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月 凤蛾翩飞舞绿翼,龙蜥登高展红旗
蜡皮蜥:海岸“沙神”,登高“点火”
4月的珠三角已经很有夏天的味道了,气温不时突破30℃。海滩旁的沙坡上,能看到一个个鸡蛋大小的洞口错落分布。这些洞的深度可达1米,其主人是一种蜥蜴—民间被称为“沙神”“坡龙”的蜡皮蜥。
成年蜡皮蜥全长40多厘米,雄性体侧有火焰般的橙红色斑纹条带。它们广泛分布于我国岭南沿海,栖息在海滨沙坡上,捕猎昆虫等小动物为食。因栖息环境被破坏,蜡皮蜥曾在珠海消失了好久。直到去年,有人在这处偏僻海滩发现了一个种群,着实令人欣喜。
4月是蜡皮蜥的繁殖季节,经过一段时间蹲守,我总结出它们的生活规律。早上8点后,沙神们外出。出洞前,小家伙会警觉地探头打量四周,往往要花好几分钟,确认安全后,才一路小跑、钻进灌丛中觅食。男沙神每隔一小会儿,就会爬上附近最高的沙坡,将肚皮两侧摊平,展露出肋部的“火焰”,以吸引周围女沙神的目光。如有女神接近,男神就会挺胸叠肚地奔到人家面前,再摆出个翘首期盼的夸张造型。我曾跟踪拍摄一位男神好几天,遗憾的是,它十余次求偶均以失败告终。
责任编辑 / 刘莹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