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家门口的雕鸮大王
文章出自:博物 2020年第11期 作者: 杨杰 praying
标签: 动物世界

我离开老家出来读书、工作已有十几个年头,如今家人都在北京定居。不过,我还是会定期回去看看。有时甚至隔一两周就跑回去待上几天,吸引我的除了故乡风物,最重要的是探望老相识,一种让我近乎为之痴狂的大猫头鹰——雕鸮。
老家所在的村子,地处一片草原丘陵,散布有多条沟壑。这里四季冬长夏短,漫漫冬日里气温动辄降到-30℃。即便在盛夏,也仅中午时分才能感受到一点儿暑热,日头一斜立刻寒意袭人。这里的环境气候算不上怡人,甚至可以说有些恶劣,但野生动物们却照样活得逍遥自在。

大猫性胡子,村民眼中钉
小时候,常听大人提起有种大个头的猫头鹰,站在地上像小孩子一样高,人们管它叫“大猫性胡子”。第一次见它,是听说有猫头鹰到村民家鸡笼里抓鸡被困。我前往围观,听吃瓜群众议论:“这就是那大猫性胡子”。一眼望去,它被人拎在手里奄奄一息,完全不是我想象中展开翅膀能遮天蔽日的大家伙。后来外出读书,我才知道这种鸟的正式名叫雕鸮。
家乡传统观念里,雕鸮被视为不祥之物:“夜猫子进宅,无事不来。”村里人倒不会去外面打雕鸮,不过如有雕鸮登门,肯定得不到善待。哪怕它们没有偷鸡抓鹅,只是落到院子墙头,人们也会用石子砸、用扫帚扔、大呼小叫地轰赶……很遗憾,除了被村民打死的,童年的我几乎没见过活生生的雕鸮。那时和小伙伴找遍了大树上的鸟窝,也没发现有雕鸮居住。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