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景观
  • 谈资
  • 作者
  • 大讲堂
  • 活动
  • 商城
  • 快速登陆: 
    登录 / 注册
  • 快速登录: 
  • 登录 / 注册
  • 投稿
  • APP
郭婷

郭婷

    责编/图编文章
  • 涮羊肉 | 寒冬里的火热情怀

    没有什么事是一顿涮羊肉解决不了的,如果有,那就来两顿。

    作者: 林遥 

  • 全城出动吃“三黄”

    吃素、观荷、乘风凉,这是老苏州过小暑的讲究。年轻人则热衷食“三黄”之味,尤其是黄鳝,据说全城一天就能吃掉20余吨。“三黄”魅力何在?

    作者: 赵恺 

  • 谷雨 | 香椿榆钱,槐花牡丹

    谷雨到来,意味着夏之将近,此刻,还有什么比一筐刚择好的野菜,更能挑动人的味蕾?尽情享受这暮春最后的滋味吧。

    作者: 马红丽 

  • 春分 | 明前螺,赛过鹅

    一个吃螺蛳的高手,是无需借助任何工具的。单凭唇齿一吸,仲春时节最撩人的鲜味,便尽入其口。那是来自江河水泽的慷慨馈赠。

    作者: 赵恺 

  • 惊蛰 | 剪不断的梨与“离”

    吃梨,等于吃“离”,人们吃下了离愁别绪,还试图通过“吃”,来远离这惊蛰时节的蠢蠢欲动……

    作者: 双若 

  • 衣带 腰间的花样

    宋太祖晚上召见大臣陶谷。陶谷见帝,却不肯进屋。太祖遂意识到,这是自己忘了扎腰带的缘故,于是忙令左右取袍带束之。腰间的这三尺薄带,从来就关乎体面,又岂……

    作者: 柳馥 

  • 朝珠 颈上庄严

    朝珠,不是只有男人才能戴,不是只在皇上上朝时才能戴。当然,也不是谁想戴就能戴。

    作者: 橘玄雅 

  • 不可小瞧的马褂

    所谓传统服饰,即迄今传承有序又有广泛接受度的服饰。当人们还在争论究竟是汉服好还是旗袍好的时候,有一种传统服饰,却悄然成为许多国家级重大场合中式服装设……

    作者: 春梅狐狸 

  • 被毁的圆明园里还能挖出点啥?

    一座煌煌大观的皇家宫苑,在150年间被抢的抢、烧的烧、拆的拆、搬的搬,还能剩下什么?经过23年的考古发掘,圆明园里挖出了什么?

    作者: 奚牧凉 

  • 放山居旧藏圆明园文物 1860年劫后的流散往事

    一座英国绅士的乡下别墅。一个圆明园瑰宝得而复失、失而复得的传奇。

    作者: 李晓欣 

  • 16
  • 17
  • 18
  • 19
  • 20
  • 杂志

    • 中国国家地理

    • 中华遗产

    • 博物

    • 杂志订阅

    • 读者服务站

  • 新媒体

    • 中国国家地理网

    • 中国国家地理官方客户端

    • 官方微信

    • 官方微博

  • 广告合作

    • 杂志广告刊例

  • 关于我们

    • 成长记忆

    • 工作机会

    • 联系我们

  • 关于网站

    • 版权声明

    • 隐私条款

    • 帮助中心

    • 意见反馈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订阅号

服务号

Copyright © 2001-2025 Chinese National Geography Press.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全景国家地理新媒体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优秀科普网站 京ICP证090072号 京ICP备10014304号-4 京ICP备10014304号-5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8871 新出网证(京)字 049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