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第237期
2023
09
  • 博物君的微科普

    蛇皮果。很多人觉得它不好吃,说是有股臭袜子、臭脚丫子味,其实大多是不新鲜的缘故。蛇皮果是棕榈科植物,跟椰子、棕榈是一大家子的,生长在热带地区,得在产地才比较容易吃到好吃的。

  • 翠菊 翠蓝别称江西腊

    翠菊,古时又名蓝菊,栽培的重瓣品种被称作江西腊、江西蜡。野生翠菊分布于我国东北、华北、西南等地,生于草原、山坡、树林边缘。

    作者: 王辰  

  • 我的自然月历

    9月,大批东亚石(jí)南迁路过北京。春天它们北飞经过时,落个脚稍做补给就匆匆上路。而秋天的返程中,就会多待些日子。前后数批成员累计起来,在本地能持续出镜一个多月。

    作者: praying  

  • 恐龙从这里走过 河北宣化足迹化石发现记

    今年春天,制作《博物》5月号“恐龙脚印”专题时,编辑部曾到河北宣化采访,实地考察了我国规模最大的恐龙足迹化石群。但由于当时保护设施尚未完工,我们选择了暂缓报道。最近,保护工程竣工,我们请来化……

  • 中国螳螂明星

    “螳螂”可能是很多人最早学会的昆虫名—开蒙学成语的时候,就念过“螳臂当车”“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在田野草地玩耍时,这位自带“双刀”的侠客,更以其帅气的造型、精湛的猎杀术,使人过目不忘。实……

    作者: 吴超  

  • 关于螳螂,可以聊这些

    螳螂虽是人们熟悉的昆虫,但若没有仔细观察过,多数人对它们的生活都知之不甚详。昆虫学者吴超整理了关于螳螂的一些小话题,让我们超越成语典故,对螳螂多一点真实的了解。

    作者: 吴超  

  • 解构螳螂 精心打造的“猎杀机器”

    螳螂是昆虫世界的顶级猎手。它们能捕食比自己大好几倍的昆虫,也能跟蜘蛛、胡蜂、蜻蜓这些凶猛肉食者一较高下,甚至能跳出虫族“舒适圈”,将小鸟、蛙类、蜥蜴都斩于刀下。如此战绩,得益于它们优异的身……

    作者: praying  

  • 猎杀时刻 螳螂捕猎战绩一览

    猎杀时刻 螳螂捕猎战绩一览

  • 螳螂 请开始你的表演

    大自然是公平的,物种之间环环相扣、互相制约, 即使是螳螂这样的凶猛猎手, 也要面对危机四伏、充满坎坷的虫生。 因此,除了帅气地进攻、猎杀,螳螂还有不少“防守”的举措。 其中一些落在不明所以的人类……

    作者: 吴超  

  • 指尖刀客养成记

    资深读者或许还记得, 早在2012年11月号的 “怪怪宠物箱”栏目中, 编辑老唐就饲养过一种漂亮的螳螂 —丽眼斑螳, 里面还讲了他小时候养螳螂的事。 时隔多年,再养螳螂, 这次又有什么 新鲜好玩的故事呢?

    作者: 唐志远  

  • 贴近水中“大牛” 海牛、儒艮拍摄记

    作为水下摄影师,有机会拍到水中巨兽,是件相当幸运的事。海牛和儒艮,一直是我心心念念的两个拍摄对象。它们体型庞大,外表呆萌,平时与世无争,似乎很好“对付”。但要想拍出完美大片,仍需技巧与运气……

    作者: 张帆  

  • 一半恶魔 一半天使 杜鹃

    杜鹃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悲情之鸟”,也是现代环保宣传中的“林业益鸟”。然而如今人们对它们的印象,却是“毁三观”的巢寄生习性……它们为何会把抚养后代的责任,“外包”给别的鸟?从小没见过父母同……

    作者: 修浩然  

  • “显微镜”下看大明:明朝后期风物巡礼

    今年上线的网剧《显微镜下的大明之丝绢案》,讲述了明代数学天才“帅家默”的故事:他发现老家税收算法不公,“科学”地上诉官府,最终为乡亲追回了公平。该剧不但因故事和画面广受好评,还尽力还原了明……

    作者: 李春雨  

  • 印加人 高山上升起金太阳

    安第斯山区的“马丘比丘”古城遗址,如今是南美洲著名的世界遗产地。五百年前,它属于幅员辽阔、繁荣昌盛的“印加帝国”。帝国崩塌之后,这里成为神秘的“失落的世界”,而创建帝国的印加人,也隐身在历……

    作者: 印加图帕克  

  • 无花果 奶味糖包子

    夏秋季节,从水果摊到绿化带,从轻食沙拉到蛋糕甜品,我们总能在不经意间,遇到无花果标志性的奶香味儿。你可能不知道,味道很“奶”的它,其实是水果界的老祖宗。无花果与葡萄、海枣、油橄榄资历相当,……

    作者: 彭鹏  王嘉睿  徐微  

  • “蝽的气息”,随光舞动

    海南角螳、叶蛾蜡蝉、瘦盘蛛、泥蟹蛛……还有一种叫不上名字的尺蛾幼虫,会把苔藓粘到背上做伪装,太神奇了

    作者: 唐志远  

阅读本期完整内容

使用微信扫一扫开始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