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包学”的必修课


文章出自:博物 2014年第01期 作者: 艾晓騧 

标签: 博物餐桌   

面包的种类何止是多,简直是太多—面包店里那些怪异繁杂的名字、样式和口味,有时实在是傻傻分不清。其实,各种面包的内涵,远远不止在模样和馅料上。

面包的“广义论与狭义论”

面包作为一类大众通俗的食物,竟然也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上说,凡是以小麦粉为主要原料,加入酵母、水揉成面团后,先发酵再烘烤的食物都可以叫“面包”。由此说来,中国的烧饼、印度的飞饼、墨西哥的薄饼,也都可以归属面包的范畴。而狭义上的面包则专属西式面点,指那些还要加入鸡蛋、奶油等辅料,外形立体、表皮松脆、内芯弹软的面粉烤制品,而且通常不会趁热吃。

面包“分类学”

任何一家面包店里,都有不下几十种面包,人们在挑选时,经常被一些古怪的名字搞晕:蓝莓丹麦酥、洋葱法棍、炼乳多士、核桃裸麦餐包……这些名字可不是随便起的,名字的后缀,代表了它们属于哪一类面包。同时,这些名字也表露出,它们在原料、制作工艺、流传渊源,甚至餐桌角色的不同。

责任编辑 / 郭亦城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要评论?请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您也可以快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