狩猎民族提供着重要的经济来源。然而过度捕杀为紫貂带来危机,它们一度濒临绝迹。除了紫貂,泰加林中的貂熊与猞猁等兽类也受到皮毛贸易的影响,种群数量在近百年间大幅下降。
长安街之东,秋分的夕阳可以透过天桥欣赏
秋分时节,太阳从京通快速路的正西方落下。北京市朝阳区四惠桥东侧的过街天桥上,图像中落日刚刚好与跨街廊道的上下边沿严整相切,分毫不差。桥上的过往行人匆匆而行或者驻足站立,在温暖的阳光中宛若话剧舞台上的剪影。京通快速路以及图中天桥位于长安街东侧延线,每年能够拍到类似画面的机会非常有限,除了严格的计算,也需要好运气眷顾。摄影/李睿
追日计算 学霸们用数学 完美呈现照片
摄影 / 李睿
辽代疆域及辽帝陵分布示意图
辽代五座帝陵中,赤峰地区占了三座,分别是祖陵(太祖耶律阿保机)、怀陵(太宗、穆宗)和庆陵(圣宗、兴宗、道宗)。医巫闾山有两座,为显陵(人皇王及世宗)和乾陵(景宗、天祚帝)。一座帝陵中往往埋葬着不止一位帝王,基本为父子或父子孙关系。
医巫闾山辽帝陵 湮没千年后,考古揭开“北镇”皇陵谜踪
娘寨
岗顶型土堡
建于1660年(清顺治十七年)前后 福州市闽清县省璜镇良寨村
娘寨是现存最早的福建土堡之一,也是我国唯一一座由妇女独立主持建造的古堡。娘寨占地面积1600平方米,坐西北向东南,由正座(居中)、天井和天井四周的二层楼房组成。土堡墙基以河卵石垒砌,高约4米,上筑土墙,并设跑马道。二层土墙上开设了40个漏斗形小窗,窗下沿都有供射击用的枪眼。这座建在山崖上的土堡看起来固若金汤,很难被一般的匪徒攻破。
福建两“土”宝 比土楼防御更牛的是土堡
辽朝立国二百余年,共历九帝(正式登基),死后分别葬5座皇陵,其中祖陵、怀陵和庆陵位于今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巴林左旗和巴林右旗)一带,靠近辽都城上京城。显陵和乾陵则位于医巫闾山东麓辽宁省北镇一带,相对偏远。医巫闾山是中国“五大镇山”之一的北镇,这里山高谷深,加上辽末战火摧毁、数次盗劫和文献匮乏,千年以来,医巫闾辽帝陵形迹难辨,方位不明,成为被磅礴医巫闾山收藏的一个古老谜团。图中蓝色建筑内为帝陵新立遗址。摄影/商利民
医巫闾山辽帝陵 湮没千年后,考古揭开“北镇”皇陵谜踪
摄影 / 商利民
成厚庄
岗顶型古堡 始建于1695年(清康熙三十四年)
福州永泰县嵩口镇芦洋村下寨
成厚庄是一座“堡中堡”,建在官帽山西麓一座山包上。土堡居高临下,气象森严。从空中俯瞰,土堡平面布局像一个“回”字,屋檐重重,沉稳厚重。土堡建有两道围墙,寨中有寨。内寨建于清康熙三十四年,外寨则是主人第五代孙陈用藻,感于时势艰难,世道不平,唯恐庄寨不牢,加盖而成。如今,这座曾经固若金汤的土堡,也已渐渐衰败,堡墙残破,杂草丛生……
福建两“土”宝 比土楼防御更牛的是土堡
医巫闾山辽帝陵 湮没千年后,考古揭开“北镇”皇陵谜踪
石油涌泉如一双眼睛注视着远处城市的成长
在历史上,石油涌泉的发现对于石油资源的利用起到过重大的影响,克拉玛依石油资源的开采和城市的设立,就是因为当初石油涌泉的发现,石油产业带来了一座城市的崛起。克拉玛依市的人均GDP长期居于全国城市前列,在戈壁滩上创造了城市发展的奇迹。石油涌泉就犹如一双眼睛,注视着远处城市的成长和石油产业的兴起。
地表石油汩汩来 克拉玛依新现石油涌泉群
位于呼伦贝尔市根河市的敖鲁古雅,曾经是“使鹿鄂温克”的重要栖居地。敖鲁古雅意为“树木繁茂的地方”,驯鹿以泰加林里的苔藓、菌类和低矮的草本植物为食。对于主人而言,它们既是家族重要的财产,也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宠物。在发情期,公鹿们为争夺母鹿时常打架,这时需要把成年鹿放到落叶松林中,让它们各自寻找领地活动(摄影/赵兰富)。
上下两张图片拍摄时间相隔了5秒钟。可以看到,下图中太阳的上缘已然不再与天桥走廊的天花板相贴合。摄影/李睿
追日计算 学霸们用数学 完美呈现照片
皇陵背后:“两大陵区,五处帝陵”中隐藏的皇权争斗
图为医巫闾山辽乾陵背后的主峰骆驼峰,也是乾陵的组成部分之一。峰谷上下遗存有众多辽代遗迹。立于山巅,但见风诡云谲,山中帝陵隐现于一片苍茫青翠之中。摄影/商利民
医巫闾山辽帝陵 湮没千年后,考古揭开“北镇”皇陵谜踪
摄影 / 商利民
地表石油汩汩来 克拉玛依新现石油涌泉群
摄影 / 张珍敏
桂林市区主要石窟分布图
资料来源:刘勇《桂林唐代摩崖造像考古学研究》
喀斯特石窟 桂林最经典
医巫闾山辽帝陵 湮没千年后,考古揭开“北镇”皇陵谜踪
珠峰寨
岗顶型古堡 建于清朝末年
福州市永泰县盖洋乡珠峰村
珠峰寨建于清朝末年,当时土匪猖獗,35岁的谢天养选择在阳光充足、地势险要处兴建珠峰寨。全寨历时22年建成,占地面积5400平方米,辉煌时曾住有300多人,是当时县内三大寨之一。寨内建有两个炮台,还备有大钢铳两门,硫磺三千斤,食盐四万斤。到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土堡大部分建筑已不存。2016年,珠峰寨重建( 摄影/张培奋)。
福建两“土”宝 比土楼防御更牛的是土堡
摄影 / 张培奋
覃建华 中国石油新疆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总地质师
绘图/肖琼
地表石油汩汩来 克拉玛依新现石油涌泉群
医巫闾山辽帝陵 湮没千年后,考古揭开“北镇”皇陵谜踪
竹头寨岗顶型土堡
建于1884年(清光绪十年)福州市永泰县白云乡寨里村
竹头寨的始建者黄萃容,号明官,故该土堡又名明官寨。它集居住、防卫、教育、家祠于一体,占地面积3796平方米,建筑面积5608平方米。该土堡四周是高大坚固的石砌寨墙,建有碉式角楼。内部建筑为土木结构,二进布局,近300个房间,曾经住有30多户,200多人。近年来,当地人对竹头寨进行了修复和商业开发。不过这种开发对建筑本身的影响也受到了外界关注。
福建两“土”宝 比土楼防御更牛的是土堡
石油涌泉口生出一圈植物,摄影师通过这一规律又发现了新的石油涌泉
在石油涌泉口的堰体周边往往生长着一圈紫翅猪毛菜和荻等耐贫瘠的植物。这是由于近些年,西北干旱区正在逐渐变得湿润,气候变暖也导致天山冰川融水增多,地下水位缓慢抬升,当石油顺着地层裂隙涌出的时候,地下水也随之流出,堰体周边比四周的戈壁环境稍显湿润,便给这些植物生长创造了条件,这些植物宛如翡翠环绕着明珠。通过这一规律,摄影师又找到了一些新的石油涌泉。
地表石油汩汩来 克拉玛依新现石油涌泉群
明亮针叶林孕育了依靠饲养驯鹿和狩猎谋生的鄂温克民族
大兴安岭的森林自古孕育了众多少数民族。鄂温克族的一个支系长久以来以饲养驯鹿和狩猎为生,他们在落叶松林中居住,被称作“使鹿鄂温克”(摄影/顾德清 供图/顾桃)。
追日计算 学霸们用数学 完美呈现照片
摄影 / 李睿
在泥火山中经常能听到油泡破碎的声音,循声寻找便能发现小油泉
由于泥火山很少有人踏足,所以山中便显得格外安静,行走在山谷中,常常能听到啵啵的声音,这便是油泡破碎的声音,循声寻找,便能发现附近地表渗出的油泉。这些石油,有的深黑,有的褐红,有的浑浊,有的清亮。咕嘟咕嘟的冒泡声,是来自地下深远醇厚的回响,涌动着来自大地深处的律动。
地表石油汩汩来 克拉玛依新现石油涌泉群
2014—2015年中国各地调查的村庄和发生撂荒村庄数量
“大地等高线”渐被废弃,撂荒的梯田能否复耕?
