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女,火辣的山城名片

    2005年初冬,当全国各地的美女还争相在选秀节目中为自己争得一席之地时,重庆美女作为重庆的十大城市名片之首,开始以美女群体的形象大大方方地站在这座新兴都市的前沿。至此……

    作者: 山哈   出自:2014年第02期

  • 重庆艺术家撑起当代艺术的半壁江山

    70多年前陪都时期,诸多文人墨客到重庆居住,给巴国故地注入前所未有的文艺气息;70多年后的今天,重庆本土艺术家厚积薄发,创造了“川美”奇迹,集聚出与北京“798”齐名的“……

    作者: 张岑   出自:2014年第02期

  • 辣辣的重庆人

    重庆人爱吃麻辣,他们平日的饮食都离不开辣味。在重庆,辣不仅是一种刺激的味道,更是城市性格的最直接写照。辣,可以理解为感性、外向。重庆的女孩就像炽热、麻辣的火锅,做……

    出自:2014年第02期

  • 三线人生 渐行渐远的激情

    那是一个国家的激情岁月。重庆,被时代的指尖戳中,被一拨史无前例的“技术移民”注入了青春和热情。这些“外地人”,经历了生活环境的巨大变化之后,用沉默适应着一切,“融……

    作者: 聂作平   出自:2014年第02期

  • 峡江1938 一个重庆人导演的“宜昌大撤退”

    1938年,中国抗战进入关键阶段:华中战场激战正酣,武汉面临沦陷,重庆成为战时首都。随之,大量入川的抗战物资滞留在长江枢纽港宜昌。枯水期到来前,十余万吨物资、数万人员……

    作者: 毛剑杰   出自:2014年第02期

  • 开埠 “封闭”的重庆第一次走向世界

    曾经在漫长的历史中都籍籍无名、功能单一的重庆,从上世纪起,开始在全国甚至全世界扮演起重要角色:两次设立为直辖市,一度成为陪都,并在抗战时期成为西南大后方的重地。而……

    作者: 杨耀健   出自:2014年第02期

  • 重庆“三部曲”

    如果你手上有一张重庆地形图,可以清晰看到重庆的整体格局:华蓥山、大巴山、巫山、大娄山等群山,从四个方向将重庆围合在内,长江如一条细长的白练,于重重大山中切出一条通……

    出自:2014年第02期

  • 他发现了另一个『三峡』

    1996年,正在拍摄长江源的摄影师郑云峰听闻三峡工程导流明渠来年即将通航的消息,提前赶来三峡进行“抢救性拍摄”(他原本准备从源头依序拍摄长江的)。他自筹资金打造了一艘……

    作者: 单之蔷   出自:2014年第02期

  • 后三峡时代环境的惊世之变

    在三峡工程多年的争议中,对它可能引发的环境剧变,是反对派最主要的担忧。2003年,三峡库区第一次蓄水,至今已十年,当初的担忧是否得以应验?我们邀请著名地质学家范晓重返……

    作者: 范晓   出自:2014年第01期

  • 新三峡人

    因为三峡工程而不得不离开家园的百万移民,和三峡工程自身一样备受瞩目。在1992—2009年的十多年里,110多万三峡人从生活的故土四散到全国各地,在那些环境迥异、语言不通的新地……

    作者: 丁小村   出自:2014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