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子团团青
标签: 生活百科


梅子,时光的刻度
如今对许多人来说,“梅子”是个有点陌生的事物。
诗歌中的梅,自然是知道一些的:“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这样的名句,任谁也从小耳熟能详。南方公园里,梅树也常见,年年初春开了云蒸霞蔚般的花,花谢后,便归于不起眼的静绿。现在观赏用的梅花,多是杂交重瓣品种,很少结子。而新鲜梅子,即使在江南等主要产区,应季时间也很短,一般超市中难觅踪迹。因此对大多数人来说,梅子只以话梅或梅干那样的形式,存在于生活的角落。而长在枝头、新鲜清圆的青梅,则难免生疏了。

实则上古时代,梅树最初引人青睐,便在果实。一种花果兼具的植物,人们总是先取其物用,然后才慢慢兼及它的审美价值。而梅子的文学意味,其实也丝毫不逊于梅花。
梅子初生时,尚是清明寒食时节;逐渐青圆可食,便近暮春初夏;待到完全黄熟,已是江南梅雨季。在梅树栽植甚为普遍的古代,随处可见的梅子,将时节的流转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相连。宋人诗词中尤多梅子,从“四月园林春去后……叶间梅子青如豆”“梅子生仁已带酸,楝花堕地尚微寒”,到“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江天梅子雨,驿路橘花时”。在细致的观察与记录中,梅子与其他当令风物一起,共同构成了一种时节行进的参照与刻度。
责任编辑 / 林语尘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