由于岩溶作用,风洞所在山体出现开裂、坍塌。当地有关部门采取铺设罩网的方式,防止落石伤人。摄影/欧元福
根据太阳实际直径、秋分时与地球的距离以及过街廊道的空间高度,可以计算出拍摄机位需要距离天桥345米左右,实际拍摄机位如图所示。通过长焦镜头,我们会感受到太阳移动速度有多么快。站在地球上看,太阳在天空中运动一个完整直径的距离,大约只需要2分钟。它时刻在移动,想拍摄太阳与天桥走廊完美相切的场景,时机只有一瞬间。摄影/李睿
追日计算 学霸们用数学 完美呈现照片
医巫闾山辽帝陵 湮没千年后,考古揭开“北镇”皇陵谜踪
暗针叶林挪威的森林呈现出幽暗的气质
根据森林群落外观以及组成树种的生态学特性,泰加林可以分为“暗针叶林”和“明亮针叶林”。云杉、冷杉、赤松等树种构成的泰加林往往显得阴暗郁闭,被称为“暗针叶林”;而落叶松等树种构成的泰加林,林间透光性较好,故名“明亮针叶林”。本图中呈现的是北欧的泰加林。村上春树的小说让“挪威的森林”名声大噪,小说并没有提及挪威的森林有很大面积属于“暗针叶林”。
泰加林 中国森林最北的重要拼图
骝马山
佛造像过去曾被长期埋于土中,反而保存得较好
上世纪50年代修路时,因泥土崩塌,人们意外发现了被掩埋的骝马山石窟造像。这些造像过去曾被长期埋于土中,因而保存状况较好。骝马山造像面相丰润,阔胸细腰,身姿婀娜,衣着轻薄,很有唐代造像的艺术风格。因为地处“交广通道”与“湘桂走廊”的交会处,桂林也成为我国佛教陆路与海路传播的“会师”之地(见下地图)。摄影/欧元福
类似的方法还可以来计算拍摄金星凌日。将离地球4050万公里的金星与1.5亿公里的太阳拍摄到一起时,和地球差不多大小的金星,看上去渺小得像是个太阳黑子。
追日计算 学霸们用数学 完美呈现照片
明十三陵格局示意图
辽帝陵的许多特点为明清陵寝制度所借鉴,为明代“陵山之祭”的滥觞。此外还开启了中国古代单一兆域多座帝陵的先河,即一座皇陵往往葬有不止一个皇帝。
医巫闾山辽帝陵 湮没千年后,考古揭开“北镇”皇陵谜踪
漫长的地质演变造就了石油涌泉
石油涌泉的出现要满足两方面的因素,一个因素就是地层当中的压力,石油会由压力大的地方向压力小的地方流动。地下岩层形成已有几千万年,甚至几亿年的历史。在漫长的地质年代中,岩层也会长期受到构造应力的影响,形成裂缝、断层,它们构成了地下泥浆和石油渗出的通道。另一个因素就是克拉玛依周边地区石油埋藏都比较浅。并且在先前就存在裂隙的泥火山口最容易流出石油,随着油质挥发,残留的沥青就会淤塞泥火山口和通道,在地层压力下,石油便会从泥火山口周围的侧翼破裂中渗出(绘图/肖琼)。下图为从石油涌泉中取出一滴油做的实验分析,在显微镜下,石油的微观结构逐渐显现,犹如附着在玻璃上的有色窗花。
地表石油汩汩来 克拉玛依新现石油涌泉群
根据本文作者的调研数据,全国梯田的平均撂荒率约为22%,有些梯田甚至有一半的面积被撂荒。梯田撂荒最根本的驱动力是城镇化和工业化,大量农村青壮年劳动力进城务工,导致留守农村的多是老人、妇女和儿童。同时由于梯田田面狭窄,很难实现大规模机械化生产,并且梯田是需要长期维护的人工生态系统,这无形中又增加了劳动量。随着劳动力成本的上升,梯田利润不断下降,耕种梯田远不如外出务工收益高,梯田撂荒已成为全国的普遍现象,出现撂荒村庄比例最大的也多是山区省份。
“大地等高线”渐被废弃,撂荒的梯田能否复耕?
