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博物君说

    红显蝽,俗称“人面蝽”,而且正着和倒着都能看出人脸来。头朝下比较像复活节岛石像或成龙,倒过来看又挺像关公。我国云南和东南亚比较常见,因为这张脸颇具赏玩趣味,在一些……

    出自:2023年第11期

  • 一针见血泯恩仇

    北京几场暴雨过后,我找了个闲暇的午后,来山上转转。一路上小虫不多,倒是平时根本见不到的东方铃蟾和北狭口蛙,时不时被我的脚步惊扰,在草丛里跳来跳去。离开大路,爬过山……

    作者: 唐志远   出自:2023年第10期

  • 树枝上粘“鸟蛋”

    公园、路边的灌木枝上,常能见到花生米大小的“微型鸟蛋”:灰白底色上涂抹着褐色粗条纹。它们多夹在枝丫分叉处或是贴在细枝上,粘得很牢。如果强拉硬扯去摘,往往会连带树皮……

    作者: 吴超   出自:2023年第10期

  • 青铜剑 吴越锋刃耀春秋

    人类诞生伊始,兵器始终稳居科技前沿。如今的高科技已能杀敌于千里之外,“纯物理”格斗的冷兵器依然让人血脉偾张。或许迷恋儿戏是人类本能,就像从机器时代迈入信息时代,人……

    作者: 酉禾   出自:2023年第10期

  • “嚼月” 中秋

    嚼月,中秋 八月十五, 秋意正浓, 瓜果飘香,明月皎洁。 中秋是人月团圆的节日, 月饼则是完全为这个日子服务的仪式感美食。 端午粽子有南北甜咸之争,各地月饼的口味、用……

    作者: 李伟元   出自:2023年第10期

  • 非洲沙漠Safari,神奇生物连连看

    2023年3月,本文作者来到非洲西南部的纳米比亚,主要任务是寻找沙漠里的动植物,为杂志社的“博物旅行”项目探路。这里的生物多样性远超想象,“沙漠之子”们的生存策略,让人……

    作者: 吴海峰   出自:2023年第10期

  • 霸王龙“前传” 暴龙超科的崛起之路

    作为全球最知名的恐龙,霸王龙的形象几乎家喻户晓:壮硕的身躯、粗大的脑袋、满口利齿,以及“小短手”……这副尊容,是它的家族“修炼”了将近9000万年,才演化出来的。

    作者: 何全   出自:2023年第10期

  • 中国鸻鹬观赏指南

    得益于我国的广袤领土,有至少60多种鸻鹬(包括偶见的迷鸟)栖息在我国境内。它们不但迁徙时“经停”我国大部分地区,一些种类还在中国大陆南端或北端繁殖、度夏或越冬。如果……

    作者: 郑秋旸   出自:2023年第10期

  • 访北极苔原,调查鸻鹬萌娃

    海鲜丰富的潮间带滩涂,只是鸻鹬类的“旅途补给站”和越冬地,夏季繁殖地才是它们每年最重要的去处。许多鸻鹬的繁殖地,位于中国以北、俄罗斯境内的高纬度苔原。2015~2019年,本……

    作者: 慕童   出自:2023年第10期

  • 行走潮间带 与鸻鹬一起“挖泥”

    海陆之间的潮间带滩涂,是一票小海鲜的栖身之所,也是多种鸻鹬类迁徙途中的关键“补给站”。本文作者慕童在国内外研究鸻鹬多年,在一次次“挖泥”和“看鸟”中,他越发感受到……

    作者: 慕童   出自:2023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