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经劫难,“彩凤”归来
雄鸳鸯换羽全程详解(下)

二次巨变,从“头”开始
上回书说到7月下旬,成年雄鸳鸯们相继换好了素装,不再是破衣烂衫的窘相,又变得圆润起来。同时,它们也更加活跃,不再躲躲藏藏。岸边草地上,经常能看到几只雄鸳鸯集体觅食杂草嫩叶和种子,彼此间还时常发生点小摩擦,相互追打恐吓一番。追逐中,有的个体会频繁地将头部已经换好的素冠乍开,脑袋一下子显得大了许多,释放着自己的强势气场。
不过好景不长,妆容的巨变马上又要开始了。实际上,有的个体还没等素装完全换好,就开始替换上面的一些花纹配饰。比如胸侧零星多了一点黑白图案——那是婚服领口的雏形。这些小调整并不会影响外形的完整度,雄鸳鸯看上去依然饱满顺滑,不知情的人根本看不出变化。
半个月后(8月初),在雄鸳鸯的小群体中,异样开始从头部陆续呈现:“发丝”变得蓬松起来,但感觉发量却在减少。头顶中央的一道“竖条”最为明显,从脑后看去,那是一条扎眼的“沟”。紧跟着,脸侧的羽毛也产生“塌陷”,整个脑袋像是经历过一场抓、揉、揪、撮的全方位洗劫。不过还好,细看脱发的地方,底层并没有露出头皮,而是隐约显露出斑斓的寸头。与此同时,它们周身的羽毛都开始变化,展现出一种松垮的效果——新的艳服很快就从蠢蠢欲动,过渡到呼之欲出。


“剃头”行动快速而粗暴,短短十来天工夫,湖中就出现了几个“毛头小子”。它们头部的素冠完全不见了,新长出的彩发很短,使得雄鸳鸯头部看上去小了一圈。在头的“带动”下,脖子、胸、肩背、体侧等部位的素装纷纷脱掉,取而代之的是五颜六色的婚羽。一开始,这些部位的婚羽只是零零散散地钻出,难成气候,所以雄鸳鸯看上去不但变得落魄,而且相当邋遢。有些个体过于“心急”,脸侧、颈部的婚羽还没长出多少,蚀羽(素装)就迫不及待地脱落,于是变成“小细脖”的模样,甚至能直接看到皮肤。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