在广西桂林西山的石灰岩岩壁上,这些最早雕刻于唐代的佛像,由于受到极为强烈的岩溶作用,很多已渐渐损坏,面目模糊不清。石灰岩是一种可溶性的岩石,在桂林当地炎热潮湿的气候条件下,这种岩石不断受到流水的溶蚀作用。由于细腻的岩性,石灰岩很适合佛造像的雕刻。据统计,桂林现存摩崖造像217龛,大小佛像719尊,堪称岭南地区第一“佛都”。摄影/欧元福
承上启下辽帝陵:中原与契丹文化的双重烙印
大辽政权在一路南下的过程中,汉化程度不断加强,同时又保留着浓厚的契丹传统习俗,辽代皇陵皆依山而建,陵址位于山谷之中。这与北方游牧民族的祭山之仪和萨满教密不可分。诸陵附近均设奉陵邑,专司供奉帝陵之事。本页三张插图展示了不同时代帝陵大体风水格局的演变。图为:秦始皇陵格局示意图
秦汉帝陵格局开放。陵园往往坐落在土层深厚、地势高敞、视野开阔之处;秦始皇陵位于高大巍峨的骊山之阴,可俯瞰西侧的咸阳城。
医巫闾山辽帝陵 湮没千年后,考古揭开“北镇”皇陵谜踪
桦树皮曾经见证泰加林居民的悲欢离合
桦树虽然只是泰加林植被演替中的过客,但却对当地居民至关重要。过往很长的时间中,生活在大兴安岭北部森林中的鄂温克民族搭建帐篷、建造独木船乃至制作盒罐等生活器具都离不开桦树皮。本世纪以来,鄂温克人搬入城镇定居点,桦树皮制作器具的工艺逐渐失传。古老的传承悄然消沉,曾经作为出行工具的桦皮船也漂入了博物馆。摄影/顾德清 供图/顾桃
叠彩山
佛造像全部分布在风洞的洞口及洞内岩壁上
叠彩山位于桂林城北漓江西岸,唐代元晦《叠彩山记》记载了山名的由来:“山以石文横布,彩翠相间,若叠彩然,故以为名。”叠彩山有一座南北贯通、全长20米的岩洞,因一年四季山风吹拂,故名“风洞”,叠彩山的佛造像全部分布在该风洞的南侧洞口和洞内两壁处。摄影/欧元福
我国中西部干旱半干旱地区河流分布示意图
洪水的规模,决定了“旱扇”的规模
“旱扇”是由暂时性河流形成的,主要物源是洪水带来的,洪水的规模和搬运能力决定了“旱扇”的规模。我国中西部干旱地区分布着众多高大山脉,那些具有常年积雪的高山地区冰川众多,冰川融水形成的洪水流量大、规模大、搬运能力强,能形成规模庞大的“旱扇”群和“旱扇平原”,如天山、昆仑山的山麓。而低山、丘陵区的洪水主要是暴雨形成的,中西部地区的降水基本集中在夏季,因此夏季是“旱扇”发育的活跃期,而冬季基本属于休眠期。
雕栏玉砌应犹在:千年沧桑,朱颜已改
医巫闾山辽帝陵区还遗存着一些古道路遗迹,也是帝陵建筑群的组成部分之一。图为骆驼峰下西夹槽的一段石板路,这里山势幽深,林木丛生,人迹罕至。摄影/刘建华
医巫闾山辽帝陵 湮没千年后,考古揭开“北镇”皇陵谜踪
摄影 / 刘建华
图为陕北黄土高原一处被废弃的梯田,梯坎已出现破损,整个梯田系统也濒临被毁掉的境地。
“大地等高线”渐被废弃,撂荒的梯田能否复耕?
在地貌演化过程中,冲积扇是河流侵蚀切割地表的一个过程
冲积扇是河流塑造地表形态的一个重要过程,也是一个暂时现象,是“地理旋回”中的一个部分。“地理旋回”是美国地理学之父戴维斯提出的地貌演化学说,他将地貌演化分为幼年期、青年期、老年期三个阶段:幼年期河流以下切为主,切割地表;青年期河流以侧蚀为主,拓宽河谷;老年期地表经历了夷平过程,成为“准平原”。而冲积扇的发育就是地貌演化青年期中的一个现象,河流把山区的碎屑物质搬运下来铺展到山麓,形成山麓冲积平原。以单个冲积扇为例,可以细分为扇顶、扇中、扇缘三个部分,扇顶从山口开始,径流聚集在主槽内,呈喇叭状向外展开,这里水流动力最大,随着山体侧向束缚的消失,河流铺展开来,流速降低,搬运能力也减弱了,所以大的砾石等都沉积在扇顶,越往扇缘沉积物越细腻。绘图/项乐
欣赏“旱扇”
医巫闾山辽帝陵 湮没千年后,考古揭开“北镇”皇陵谜踪
摄影 / 杨兴斌
西山
由于人为和自然等原因,如今西山留存的佛像大多损毁严重
桂林石窟最先开凿的是在西山,大部分佛像都是唐代作品。西山包括西峰、观音峰、立鱼峰、龙头峰、千山等多座山峰,其中以观音峰和龙头峰的佛造像分布最为密集。历史上,在唐武宗灭佛时,因为西山的西庆林寺名气大,西山的佛教受到严重冲击,一时间拆庙砸像、僧尼还俗等现象频频发生。再加上石灰岩的岩溶作用,如今我们在西山上看到的佛像,大多损毁严重。摄影/袁蓉荪
冲积扇有“旱扇”和“湿扇”之分,对应着河流中的暂时性河与常流河
根据冲积扇所在的环境条件不同,可以将它细分为“旱扇”和“湿扇”。“湿扇”位于湿润区,所在环境降水充足,因此扇上的河流基本是常年性的,河流的搬运能力也比较稳定、长久,通常“湿扇”的面积较大。而“旱扇”是暂时性河流造就的,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山间的河流径流主要来源于洪水,年际变化非常大,常常只见干涸的河道,因此称这种河为暂时性河流,暂时性河流形成的冲积扇也称为洪积扇,或者叫它“旱扇”。
我国中西部干旱半干旱区域降雨集中、多暴雨,且植被稀疏,河流侵蚀强烈,暴雨过后常在地表起伏区域形成坡面径流,径流汇集后冲出山口,流速下降、沉积物堆积形成“旱扇”,“旱扇”连成一片,形成了山麓冲积平原。
绘图/郭鼎一
图为“旱扇”形成山麓冲积平原的原理示意图
欣赏“旱扇”
医巫闾山辽帝陵 湮没千年后,考古揭开“北镇”皇陵谜踪
摄影 / 黄旭
中埔寨正堂剖面图以及土堡内精美的木雕
中埔寨正堂内现存1848年(清道光二十八年)福建学政陈某为国学生林作梁暨妻子许氏七十大寿所题“举案眉齐”匾,约在1876年(清光绪二年)福建巡抚丁日昌为都司林功懋及其子林泰所题“韬略相承”匾,以及“昭武大夫第”匾(绘图/连达 原图来源/李乾朗)。
福建两“土”宝 比土楼防御更牛的是土堡
体量庞大的梯田往往都是山区几十代人漫长艰辛的持续劳动的成果。千百年来,人们开垦梯田的方式多是靠人背牛驮,在千百米的高山上修建梯田犹如愚公移山般困难,但是放弃梯田耕种却轻而易举。梯田曾为山区增加耕地、提高粮食产量、保持水土发挥过重要作用,并和当地风俗文化相融合,演变成了独特的农耕文化系统。正是因为得之不易,才会让人觉得弃之可惜。上图为上世纪60年代,山西晋中昔阳县大寨村的“铁姑娘队”在太行山上挪石开田的场景。
“大地等高线”渐被废弃,撂荒的梯田能否复耕?
