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表匠:时间的守望者

他就这样静静地坐在工作台前,左眼戴着放大镜,抿着唇低眉细细看,手中的镊子小心翼翼地拨弄着细小的零件。机芯就像是人的心脏,它实在太老了,在这个世上的年头有几百年之久。几百年,足以让沧海变为桑田。纵然它曾经的主人,和他们的王朝早已随风而散。但眼前的这双手,与散落在工作台上大大小小的工具,却能让它“涅槃重生”。

墨斗:一“墨”定乾坤

“墨斗”可以坐上木匠工具的头把交椅,它代表着工匠的里子,也是面子。追寻墨斗的历史,可以体味超越匠器的“物之道”。

总第125期
2016
03
  • 不仅仅是手工具

    刀锯对付不了大木,却可以对付人——截足或截头,这是刀锯最令人意想不到的发挥。

  • 声音

    谈及篆刻艺术,很多人认为,不能以学术的标准来检验篆刻的艺术创作水准。然而复旦大学的张伟然教授不同意这一观点。他说,篆刻从宋元一路走来,每一步跨越式的发展都是学问滋养的结果;而近数十年,鄙弃……

  • 微历史·物道:香炭

    煤”花朵朵,在雪中分外妖娆。此物为香碳,也称香饼或者香煤,古人用其熏香或暖手。熏香碳多制成无味,暖手用则在碳里配以香料,此二者均为中国传统生活必备品。

  • 微历史·细节:迟缓的刺客

    1926年,第一次国民革命战争时期,身为黄埔军校校长的蒋介石,以一个倾向苏联的左派革命者的面目出现,被广州国民政府任命为国民革命军总司令。北伐军由粤入湘,一路势如破竹,这令素有“反共先锋”之称的……

    作者: 岳鹏星  

  • 微历史·格物:钱镠铁券——大唐的“免死金牌”

    在一些历史题材的戏剧作品中,常会有这样的桥段:某纨绔子弟作恶多端,依律当斩。家人心急如焚,捧出“免死金牌”,以求免于处罚。历史上真的有“免死金牌”吗?在国家博物馆《古代中国基本陈列》展厅里……

  • 微历史·遗产我来拍

    平林村在正月初九、初十有抢地豆的习俗。地豆也即花生,以多子寓意,跟新婚与添新丁有关。村里任何人都可以到有新添男丁的人家要地豆吃,以图喜庆,若遇上富有的家庭还会发香烟。撒、接、抢,平林村正月……

  • 法国·加来海峡的大区采矿盆地旧工业时代的见证

    这是个低矮的建筑群,中间高高耸立着工厂烟囱的轮廓;一些积满污垢的窗户中透出依稀的亮光,外面的木架子上挂着五六盏昏暗的吊灯,架子的木头被烟熏得黑黑的,隐隐约约可以看出是栈桥的一排巨大的支架;……

    作者: 周剑生  

  • 特别策划:老工具造物之美

    老工具已日渐消失,它们曾经是巧匠不可缺少的要器,在漫漫的文明之路上,饱含自然的温度,披着岁月赋予的温润质感,承载着代代相传的智慧与匠心。与其相对,被其触动,便会心生涟漪。因为,每一件老工具……

  • 工具里的光阴记忆

    在漫漫历史长河之中,形形色色的工具与出神入化的手工艺,相辅相成,如同中华文明的颗颗明珠。然而随着岁月流逝,手作工具和它们承载的技艺,与我们的生活渐行渐远。探访工具背后的故事,仿佛穿越时光隧……

    作者: 周玥  

  • 生活工具:离不开,忘不掉

    厨房,恐怕是家庭生活中出现工具最多的地方了。如果没有形形色色的厨具帮忙,就算是再能干的巧妇,也搞不定一日三餐。一个煎饼鏊子,鲁西南每家每户都离不开,热腾腾的煎饼全靠它来摊出;一个泡菜坛子,……

    作者: 司马公公  

  • 梭子:一梭一世界

    金梭银梭,日月如梭,耳熟能详的梭子,如今很少走进人们的视野。一位寻梭、藏梭的织女,集萃8000把老梭子,唤回了关于梭子的宝贵记忆。对于一把梭来说,短的是丝缕,长的是光阴。

