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下科学“神坛”
动物标本新角色


文章出自:博物 2014年第09期 作者: 嘉楠 

标签: 动物世界   

标本,一直和高端大气的科研、一本正经的科普联系在一起,但如今,越来越多的标本来到了我们的身边,不仅可以服务我们的生活,还能带来美的享受。

艺术标本:

昆虫百变神通

不少艺术家都被标本的美所吸引,他们尤其喜爱昆虫标本,因为昆虫种类繁多,色彩丰富,本身就是大自然的“微雕艺术品”,稍作加工,就能成为独具匠心之作。这些作品可能并没有很高的技术含量,但重在思路的创新,让人眼前一亮。

比较简单的方法,是改变传统的昆虫标本姿态。科研上为了便于收藏和观察,对昆虫标本的姿态有一系列严格规定:前足要伸向前方,中足和后足要伸向后方,前翅后缘要和身体垂直……但作为工艺品,完全可以打破这些规矩。比如,把各色象鼻虫的足摆为正在爬行的姿态,再错落地摆在一起,就有了一种“执着前行”的美感。而让标本“站”起来,也是一种有趣的手段。选择一些修长高挑的种类(如螳螂),在刚死亡时用针把身体架起来,摆好姿势,待干燥后拆掉针,标本就可以不借助任何辅助自己站在那里了,比传统的“趴伏”式标本要生动得多。

责任编辑 / 张辰亮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要评论?请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您也可以快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