伏波山
唐武宗灭佛之后,桂林的佛教重心从西山转移到了伏波山
伏波山是一座因东汉伏波将军马援而得名的小山,该山的伏波洞里雕有239尊佛像,可以想见当初此地佛事之盛。唐武宗灭佛之后,桂林的佛教重心从西山转移到了伏波山,因此伏波山造像多为晚唐风格:身材清秀,袈裟轻薄。摄影/袁蓉荪
本文作者在托木尔峡谷的考察中与一场洪水不期而遇,真实体会到了洪水对地表塑造的摧枯拉朽之力(摄影/宋文)。
图为《东丹王出行图》,绢本设色,今藏于美国波士顿美术馆。摄影/李赞华
医巫闾山辽帝陵 湮没千年后,考古揭开“北镇”皇陵谜踪
摄影 / 李赞华
农地边际化指的是农田按照耕作难易程度被逐渐挤出农业生产的过程,社会经济的发展会让很多农民放弃边际化农地。由于梯田劳动投入大,所以会最先成为边际化农地,撂荒的梯田不久便会被荒草和林木所覆盖,同一块梯田的撂荒往往是从那些最为贫瘠、最难以耕种的田块开始的。图为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泸水市的悬崖梯田,绿中带黄的部分是还在耕种水稻的田块,纯绿色的部分是被废弃后长出草、树等植物的田块。摄影/罗金合
“大地等高线”渐被废弃,撂荒的梯田能否复耕?
摄影 / 罗金合
石灰岩山峰溶洞里雕刻有许多佛造像和摩崖石刻
桂林分布有大面积质地坚硬、细密且宜于凿琢的石灰岩。在桂林,诸如象山这样的一些石灰岩山峰,因为喀斯特作用,形成了很多天然溶洞。这些溶洞里,雕刻有佛造像和摩崖石刻。这些佛像和石刻,为桂林的自然山水增添了深厚的人文内涵。桂林因此成为岭南地区佛造像最集中的地方,也是我国最经典的“喀斯特石窟”分布区。摄影/欧元福
昌吉五彩湾:红层上的千沟万壑,是暴雨留下的痕迹
昌吉五彩湾位于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分布着一些低矮的红层丘陵。由于地势落差小,“旱扇”的规模也小,适合用无人机和直升机进行拍摄。摄影/李翔
皇族陪葬墓:华贵帝王家的点滴遗存
医巫闾山辽帝陵的外围地区,还有皇族子孙的陪葬墓,如龙岗墓地便埋葬着辽圣宗的两位侄子。辽朝高级贵族墓多装饰华丽,陪葬奢华。由于龙岗墓屡遭盗劫,只能从现有少量遗存,如琥珀手串等文物中管窥帝王家的华贵。
医巫闾山辽帝陵 湮没千年后,考古揭开“北镇”皇陵谜踪
汶洋堡
田中型土堡建于1820年(清嘉庆二十五年) 宁德市古田县黄田镇汶洋村
汶洋堡,当地人俗称“汶洋土楼”、“寨里厝”,建筑面积1352平方米。土堡一面临溪,筑有高约2.5米、厚约2米的围墙,开前后两道门,每道门皆设双重门。该堡还建有一座五边形4层碉楼,堡内有跑马道。福建土堡主要集中分布在闽中戴云山脉南北两侧,汶洋堡则是闽江东岸鹫峰山脉深处现存的唯一一座福建土堡。
福建两“土”宝 比土楼防御更牛的是土堡
梯田不只是一种农耕形式,更是承载着文化价值、科学价值和美学价值的农业文明的重要遗产。如今,梯田正在遭受前所未有的冲击,这让梯田所承载的这些价值处于消失的边界。当前减缓梯田撂荒,最普遍的做法便是申报世界遗产、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和发展梯田旅游业,但是只有少数精品梯田才有资格进入到这两项遗产名录中。虽然发展旅游业将梯田的农业生产属性变成了景观展示,但却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梯田撂荒的速度,要想在根本上维持梯田的农业生产属性,就需要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开发特色农产品。图为元阳梯田上为吸引游客而进行的表演(摄影/戴云良)
“大地等高线”渐被废弃,撂荒的梯田能否复耕?
摄影 / 戴云良
哈密:民航航线上看到的天山山麓冲积平原
在新疆乌鲁木齐飞往山西太原的航线上,飞过哈密市上空时,能看到天山山麓规模庞大的“旱扇”群,它们联结成片,河道纹路清晰。摄影/王宁
从梯田开垦的艰辛程度来说,因为得之不易,弃之才会可惜;从壮丽的农业景观来说,层层梯田也是震撼人心的视觉盛宴;为了确保国家粮食产量,每一寸耕地都应该被好好利用。庞大的梯田曾书写过壮丽的农耕文明,在现代化农业的趋势下,梯田逐渐被废弃着实令人惋惜,许多梯田中包含的农业智慧对当今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依然有借鉴意义,解决梯田撂荒的可行性办法仍在探索之中。下图为河南省三门峡市区附近的梯田,远处的黄河滚滚东流,农耕历史与城市化进程同框,提出更有效、更可行的梯田保护方案,需要我们做的还有很多。摄影/王钰权
“大地等高线”渐被废弃,撂荒的梯田能否复耕?
摄影 / 王钰权
江汉平原上的围垸展现出活生生的演化史,它的形态随着政策的演变、河道的变化而不断变化
圩垸分布在长江中下游的湖北、湖南、江西、安徽四省,在下游的江西、安徽称为“圩”,中游的湖北、湖南称为“垸”。
垸,独属于江湖地带的时空
秋季的冰川陡坎覆满颜色鲜艳的灌木丛
图片中,连接二湖与三湖之间的冰川陡坎上覆盖着浓密的灌木丛,正值金秋之际,部分植物已经开始发黄,冰川陡坎被秋色装饰得色调灿烂。飞瀑如直线一样从三湖泄流而下,正好悬挂在冰川陡坎正中。冰川陡坎是古冰川在退缩和前进的运动过程中,对基岩进行侵蚀后形成的陡峭岩坎。为了抵达七湖山谷的尽头,考察者必须要通过这面百米高的陡坎方能前行,他们小心翼翼地避开被水流溅湿的岩体避免滑坠,这些瀑布在每年12月都会凝结为晶莹剔透的冰瀑。
乡城串珠湖 镶嵌在川西高原上的珍珠项链
中埔寨坡地型土堡建于清嘉庆年间
福州市永泰县长庆镇中埔村
中埔寨在当地俗称“八卦寨”,占地面积4831平方米,是罕见的双重土堡——“堡中堡”。寨堡四周墙体为土石结构,墙高7.5米,宽3.5米。墙体上方为宽约2米的环形跑马道,设有64个观察窗、64个射击孔以及防火防盗设施。1809年(清嘉庆十四年),昭武都尉、贡生林孟美,先建内堡“逢源堡”;后来他儿子邑武生、都司衔昭武都尉林程德,续修八角形外堡。据说该堡是按照八卦图和佛教“卍字形”而建,堡内还有福州徽派建筑马鞍墙与燕尾脊。
福建两“土”宝 比土楼防御更牛的是土堡
图为山西长治市沁源县的一处梯田,破碎化的田块很难实现大规模的机械化耕种,这也增加了梯田耕种的劳动投入(摄影/岳峰)。
“大地等高线”渐被废弃,撂荒的梯田能否复耕?
