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地理
中华遗产
博物
官网首页
  • 首页
  • 杂志内容
  • 往期回顾
  • 全部
  • 中国国家地理卷首语
  • 交通地理
  • 军事地理
  • 农业地理
  • 化学地理
  • 历史地理
  • 土壤地理
  • 地图地理
  • 地理人物
  • 地质地理
  • 基础地理
  • 天文地理
  • 工业地理
  • 文化地理
  • 气候地理
  • 水文地理
  • 生物地理
  • 美食地理
  • 考古地理
  • 观点地理
  • 江苏的“小桥流水人家”是如何建成的?

    江苏不仅地势低平,也是我国水面占比第一的省区,两个条件相叠加就使得“小桥流水人家”的水乡,成了江苏省特别是江苏南部,最具代表性的聚落景观。但“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

    作者: 张永祎   出自:2022年第01期

  • 3000里大运河最精彩的一段在江苏

    穿越6省市,流淌了2500年的大运河,纵穿江苏大地南北,留下了690公里的大手笔。运河穿越了众多省市,却在江苏拥有最多的“最”:河段开凿时间最早、沟通水系最多、通航里程最长……

    作者: 杨弦章   出自:2022年第01期

  • 江苏“掌心” 里下河与众不同的水乡

    以长江为界,江苏可分为苏南和苏北。说到水乡,人们往往会想到太湖周边小桥流水的江南(苏南)水乡。其实,在长江以北,江苏还有一片广阔而独特的里下河水乡,从地理成因、历……

    作者: 春健   出自:2022年第01期

  • 平原,我一望无际的家

    除了直辖市,在中国所有的省份中,江苏有近86%的陆地是平原,平原占比最高。本文作者出生于长江以北、淮河以南的江淮平原,在他看来,相比较江苏其他地区,江淮平原才是江苏平……

    作者: 毕飞宇   出自:2022年第01期

  • 平均海拔最低的平原大省 “低、平” 到极点的江苏 这样的省份在我国仅此一个

    在我国各省份中,江苏省的特点非常突出,首先是“低”:论海拔,是我国平均海拔最低的省份,大部分地区不到20米,连最高峰玉女峰也仅624.4米;其次是“平”,86%的陆地(包括水……

    出自:2022年第01期

  • 伊昭公路 它是穿越乌孙山的最快捷径, 也是集多彩美景于一体的 “限时”画廊

    呈横“V”字形的天山夹角之间,长122公里的伊昭公路纵穿而过。这条公路不仅是以最短距离穿越乌孙山的捷径,并且包罗了多种多样的美景:广袤的山地草原、郁郁葱葱的原始森林、……

    作者: 赖宇宁  元之   出自:2021年第12期

  • 在亚洲高地寒旱核心区 隐藏了一个湖泊群

    喀喇昆仑山与昆仑山在青藏高原西北角相聚,形成了一片独特的“三角区”。该区域是亚洲高地寒旱核心区(战略意义重大的阿克赛钦盆地就位于这里),却分布有密集的湖泊群,被称……

    作者: 李炳元   出自:2021年第12期

  • 卡达山谷 珠穆朗玛脚下的秘境

    作为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吸引了全球的目光,尤其是户外爱好者和摄影师的目光,他们尝试着360°穷尽珠峰的景观,从绒布冰川看珠峰北坡,从嘎玛沟看珠峰东坡,从坤布冰河看珠峰……

    作者: 马春林   出自:2021年第12期

  • 新发现 中国面积最大的彩丘在甘肃永登

    甘肃张掖的彩丘闻名全国。不过很少有人知道,在甘肃,还有一片面积比张掖大得多的彩丘地貌——树屏彩丘,这是兰州大学一个科研团队最近调查得出的结论。这个结论推翻了张掖彩……

    作者: 张存学  宗峰   出自:2021年第12期

  • 纳木错环湖岩画 新发现 西藏与周边的交往 如此频繁

    念青唐古拉峰与纳木错是青藏高原上著名的神山圣湖,纳木错环湖地带留下了众多文化遗存,岩画便是其中的重要一类。上世纪90年代,考古学者曾调查过环湖地带的岩画,当时,不少……

    作者: 陈琴   出自:2021年第12期

  • 31
  • 32
  • 33
  • 34
  • 35

中国国家地理 V

推开自然之门 昭示人文精华
  • 杂志

    • 中国国家地理

    • 中华遗产

    • 博物

    • 杂志订阅

    • 读者服务站

  • 新媒体

    • 中国国家地理网

    • 中国国家地理官方客户端

    • 官方微信

    • 官方微博

  • 广告合作

    • 杂志广告刊例

  • 关于我们

    • 成长记忆

    • 工作机会

    • 联系我们

  • 关于网站

    • 版权声明

    • 隐私条款

    • 帮助中心

    • 意见反馈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订阅号

服务号

Copyright © 2001-2025 Chinese National Geography Press.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全景国家地理新媒体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优秀科普网站 京ICP证090072号 京ICP备10014304号-4 京ICP备10014304号-5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8871 新出网证(京)字 049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