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具里的光阴记忆


文章出自:中华遗产 2016年第03期 作者: 周玥 

标签: 发明与技术   

在漫漫历史长河之中,形形色色的工具与出神入化的手工艺,相辅相成,如同中华文明的颗颗明珠。然而随着岁月流逝,手作工具和它们承载的技艺,与我们的生活渐行渐远。探访工具背后的故事,仿佛穿越时光隧道,一点一滴都令人着迷。


盐型“模”样
制盐的模具,早已远离人们的视线很久。云南黑井古镇产盐制盐有着悠久的历史,传说中,彝女在黑牛的指引下,发现了河边山脚处的天然卤泉。从此,黑井先民采卤而食,制盐为业。利用模具制作锅盐,是黑井地区自古以来的传统。形制仿似长柄铁勺的模具,就是其中之一。卤水经过熬制后,成为盐砂,在模具中定型并放入炉火烘焙,一个个半球状的盐锅就成型了。这些盐锅上,有时还会刻意设计出花样图案,于是实用的盐锅又变为了艺术品。物换星移,沧桑变幻,如今的黑井,已经很少有人会再用模具制盐了。然而来到黑井欣赏人文历史风光的游客,却迷恋起这些模具的魅力。握着模具长长的手柄,在灶台边反复烤制,烘焙一块属于自己的盐锅。游客们在收获纪念的同时,也与千年盐业,有了亲密接触。摄影/肖育文

锦绣“梳”成
织布曾经是古代中国每家每户都离不开的传统技艺,而苗家的织布工艺,尤为别具一格。其中的“布线”,就是一个相当重要的步骤。想要布线,线筒架和竹竿必不可少。一支支缠绕着丝线的线筒,排列在架子上,一阵风吹过,线筒咕噜作响。细细的丝线被从线筒上扯下来,在苗家姑娘的纤纤素手中绕过根根竹杆,编织成带。如今,人们偏爱新型织布机的高效,唯有在位于黔南州都匀市东南面的格多苗寨里,仍旧保存着手工织布的传统。每当天气晴朗,苗寨女子们会约在一起,来到田埂边布线。与其他地区“布”白线不同,格多苗寨的线筒上缠绕的是已经染好的彩线,色彩缤纷。而布线之后,苗寨女子回到家中,将布好的线放到织布机上,用梳子一点一点梳理编织。万千锦绣,就这样在她们的巧手中成就。摄影/卢庆文

瓷意“刀”琢
享誉数百年的景德镇陶瓷,是当地优秀制瓷艺人心血的结晶。他们利用特殊的地理资源,钻研出独一无二的制瓷技艺。不过,想要真正获得华美的瓷器成品,还需要许多特殊工具的帮助。工具与技艺相辅相成,才构成了景德镇源远流长的陶瓷文化。经过拉坯和印坯工序,由瓷土制作成型的瓷坯表面,质感仍显粗糙。和最终烧制成型的精细瓷器相比,存在着相当的距离。此时,就轮到一个特殊的制瓷工具粉墨登场了:利坯刀。造型有些粗陋古怪的利坯刀到了能工巧匠手里,成了无所不能的神器。粗糙的瓷坯在轮车上高速旋转,制瓷艺人手握利坯刀细细雕琢,将那些瓷坯表面上的缺陷逐一抹平,一时之间,粉尘飞扬。经过利坯刀的精致修整,瓷坯变得光滑细腻,仿佛可以预见,最后烧制完成的瓷器将会多么美不胜收。摄影/张瑞麟

责任编辑 / 周玥  图片编辑 / 吴西羽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要评论?请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您也可以快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