摄影 / 岳峰
随着历史的发展和河道的变迁,垸的形态也在演变。以湖北荆州石首市的江北区域为例,清同治年间,这里就已经有相连成片的围垸。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为了抵御洪水侵袭,江汉平原上的围垸并垸围挽,统一修堤防洪,一个个大型围垸诞生了,人民大垸就是一个由17个围垸连成一体的大围垸,用以安置荆江分洪区搬迁出来的移民。后来,石首境内3处长江河道发生裁弯,出现3处长江故道,为了获得土地,当地政府在新形成的洲滩上围挽了新的围垸:北碾垸、六合垸和永合垸。
垸,独属于江湖地带的时空
保存较完整的福建土堡分布图
本文作者黄绍坚十多年来在福建各地进行了广泛的田野调查,发现现存福建土堡集中分布在闽中戴云山脉南北两侧的高山峡谷间,主要分布区域包括三明市下辖的大田县、尤溪县、永安市、沙县、三元区、梅列区,福州市下辖的永泰县、闽清县、闽侯县,泉州市下辖的德化县、永春县等地,少量土堡散布在东至宁德市古田县和福州市福清市,西至龙岩市漳平市和三明市宁化县,北至三明市将乐县,南至厦门市同安区的广大范围内。资料来源/黄绍坚
福建两“土”宝 比土楼防御更牛的是土堡
火焰山旁的“芭蕉扇”——河流冲积扇
河流在山区汇集水源,一路冲出山口,终于摆脱了侧边的束缚,沿着还有一定坡度的山麓放射状铺展开来,形成了这种扇状堆积体和其上的“蒲扇”样儿的河道形态,这就是河流的冲积扇。图片拍摄于飞机经过新疆火焰山时,远方是平均海拔4000多米的博格达山,山顶积雪皑皑,山脚下的冲积扇连绵成片,冲积扇的外缘处正是火焰山山麓。摄影/王宁
图为云南哀牢山中一老人走过被废弃的梯田(摄影/罗怀学)。
“大地等高线”渐被废弃,撂荒的梯田能否复耕?
摄影 / 罗怀学
公安县城地处荆江之畔,大堤把县城围得密不透风。这道堤规模庞大,说是垸堤已经不适合,但其实功能相当——公安县城就像个大围垸,被大堤保护了起来,堤外就是荆江分洪区。由于多年无大洪水的威胁,县城的发展已经扩展到了堤外。大堤上有交通闸,平时堤下通路,洪水来临时闸门闭合,再堆上麻袋,就能把洪水拦在堤外。
垸,独属于江湖地带的时空
祁连山:我国大型冲积扇最发育的地区之一
图片拍摄于敦煌至西宁的航程中,位于甘肃酒泉市肃北蒙古族自治县鹰咀山东南侧,祁连山西部地区,这里的年降水量仅有几十毫米,河流径流量的年际变化主要受到降水的影响。有学者研究过,祁连山区是我国大型冲积扇最发育的地区之一。因此,这里是欣赏“旱扇”景观的潜力之地。摄影/陈剑峰
串珠湖群就是古冰川留下的馈赠
为了拍摄到索郎山东北侧串珠湖群的全景,摄影师背负沉重的设备,从海拔4700米处开始向刃脊攀爬,中途要攀爬难度极大的碎石陡坡,山上蔓延下来无数的巨石乱阵让人疲于应付,稍有不慎便会失去平衡。当他终于登上垭口放飞无人机,眼前蓦然出现了一幅壮观的场景:以角峰为中心辐射出数条冰川谷,几乎每个冰川谷都发育着串珠状的小湖群,它们像星星一样闪烁在山间。想象第四纪冰期的时代,这些山谷都遍布着白色的冰川,如哈达一般缠绕在山谷之间,经历了无数沧海桑田。在强烈的冰川侵蚀作用下,这些坚硬的岩石一点点被雕琢成眼前这副最美的模样,这些小湖就是冰川留下的泪滴,在古冰川消逝后还为我们传递着地质变迁的信息。
乡城串珠湖 镶嵌在川西高原上的珍珠项链
历史上,要养活更多的人口只能靠开垦更多的土地,所以很多山地都被开垦成了梯田。但是当社会分工越来越明确和国际国内贸易越来越便捷的时候,梯田被撂荒也就成了时代发展的必然。东北、华北、黄淮等平原地区成为了我国主要的粮食产区,北粮南运已是大势所趋,通过右页表格可以看出,2010年,南方一些山地省份还是我国的产粮大省,但到了2019年,我国排名前几位的产粮大省全被以平原地形为主的省区所占据,四川和湖南的主产粮区也在成都平原、洞庭湖平原等平原区。图为太行山上被废弃后长满荒草的梯田。
“大地等高线”渐被废弃,撂荒的梯田能否复耕?
图片拍摄于北京至乌兹别克斯坦首都塔什干的航线上,飞机经过新疆哈密市伊州区的时候,展示了吐鲁番盆地中低山丘陵山口处的“旱扇”景象,与天山下一大片的“旱扇平原”不同,它展现了小规模“旱扇”精细的美感。
摄影/陈剑峰
右上图是七湖的剖面图,可明显地看出来七个湖泊随着海拔上升并呈阶梯状分布的形态。
乡城串珠湖 镶嵌在川西高原上的珍珠项链
昆仑山脉:直升机视角下的昆仑山“旱扇”
夏季,昆仑山脉“旱扇”扇面上沟槽中的水流又充盈了起来,因为地处干旱区,没有植被的掩盖,因此放射状的扇面形态特别清晰。摄影/李翔
七湖如璀璨的珠串般撒落在冰川U形谷中
七湖是索郎山东北侧已探明的串珠湖群中规模最大的一组串珠湖。以往大部分的摄影师都是从一湖、二湖旁边的山上往山谷深处拍,因此很难拍摄到这个角度的画面。但在这次考察中,摄影师一直攀爬到七湖山谷海拔5000多米的山脊处,再将无人机放飞到角峰上空,从海拔最高的七湖向谷口方向进行拍摄,才将七个在U形谷中一字排开的湖泊尽数收入镜头中。他不禁感慨道:即便拥有再优秀的无人机,也需要历尽艰辛亲自攀爬到高处寻找拍摄位,才能捕捉到珍贵的画面。画面中的冰川U形谷纵向起伏不平,冰坎与冰盆相间,在山谷的夹峙中七湖的光芒分外夺目。
乡城串珠湖 镶嵌在川西高原上的珍珠项链
图为元阳梯田边浩浩荡荡的摄影大军(摄影/何新文)。
“大地等高线”渐被废弃,撂荒的梯田能否复耕?
