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壁画里的乐队


文章出自:中华遗产 2018年第12期 作者: 朱晓峰 

标签: 古代生活   文化遗产   文化符号   

敦煌壁画中,有一个栩栩如生的音乐世界。眼花缭乱的乐器,形态各异的乐伎,编制不一的乐队,这些规模或大或小的乐队,有的使用奇特乐器,有的按照编制排列,甚至还有一支不用乐伎弹奏的,不鼓自鸣的“无人乐队”。
稀有的“嵇琴”
绘于榆林窟第10窟窟顶西披下沿,由飞天乐伎手持。在这幅西夏时期壁画中,有件乐器琴头卷曲,呈“?”形,无琴轴,琴身呈上下宽、中间窄的流线型,琴筒正下方有琴身延长出的突起。从图像呈现,尤其是乐伎的手持方式看来,这是一件拉弦乐器,具体应为至晚在唐代开始流传的“奚琴”,宋、西夏时被称为“嵇琴”。壁画中的乐器绘制得十分完整和精美,是敦煌壁画中极为难得的一幅嵇琴图像。
独弦人不识
绘于榆林窟第15窟前室顶部的唐代壁画中。这件乐器由飞天乐伎手持演奏,它有着凤首造型的琴头,琴颈修长呈弧形,与共鸣箱一体成型,共鸣箱外形似琵琶但略小。奇特的是,此乐器仅有一根琴弦,张于琴头和共鸣箱之间。此乐器外形近似缅甸弯琴,但由于其琴弦仅有一根,造型独特,且音乐史未见与之对应的实物或记载,因而学术界对该乐器至今未形成共识,通常被视为敦煌壁画中的特异型乐器,可称“凤首弯琴”。
左右对应成规模
敦煌莫高窟南区南段第二层的第220窟,建造于唐贞观十六年(642年)。窟内北壁上,通壁绘有一铺《药师经变》,其中有大型菩萨乐舞的场景,向我们展示了敦煌乐舞世界中,不同乐器组合演奏的“乐队”形式。在北凉至西魏时期,敦煌乐队排列初现端倪,最初以独立演奏的形式出现,即乐伎中间绘以舞伎,后又出现乐伎连续线性排列的形式。北周到隋代,“成双”“对称”结构显现出来,即乐队往往成双对称排列,并分为相互对应的两部分。到唐代以后,乐队、乐伎的数量增多,排列形式也更加丰富。在第220窟壁画上的菩萨伎乐乐队中,可见这种形式变化,即菩萨乐伎分左、右两部分,左侧乐伎15身,右侧乐伎13身,分坐于主尊身前舞伎两侧的方毯上,呈现出左右对应,乐器纷繁多样的面貌。
不鼓自鸣
莫高窟第321窟开凿于初唐,北壁绘有一铺《阿弥陀经变》。画面上部以深蓝色背景象征净土天际,其中化佛、飞天与楼阁之间,绘有各种乐器,器身系有飘带,飘带迎风飘逸,以表现乐器飞翔天际,不鼓自鸣的动态,这类图像我们称之为“天乐”,其形态即“不鼓自鸣”。
天乐,是佛教中的“天界”之乐,在敦煌壁画中极具特点。依佛教文献,最初的天乐由天龙八部以及天女演奏。后来,为宣扬佛法的神通,天乐开始演变出所谓自翔于天、自发妙音的神话。
关于“天乐”的表现形式和内容,在诸多佛教经典中均有描述,如《佛说观无量寿经》:楼阁千万,百宝合成。于台两边,各有百亿华幢,无量乐器,以为庄严。八种清风,从光明出,鼓此乐器,演说苦空无常无我之音。又有乐器,悬处虚空,如天宝幢,不鼓自鸣。
上图中的壁画即可见,天乐并无演奏主体存在,仅以单纯乐器形式绘于经变画或窟顶四披,佛经中描述天乐,一般以“楼阁两边”或“悬处虚空”作为其所在位置,在佛教语境中被呈现出妙音天降的效果。
另外,天乐可以包括各种乐器,即经文所谓的“无量乐器”,而事实也是如此,唐代莫高窟出现在天乐中的乐器基本涵盖文献中记载的唐代各类乐器。关于天乐的演奏,一般认为是“不鼓自鸣”或“不奏击而常鸣”,但通过文献发现天乐应该存在演奏主体,只是这种演奏主体并非现实世界的人或佛教中的形象,而是“风”,如“清风鼓此乐器”“微风吹动譬如百千种乐同时俱作”“风吹万道声嘹亮”,风能够使乐器产生各种妙音且乐器可以独悬空中,这是佛教用于表现其佛法广大以及渲染净土世界美好的手段。
对于天乐在佛教中的作用,佛经这样描述:“鼓此乐器,演说苦空无常无我之音”“闻是音者,皆自然生念佛、念法、念僧之心”,可见使天乐产生各种声音,不是其最终目的,从根本上讲,是要通过不鼓而自鸣的声音,来产生皈依佛教的效果。通过对天乐图像的审视,我们发现,天乐将佛教赋予的特征,淋漓尽致地呈示在莫高窟壁画中,并且与壁画所表达的净土思想结合得天衣无缝。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要评论?请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您也可以快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