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赣东北和皖南交界之地的婺源,山水间的古村落群如珠如玉,被誉为“中国最美乡村”。在江西诸地中,它是一个特别的存在——从山河格局看,婺源是赣东北浑然天成的一部分,文化上却与紧邻的江西各市县存在鲜明差异。来源《中国国家地理》2023年2期
山地不言,却悄然将大美和灵气收藏。雪后的武功山银装素裹,尽显妖娆景致。来源《中国国家地理》2023年第1期 摄影/杨晓宁
三清山是我国的道教名山,也是世界级的花岗岩名山。来源《中国国家地理》2023年第1期 摄影/孙雪峰
龙虎山是我国壮年晚期—老年早期丹霞地貌的典型代表。来源《中国国家地理》2023年第1期 摄影/杨孝
赣鄱大地上的万千气象持续的冻雨天气会对电力及通讯设备造成巨大损害。来源《中国国家地理》2023年第1期 摄影/章璋
如琴湖的雾凇景观,草木上凝华出的雾凇让这里有不输松花江雾凇的美景。来源《中国国家地理》2023年第1期 摄影/殷锡翔
穴珠意为“洞穴珍珠”,是一种在喀斯特溶洞中形成的与珍珠结构和形状相似的奇特洞穴沉积物。来源《中国国家地理》2022年12期 摄影/李晋
摄影/田稚珩
摄影/李晋
摄影/韩道山
在地球陆地表面起伏的山峦中,有很多都被塑造出了独特的形状,在这些形状独特的山中,有一种山壁如刀削,形似板薄,被称为墙状山。图为山西省长治市武乡县的板山到黎城县阳坡、广志山一带的山体,是典型的岭脊型墙状山。来源《中国国家地理》2021年第11期 摄影/张涛
河北省石家庄市赞皇县的嶂石岩九女峰附近,就有一处山体呈石墙状,海拔1300多米,但宽仅1米,两侧都是深渊,被称为一米崖,行走其上令人惊恐万分。来源《中国国家地理》2021年第11期 摄影/王振民
西北干旱区花岗岩墙状山耸立于戈壁荒漠中。来源《中国国家地理》2021年第11期 摄影/牙克地尔·买买提江
福建省龙岩市连城县的冠豸山丹霞,被当地人形象地称为天墙。来源《中国国家地理》2021年第11期 摄影/吴秋煌
苍龙岭位于西岳华山北峰到东峰、西峰、南峰、中峰的必经之路,是花岗岩体沿着断层、裂隙被侵蚀切割的过程中,残留下来的墙状石岭,长1500多米,顶宽仅1米多。来源《中国国家地理》2021年第11期 摄影/韩寒
在河西走廊的西部,在漫长的岁月中,因为战乱起落、河流摆动、古今绿洲变迁等原因,留下了大小约百余个古城遗址,时代由汉到清,历时约2000年。广袤而干燥的荒原戈壁如同一座巨大的博物馆,将它们一一收藏。自《中国国家地理》2022年4期
酒泉瓜州草城遗址。自《中国国家地理》2022年4期 摄影/李玉龙
酒泉瓜州锁阳城塔尔寺遗址。自《中国国家地理》2022年4期 摄影/蔡骁翔
酒泉肃北马鬃山滚坡泉要塞遗址。自《中国国家地理》2022年第4期 摄影/李玉龙
订阅手机报
移动发送CNG到10658000
联通发送CNG到10655111
电信用户发送CNG到1065900
订阅号
服务号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进行关注,或微信中
搜索“中国国家地理”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