摄影 / 何新文
干旱区植被稀疏,大地裸露,河道成了地表上最醒目的景观
干旱区是欣赏河流的绝佳位置,因为这里的大地是裸露的,干涸的河道也清晰可见,河流作用的过程被记录了下来,地面上或深或浅、细密交织的河床,体现了干旱区河流频繁摆动、河网密布的状态。图片拍摄于北京至乌鲁木齐的航程中,位于新疆哈密市伊州区七角井镇,历次洪水形成的水道散乱如辫状,清晰可见。摄影/陈剑峰
松庆堡
坡地型土堡建于清乾隆年间 三明市三元区莘口镇曹源村
属于三明沙溪土堡群的“松庆堡”,当地俗称“曹源堡”,占地面积3500平方米,为“前方后圆”形的坡地型土堡。奇特的是,该土堡的大门不是设在中间,而是开在右前侧,并且大门处的堡墙内收。因此从空中看起来,该堡外观类似不规则的圆形,造型极为独特。
福建两“土”宝 比土楼防御更牛的是土堡
这是一组由五个冰蚀湖组成的串珠湖群,以前只能在卫星地图上看到,这是摄影师第一次清晰地拍摄到五湖的景致。这一带山谷人迹罕至,险峻的地形令当地牧民都望而却步,摄影师为了拍摄这幅图像,专程翻越了海拔5000多米的山脊,并在邻近山谷露营守候,刮了一夜的大风之后,天刚亮他就爬到山上进行拍摄,才有了这组湖群的精美图像。画面里出现的是五湖中的三个冰蚀湖,它们都是由山谷冰川侵蚀底部岩石形成的岩盆积水而成的湖泊,二湖和三湖之间可见明显的冰川陡坎。它们藏在与“七湖”相邻的一条冰川U形谷中,并呈串珠状密集地分布在谷底,幽蓝的湖面镶嵌在荒蛮的碎石坡中,像一条遗失的宝石项链。
乡城串珠湖 镶嵌在川西高原上的珍珠项链
托木尔峡谷:从贴地的视角看“旱扇”,河道既宽又浅
“旱扇”这样的景观更适合从高的视角来看,因为洪水冲出山口后没有了侧向的山体束缚,水流流速放缓,以沉积过程为主,因此“旱扇”上的河道往往既宽又浅,如果从贴地的视角来看,仅能看到浅浅起伏的沟壑(托木尔峡谷,摄影/单之蔷)。
串珠湖的发现激发着摄影师们寻湖的热情
横断山区是串珠湖分布得比较典型的地区,图中,七湖山谷的一湖和二湖之间有三座“羊背石”相连,可以看见羊背石上游方向明显的磨光面特征。羊背石是由冰川侵蚀作用造成的岩丘,在迎冰面受磨蚀作用变得平缓光滑,背冰面受挖掘作用变陡,看上去就像是伏在地面上的羊背。
乡城串珠湖 镶嵌在川西高原上的珍珠项链
垸堤是围水造田的环形堤坝,垸堤内是人们生活和农耕的场所。江汉平原地势低平,河湖遍地,每到汛期,最惊心动魄的堤防保卫战并不是发生在长江干堤上,而是在垸堤上。今年长江流域遭遇持续强降水天气,防洪压力巨大。进入7月,生活着457位村民的武汉市天兴洲围垸被洪水包围。天兴洲位于长江江心,这里的垸堤是一道长约17.7公里、平均高度28.5米的土堤。随着长江水位不断逼近堤顶28.5米的高程,7月11日下午5点,天兴洲18年来首次主动扒口行洪,在漫堤前引江水缓慢进洲。图为被洪水淹没的天兴洲,公路转盘右侧的垸堤依旧清晰可见。
垸,独属于江湖地带的时空
图中的三座小湖分布在“五湖山谷”的另一侧,它们并没有呈串珠状分布,而是散落在相对平坦的地表上,其成因和类型还有待考察。
乡城串珠湖 镶嵌在川西高原上的珍珠项链
大兴安岭泰加林植被演替过程示意图
绘图/彭韶冲 张瑜
泰加林 中国森林最北的重要拼图
公安县大堤就像一道大大的垸堤,一旦开始分蓄洪,它就是斗湖堤安全区13.2万人的安全保障
当地人把堤叫做“围堰”。江汉平原到处是围堰,大的可以圈住一座县城,小的只有足球场大小。荆州市公安县就是这样一座被围堰圈起来的城。
垸,独属于江湖地带的时空
冰川U形谷中潜藏着许多成因各异的冰川湖
本图和下图中的这两组湖泊都是本次考察过程中新发现的冰川湖,它们都呈现出不同的色调,有的碧蓝幽深,有的宛如翡翠。本图是摄影师在翻越了海拔5000多米的刃脊之后,蓦然发现了图片中“三湖连珠”的画面,在下游的两座湖之间能发现明显的冰川陡坎。
乡城串珠湖 镶嵌在川西高原上的珍珠项链
二十四节气相同时刻的太阳叠合,呈现出“8字轨迹”
不同日期的同一时刻,太阳位置有很大变化。2017年二十四节气每个对应日期的早晨9点,摄影师在北京海淀区的一栋高楼上,从朝东的窗口以相同位置拍摄太阳。一年下来,他将拍摄到的24个太阳叠加,全部位点呈现为倾斜的“8”字形。“8字轨迹”的最高点出现在夏至日,最低点出现在冬至日。虽然每两个相邻节气都间隔半月,但24个太阳位点的分布并不均匀。图中可以看出,冬至、夏至前后,太阳的位置变化相对较小;春分与秋分前后,其位置变化较为明显。摄影/陈海滢
追日计算 学霸们用数学 完美呈现照片
摄影 / 陈海滢
堤其实是一种生态智慧。江汉平原上堤垸纵横,体现的是这里的人们与水的博弈过程
人们通过在洲滩、湖泊和湿地修筑垸堤来克服水量过多的限制,进而利用以往不能使用的土地。这种生态适应获得了巨大的农业生态效益,是“湖广熟,天下足”取代“苏湖熟,天下足”的关键要素。当地人围挽堤垸的过程,就是不断与水进行博弈的过程。不过,垸堤过多也会妨碍行洪。1998年特大洪水后,湘、鄂、皖、赣四省开始对长江干堤之间严重阻碍行洪的洲滩民垸、洞庭湖及鄱阳湖区部分防洪标准低的民垸进行平垸行洪、退田还湖。
垸,独属于江湖地带的时空
和城寨岗顶型土堡
建于1899年(清光绪二十五年)福州市永泰县丹云乡翠云村
闽中戴云山脉深处的一座山谷,云蒸霞蔚,看起来犹如世外桃源。画面左侧的方形建筑就是古老的福建土堡——和城寨。从1853年(清咸丰三年)至1899年(清光绪二十五年),前后历时46年,经3代人,和城寨修筑终告完成。本文作者黄绍坚经十多年田野调查,首次摸清了包括和城寨在内的全部福建土堡的家底。在福建几种主要的民居中,土堡防御能力最强,曾是闽中山区老百姓的守护神。摄影/张培奋
福建两“土”宝 比土楼防御更牛的是土堡
摄影 / 张培奋
图为福州闽清县坂东镇溪峰村土堡品亨寨(岐庐)的“和合二仙”力士撑拱。
福建两“土”宝 比土楼防御更牛的是土堡
泰加林在北半球分布广袤,在我国却属于稀缺景观
