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地理
中华遗产
博物
官网首页
  • 首页
  • 杂志内容
  • 往期回顾
  • 全部
  • 中国国家地理卷首语
  • 交通地理
  • 军事地理
  • 农业地理
  • 化学地理
  • 历史地理
  • 土壤地理
  • 地图地理
  • 地理人物
  • 地质地理
  • 基础地理
  • 天文地理
  • 工业地理
  • 文化地理
  • 气候地理
  • 水文地理
  • 生物地理
  • 美食地理
  • 考古地理
  • 观点地理
  • 北极新航道能否成为未来中国全球航运大战略

    北极航道如能开通,将对我国的对外贸易、能源运输、港口格局、产业分布乃至东北地区的前景产生巨大影响。虽然,北极航线的商用在自然环境和地缘政治上还面临不少障碍,但中国……

    作者: 李诗悦  李振福   出自:2015年第10期

  • 克拉地峡,海上通道新构想

    作为沟通太平洋和印度洋的一条狭长水道,马六甲海峡现在是世界上最繁忙的水道之一。但近来海盗活动猖獗,交通秩序混乱也让它成为越来越不安全的水道,寻找替代的运输通道成为……

    作者: 李果   出自:2015年第10期

  • “红海—地中海”高铁至今仍无任何进展,取代苏伊士运河?难!

    近几年,经常有条新闻飘忽报端、网络——中国和以色列要合修高铁,打通红海与地中海的陆路通道,称为“红海—地中海”高铁项目。这一消息引起世界媒体的极大兴趣和关注。“一……

    作者: 王永   出自:2015年第10期

  • 想象篇:新构想会重塑世界贸易格局吗?

    15世纪,欧洲人为了寻求香料贸易,开始寻找通向东方的海上新航道,这些远洋活动开启了地球上各大洲之间的沟通,并随之形成了众多新的贸易路线,改变了世界历史的格局,现在航……

    出自:2015年第10期

  • 两千年的更迭与较量 海陆两条丝路,谁对中国的贡献更大?

    两千多年来,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的此消彼长和中国历史的起伏紧紧相连。流经这两条丝路的珍宝、文化、技术,以及在路上留下印记的各派商帮,推动了中国经济和文明的深……

    作者: 萧春雷   出自:2015年第10期

  • 他们的经历比你想象的更传奇,他们的力量比你猜测的更强大 中国古代海上丝路的民间英雄

    在很多人的观念中,中国是一个缺少海洋文明的国家,但这种缺少也许更多是来自正统文化的阻碍,是来自统治阶级的压制。实际上,在中国漫长的海岸线上,一直都涌动着无法抑制的……

    作者: 肖明   出自:2015年第10期

  • 四个港口,管窥海上新丝路

    广袤的蓝色海洋,在有文字记载的历史之初页,就是商人、探险者的必经之途。秦汉时期,南中国海面上,满载着丝绸、瓷器、茶叶和香料的古老的船队从岭南番禺、徐闻、合浦等港口……

    作者: 李明波   出自:2015年第10期

  • 海上篇——日益繁荣的世界经贸大舞台

    古老的中国以陆地文明著称于世,海洋文明一直被陆地文明的光辉所遮蔽。这组文章,就是要向世人昭显,古老中国的海洋经济也很发达,曾经为中国融入世界体系做出过卓越的贡献。……

    出自:2015年第10期

  • 中越通道 叩开东南亚市场的大门

    中国与越南,山水相连。百年前滇越铁路的开通,使深处祖国西南边陲的云南与外界对接起来,比内地许多地方先一步融入了一个新时代。如今,百年滇越铁路渐渐退出历史舞台,而在……

    作者: 朱千华   出自:2015年第10期

  • 中国最 “牛”的县:塔什库尔干

    我国有2800多个县级行政区划单位,我去过或者路过的许多。这其中我印象最深的是新疆的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以下简称塔县)。每当我想起它,眼前就像放电影似的:一座座雪……

    作者: 单之蔷   出自:2015年第11期

  • 142
  • 143
  • 144
  • 145
  • 146

中国国家地理 V

推开自然之门 昭示人文精华
  • 杂志

    • 中国国家地理

    • 中华遗产

    • 博物

    • 杂志订阅

    • 读者服务站

  • 新媒体

    • 中国国家地理网

    • 中国国家地理官方客户端

    • 官方微信

    • 官方微博

  • 广告合作

    • 杂志广告刊例

  • 关于我们

    • 成长记忆

    • 工作机会

    • 联系我们

  • 关于网站

    • 版权声明

    • 隐私条款

    • 帮助中心

    • 意见反馈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订阅号

服务号

Copyright © 2001-2025 Chinese National Geography Press.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全景国家地理新媒体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优秀科普网站 京ICP证090072号 京ICP备10014304号-4 京ICP备10014304号-5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8871 新出网证(京)字 049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