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地理
中华遗产
博物
官网首页
  • 首页
  • 杂志内容
  • 往期回顾
  • 全部
  • 中国国家地理卷首语
  • 交通地理
  • 军事地理
  • 农业地理
  • 化学地理
  • 历史地理
  • 土壤地理
  • 地图地理
  • 地理人物
  • 地质地理
  • 基础地理
  • 天文地理
  • 工业地理
  • 文化地理
  • 气候地理
  • 水文地理
  • 生物地理
  • 美食地理
  • 考古地理
  • 观点地理
  • 民居之路 川藏线,建筑符号的走廊

    作者: 席永君   出自:2006年第10期

  • 川藏线上的木制民居 “崩空”式建筑

    作者: 杨嘉铭   出自:2006年第10期

  • 峡谷之路 一路穿越千重峡

    作者: 徐庶   出自:2006年第10期

  • 牛:草原人的半边天

    从上世纪70—80年代开始,勒勒车逐渐退出人们的视野,蒙古牛几乎不再用于驮运,食其肉、饮其奶、用其皮之外,也悄悄转换成了奖赏品。在鄂托克前旗上海庙镇的那达慕盛会上,赢……

    作者: 达拉   出自:2012年第10期

  • 鄂尔多斯高原 地下宝藏 地上荒漠

    鄂尔多斯高原属半干旱向干旱区过渡地带,生态系统脆弱,草原坦荡辽阔,但沙化严重,两大著名的沙漠——库布齐沙漠和毛乌素沙地——不断扩张;与地表的贫瘠相反,地下矿藏十分……

    作者: 萧春雷   出自:2012年第10期

  • 杜鹃花之路 花落花开路依旧

    作者: 单之蔷   出自:2006年第10期

  • 鄂尔多斯高原 告别了肆虐千年的风沙?

    大草原、大沙漠、成吉思汗陵和康巴什,是鄂尔多斯出现在大众传媒中的基本形象。人人皆知,我们时代的生态危机越来越严重。如果有一天鄂尔多斯的草原都变成沙漠,我们虽然难过……

    作者: 萧春雷   出自:2012年第10期

  • 鄂尔多斯 黄河把你套进来

    在内蒙古中西部,鄂尔多斯南部的毛乌素沙地有着较好的水热条件。在这里,河湖畔等水分充足的绿洲往往已被开垦成农田。不同于浑善达克沙地,这片沙地上的树木大多是人工栽种,……

    作者: 单之蔷   出自:2012年第10期

  • 中国人的景观大道——国道318全线景观中心分布示意

    出自:2006年第10期

  • 我们在行动

    作者: 马丽华  周伟  史幼波   出自:2006年第10期

  • 416
  • 417
  • 418
  • 419
  • 420

中国国家地理 V

推开自然之门 昭示人文精华
  • 杂志

    • 中国国家地理

    • 中华遗产

    • 博物

    • 杂志订阅

    • 读者服务站

  • 新媒体

    • 中国国家地理网

    • 中国国家地理官方客户端

    • 官方微信

    • 官方微博

  • 广告合作

    • 杂志广告刊例

  • 关于我们

    • 成长记忆

    • 工作机会

    • 联系我们

  • 关于网站

    • 版权声明

    • 隐私条款

    • 帮助中心

    • 意见反馈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订阅号

服务号

Copyright © 2001-2025 Chinese National Geography Press.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全景国家地理新媒体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优秀科普网站 京ICP证090072号 京ICP备10014304号-4 京ICP备10014304号-5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8871 新出网证(京)字 049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