泰加林是由耐寒的针叶树组成的植被类型,它们广泛分布在北半球的北部,其北界标志着森林生长的极限。泰加林横贯欧亚大陆与北美大陆,约覆盖地球表面积的11%,是地球上最为广阔的森林带。在欧亚大陆,泰加林从北欧到亚洲东北部都有分布,其中东西伯利亚的泰加林面积辽阔。根据中国植被区划图,泰加林在我国境内分布于大兴安岭北部和新疆阿尔泰山。大兴安岭北部的泰加林面积较大,其分布南界约为北纬48°至北纬50°左右,属于东西伯利亚泰加林沿山地的向南延伸。
图为泰加林在我国境内的分布范围
泰加林 中国森林最北的重要拼图
围垸其实是人与水争地的产物,它的出现拓宽了人们的活动范围,使更多土地得到利用
除了部分边缘为低岗,江汉平原其余地区都是海拔不超过35米的低地。云梦泽水体退却后,河流湖泊遍布平原。为了与水争地,人们在这里建造起垸堤。有研究显示,历史时期当地行政治所所在地都不低于25米等高线,而明清之际的垸田开发与堤垸的建设最终突破了25米等高线的限制,使得乡村聚落广泛分布于河湖洼地中。图为湖北荆州市公安县埠河镇被画面左侧靠近长江的江堤和画面右侧的垸堤围起,二广高速从堤上跨过,把镇分成上下两部分。
垸,独属于江湖地带的时空
在克拉玛依独山子区的泥火山上,出现了新的石油涌泉群
在克拉玛依市独山子区南部,有一座不与其他山相连的独山,独山上有众多的泥火山喷发口,由于独山北部的山丘被泥火山喷出的黄土覆盖,所以当地人直接称它为泥火山或黄土山。新出现的石油涌泉就分布在泥火山的沟谷之中,最先涌出的地方就是泥火山的喷发口。图为泥火山上最为集中的一处泥火山喷发口。
地表石油汩汩来 克拉玛依新现石油涌泉群
石油涌泉最先在泥火山口涌出,之后才在泥火山口附近地表冒出
独山子区的诗人顾伟经常喜欢一个人到安静的泥火山中转一转,寻找灵感。从去年底开始,顾伟发现在泥火山口有石油涌出,过了一段时间,泥火山口附近的地表也出现了新的石油涌泉。在接下来的几个月里,他和摄影师沈久泉多次深入泥火山中,先后寻找到14处直径在几十厘米到一两米较大的石油涌泉,在这些大泉周围,还众星捧月般地散布着众多小的石油涌泉,至今被记录到的石油涌泉已有五六十处。
地表石油汩汩来 克拉玛依新现石油涌泉群
地表石油汩汩来 克拉玛依新现石油涌泉群
摄影 / 张珍敏
地表石油汩汩来 克拉玛依新现石油涌泉群
摄影 / 张珍敏
红层地貌怀抱中的石油涌泉
克拉玛依市位于准噶尔盆地西缘,是我国著名的西部油城,这里的地貌多以戈壁为主。克拉玛依市独山子区南部的独山中分布有绚丽的红层地貌,由于山中有多座泥火山口,所以又被称为泥火山。从去年底开始,泥火山上便不断有新的石油涌出地表,石油涌泉在红层地貌的怀抱中,或是涌动成泉,或是汇聚成沼,成为了独特的地质景观。图为重重红层地貌包围的洼地中的一处石油涌泉。
地表石油汩汩来 克拉玛依新现石油涌泉群
医巫闾山辽帝陵 湮没千年后,考古揭开“北镇”皇陵谜踪
石油涌泉成为了戈壁滩上新的地质景观
以前,克拉玛依也曾经发现过一些石油涌泉,但是数量也就几处,并且分布并不集中。新的石油涌泉大规模的出现,反映了一种处在进行时的地质演变过程,而这一演变又恰巧有幸能够被摄影师见证和记录下来。汩汩涌动的石油也为沉静荒凉的克拉玛依戈壁滩增添了些许生机,成为了戈壁滩上独特的地质景观。
地表石油汩汩来 克拉玛依新现石油涌泉群
医巫闾山辽帝陵 湮没千年后,考古揭开“北镇”皇陵谜踪
悲情父子辽显陵 :失国太子人皇王和辽世宗的跌宕帝王路
辽显陵是人皇王耶律倍和其子辽世宗(辽朝第三代皇帝)的陵寝。人皇王为耶律阿保机的嫡长子,曾被立为太子,后在皇位争夺中败北,流亡至中原后唐,死于乱世。其子辽世宗登基后,将其以天子之仪葬于医巫闾山,追谥义宗。遗憾的是,重夺帝位的辽世宗在位仅4年便被大臣谋害,与父亲同葬显陵。图为显陵核心区琉璃寺遗址鸟瞰图。
医巫闾山辽帝陵 湮没千年后,考古揭开“北镇”皇陵谜踪
辽显陵出土的精美建筑构件、石栏板和石螭首等,展示着千年前的皇家气度。
医巫闾山辽帝陵 湮没千年后,考古揭开“北镇”皇陵谜踪
医巫闾山辽帝陵 湮没千年后,考古揭开“北镇”皇陵谜踪
医巫闾山辽帝陵 湮没千年后,考古揭开“北镇”皇陵谜踪
重臣陪葬墓:在地下延续的君臣知遇
皇陵陪葬墓一般为皇族亲属或辽代重臣,如辽代大丞相韩德让便埋葬于乾陵外围。图为韩德让墓内景图。
医巫闾山辽帝陵 湮没千年后,考古揭开“北镇”皇陵谜踪
医巫闾山辽乾陵位于显陵附近,为辽景帝(辽第五代皇帝)及其皇后萧绰之陵墓。萧绰便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萧太后。从景宗开始,人皇王一系彻底打败了太宗系,此后辽朝皇位完全由这一系独揽。
图为乾陵陵区内遗存于山巅之上的建筑遗迹,和其他朝代的帝陵不同,辽帝陵往往有建在高处的瞭望台等警戒设施,与历史上东北地区渤海国的山城有一定相似之处。
医巫闾山辽帝陵 湮没千年后,考古揭开“北镇”皇陵谜踪
图为三明市永安市槐南镇洋头村土堡安贞堡的清代“进京赶考”镂空雕门扇。
福建两“土”宝 比土楼防御更牛的是土堡
没有大洪水威胁的年份,这里的生活会多一种安全感,跟北方的农耕地区没什么两样
当地人说,近年来长江水少,再加上上游三峡水库的建成,这里的生活会多一种安全感。有的垸堤会建在江堤外,人们会趁水少的时节在洪泛区耕种。在长江支流内荆河流经的监利市红城乡白家湾村,居民更是直接把房子建在堤上。
垸,独属于江湖地带的时空
根据本文作者的调研数据,全国梯田的平均撂荒率约为22%,有些梯田甚至有一半的面积被撂荒。梯田撂荒最根本的驱动力是城镇化和工业化,大量农村青壮年劳动力进城务工,导致留守农村的多是老人、妇女和儿童。同时由于梯田田面狭窄,很难实现大规模机械化生产,并且梯田是需要长期维护的人工生态系统,这无形中又增加了劳动量。随着劳动力成本的上升,梯田利润不断下降,耕种梯田远不如外出务工收益高,梯田撂荒已成为全国的普遍现象,出现撂荒村庄比例最大的也多是山区省份。图为河北太行山中只能用传统劳作方式耕种的石堰梯田。
“大地等高线”渐被废弃,撂荒的梯田能否复耕?