    作者: 雷虎  

  • 糕饼模:刻刀下的生命礼俗

    “吃”,既然关乎生存,那就是天大的事。所以先民们把吃食供奉在敬神礼佛、拜祭祖先的台案上,融入礼仪,参与到生命悲喜的人生节点上;还需表达诚心笃意,须将吃食做得色形美好、不同凡响——于是,一种……

    作者: 杨聪  

  • 墨斗:一“墨”定乾坤

    “墨斗”可以坐上木匠工具的头把交椅,它代表着工匠的里子,也是面子。追寻墨斗的历史,可以体味超越匠器的“物之道”。

    作者: 白易  

  • 夹缬:雕版染出千年梦

    盛唐时代倾倒众生的印染织物夹缬,历经朝代更替,似乎已经绝迹。却不想,在江浙民间的小作坊中,夹缬工艺径自延续千年。一块块雕花夹缬版,是夹缬独特魅力的根本来源。从古至今,手工艺人们利用雕花版夹……

    作者: 伊伊  

  • 钟表匠:时间的守望者

    他就这样静静地坐在工作台前,左眼戴着放大镜,抿着唇低眉细细看,手中的镊子小心翼翼地拨弄着细小的零件。机芯就像是人的心脏,它实在太老了,在这个世上的年头有几百年之久。几百年,足以让沧海变为桑……

  • 链接·隐秘的知情者: 为什么“秒针”在最上面?

    时间的流逝总在不经意间,但表盘上秒针一格一格的跳动,给予了它具象的表达。表的设计千差万别,但为什么指针的叠放顺序从不曾改变?这个简单追问背后,是漫长的时光中制表大师们许下的宏愿。

    作者: 芯随表动  

  • 明清宫廷养宠记

    豢养宠物从来就不是现代人的专利,即便富贵如帝王之家,也同样需要在猫猫狗狗身上打发时光,慰藉情感。且看紫禁城的主人们如何养宠。

    作者: 郑小悠  

  • 古人的刷牙经

    “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自古美女不仅要有明眸,还要有一口皓齿。为了一口好牙齿,古人用水漱口、用手指揩牙,甚至杨树枝也用来洁齿。从漱口水到牙刷,一部洁牙史,反映着时代的变迁。

    作者: 豆子  

  • 27天皇帝的南柯一梦

    一座西汉列侯墓的意外发现,很可能为破解西汉最扑朔迷离的废帝事件提供了新线索。昌邑王刘贺,这位在历史中留下鲁莽懦弱形象的皇帝,有哪些心事要向后人诉说?

    作者: 张嵚  

  • 被遗忘的虎贲独立师

    八年抗战时期,有一支出自贵州的国军部队,凡有恶战之地,必有其将士身影。它经历了淞沪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南昌会战、长沙会战等一系列大战恶战,从出黔时的9000多名贵州籍官兵,打到只余500多名。……

    作者: 周渝  

  • [诗经里的植物]

    诗经里的植物·桃之夭夭毋须逃

    当我们再次说起桃花,你是否依然只能想到现代社会所流行的星象命理学?从『桃之夭夭』到『逃之夭夭』,我们变通了诗经中的『六义』,本身无可厚非。但每当重新翻开古籍,品味古人字里行间中蕴藏的隽永,……

  • 毛松《猿图》:一只猴子的旅行

    时值猴年,猴子成为大家的最爱。有一只宋代的猴子,穿越了中国、日本、欧洲三个不同的文化圈,在不断的文化旅行中获得不同的性格。这便是传为南宋毛松的《猿图》,藏于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

    作者: 黄小峰  

  • [食锦谈]

    文涮武烤那些事

    旧时北京是天子脚下,辛亥革命以前,不少人收着铁杆儿的庄稼,悠闲自在、不愁吃喝。凡事皆是如此,不发愁了就开始琢磨精益求精,所以老北京的嘴刁蛮,吃东西挑得很。其中一些特别懂吃会做、精通饮食的人……

    作者: 韩韬  

阅读本期完整内容

使用微信扫一扫开始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