架起友谊之桥
来到中国的犹太人


文章出自:博物 2013年第04期 作者: 杨练 

标签: 文化文明   博物广知   

犹太民族以智慧和财富闻名于世,同时也饱经坎坷。他们曾在全球颠沛流离,到处迁徙。二战时期,上海接纳犹太人避难已传为佳话。其实这份“国际友谊”早在北宋时期就已开始,那时远迁而来的犹太人,如今早已融入当地,变成了中国人。

“一赐乐业”

丝路东来

公元1605年夏天,明朝的举人艾田在北京拜访了基督教传教士利玛窦。见到利玛窦,艾田高兴地说:“我与神父大人信仰着同一宗教。”利玛窦以为他是当时中国为数不多的基督徒,于是带他进教堂,参观圣母、耶稣和圣徒约翰的画像。然而,艾田却对他的介绍表示了异议。随着交谈的深入,利玛窦发现艾田很熟悉《旧约》,坚称雅各是其祖先,并自称是“一赐乐业教”人。

“一赐乐业”是当时中国人对“以色列”的音译。利玛窦这才明白,艾田其实是犹太教徒。艾田还告诉他,在他的家乡河南开封,还有不少犹太教徒。这件事令利玛窦十分惊讶,因为在此之前,西方世界完全不知道,中国竟也有犹太人的踪迹。

责任编辑 / 林语尘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要评论?请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您也可以快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