象山
桂林地标性的景区内,隐藏着一些破损严重的佛造像
象山位于桂林城南,是桂林地标性的景区。或许一般人没有注意到,在象山的一些崖壁上,其实刻有佛造像。这些石灰岩的造像历经岁月侵蚀,破损严重。岩石是开凿石窟的物质条件,一般而言,只要是具有良好可雕性和稳定性的岩石,就适宜于开凿石窟。据统计,我国石窟主要开凿于7种岩石之上(即砂岩、砾岩、石灰岩、半胶结砂砾岩、泥岩、花岗岩和粗面安山岩,见下地图)。摄影/袁蓉荪
梯田是山区人们为了增加耕地,保持水土,在山坡上严格按照大地等高线修建的一种农业生产用地。很多梯田都分布在茫茫大山之中,大气磅礴,气象万千,沿山体流动的线条曲折有致、极富韵律,构成了一幅幅极具艺术美感的人造景观。然而就是这样富有美学意义的梯田正面临着严峻的现状——撂荒。图为河北省邯郸市涉县的旱作梯田,至今已有近800年的开垦历史,如今这里的很多梯田都在被抛荒,“大地等高线”已经被渐渐废弃了。摄影/魏贺荣
“大地等高线”渐被废弃,撂荒的梯田能否复耕?
摄影 / 魏贺荣
日偏食在景山万春亭畔上演
北京景山公园的万春亭位于古老皇城的中轴线上。这里是环视京城美景的著名观景台,同时也是重要的地标建筑。2019年1月6日北京上演的一场日偏食,太阳带食而出。清晨在北海公园西岸向东南望去,景山山顶万春亭畔的太阳,仿佛被咬去一口的红苹果。
追日计算 学霸们用数学 完美呈现照片
图是摄影师几年前通过计算找到的机位,这里可以拍摄太阳穿越中央电视台楼间缝隙的奇景。
追日计算 学霸们用数学 完美呈现照片
堤和垸的本质是对水的管理,水退人进,水进人退,江汉平原处在这种动态的平衡中。不过,要警惕这种平衡被打破——过度围垦会导致洪涝灾害和旱灾等环境问题。图为旱灾时龟裂的垸田。
垸,独属于江湖地带的时空
拍摄悬日的绝佳机位挑动着摄影爱好者的神经,不早去就没位置
这几年来,随着“悬日”概念的悄然普及,有很多摄影爱好者开始关注这类题材。北京拥有众多古建筑以及正东至正西走向的街道,所以每到春分和秋分时,拍摄悬日都会成为热门话题。图中天桥位于天坛公园东门外的体育馆路,在合适的时间,这里可以拍摄落日与天坛祈年殿叠合在一起的画面。照片拍摄于2019年秋分,摄影爱好者挤满了天桥,很多人当日凌晨就来抢占机位,为拍照片苦苦守候。今年3月下旬的春分时,由于疫情影响,为防止摄影造成人员聚集,天桥被临时关闭了。
追日计算 学霸们用数学 完美呈现照片
北京古观象台位于北京市建国门立交桥西南角,它始建于明朝,有着悠久的历史以及科学、艺术价值。古观象台顶部的东南角陈列着一座建于清朝康熙年间的赤道经纬仪,经纬仪由子午圈、赤经圈、赤道圈和支架等组件构成,外形浑圆。摄影师希望能够将这古老的天文仪器与落日叠合在一起,并让照片中的太阳严丝合缝地装满赤道经纬仪内部的圆形空间。太阳一点点地接近,期盼已久的瞬间如期而至,这组有趣的照片就这样诞生了。
追日计算 学霸们用数学 完美呈现照片
杭州西湖、舟山群岛,朝阳可以在哪里冉冉升起?
城隍阁位于杭州西湖东边偏南的吴山山顶,高约42米。如果想让照片中太阳的直径与阁楼高度相等,理论上需要距离城隍阁约4.5公里来拍摄。由于视野被遮挡等原因,距离合适的多处位置均难以拍摄到理想画面。当时正值冬至,太阳升起的位置比较靠南。摄影师最终选择在苏堤拍摄城隍阁凌日。图中的太阳看起来和阁楼不完全等大,但前景是烟波浩渺的西湖,看起来别有一番风韵。摄影/王光音
追日计算 学霸们用数学 完美呈现照片
摄影 / 王光音
浙江舟山市的普陀山,一轮红日从南海观音像身后的海面冉冉升起。拍摄位置距离观音像约6公里多,海面上的天气变幻莫测,雾气以及云层遮挡都可能导致拍摄失败。
摄影/王光音
追日计算 学霸们用数学 完美呈现照片
摄影 / 王光音
大兴安岭的森林常与河流、湿地相伴而生,积水与贫瘠的土壤之下,通常还有永久冻土层。冻土层让树根难以深扎入地,同时阻碍积水下渗,树木的根部浸泡在冷水中,形成冰上森林的奇观(摄影/张金河)。尽管泰加林在环北极地带分布广泛,但在我国能够欣赏到泰加林的地区非常有限。除了大兴安岭北部,我国另外一片泰加林分布在新疆的阿尔泰山。
高寒、积水或者冻土,泰加林应对着不同的极限挑战
在大兴安岭北部的山脊上,四外群山起伏,林海与云海交织在一起,蔚为壮观。虽然海拔仅有1000余米,然而兴安落叶松已然接近生长的极限(摄影/杨树海)。而在较低海拔的地带,落叶松也面临着严酷环境。
兴安落叶松营造出明媚的北方森林
兴安落叶松是我国东北北部乃至东西伯利亚南部泰加林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树种。在土壤富含水分的林下,喜湿的草本植物和苔藓、地衣铺展开来,宛若色彩斑斓的地毯。植物演化的相关研究认为,落叶松是松科植物中比较年轻的类群,它们在秋季集中落叶,以适应严寒的冬季。根据古生物学的调查分析,更新世早期以前,东西伯利亚的气候较适宜暗针叶林的分布。从中更新世开始,暗针叶林的分布区逐渐向西退缩;至更新世末期,出现兴安落叶松的化石以及与它伴生的植物。据此,有观点推断兴安落叶松在更新世末期起源于西伯利亚东北部,在距今约1.1万年前的全新世早期,它们向西、向南扩展,逐渐形成森林。摄影/蔡石
医巫闾山辽帝陵 湮没千年后,考古揭开“北镇”皇陵谜踪
我国东北北部的泰加林属于“明亮针叶林”
我国大兴安岭北部的泰加林并不幽暗,它们被称作“明亮针叶林”。这片森林主要由喜爱阳光的兴安落叶松构成,而非云杉、冷杉等树种。在夏季,林间清爽葱郁;入秋之后,兴安落叶松的松叶慢慢变黄,彰显灿烂明媚(摄影/杨树海)。
仍待解答的谜题:继续探索中的千年帝陵
医巫闾山辽帝陵是辽宁继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之后又一重大考古发现。目前这个巨大的拼图仍不完整,还有很多待解的谜团。图为辽帝陵附近的北镇老城区遗存的两座八角十三层密檐实心式辽塔,该地区曾是古奉陵邑的所在之地。
医巫闾山辽帝陵 湮没千年后,考古揭开“北镇”皇陵谜踪
图片中的貂熊(本图)与猞猁(下图)是在汗马保护区通过红外触发相机拍摄到的,如今分布在我国境内的貂熊估计仅有200只左右。供图/内蒙古大兴安岭汗马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泰加林 中国森林最北的重要拼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