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神如何发声?
隆隆的雷声,曾被古人认为是天神在击鼓。右图为明万历《新刻出像增补搜神记》中的雷神,周身环绕着一圈鼓,雷神手执三根鼓槌,一旦开打,人间便是电闪雷鸣,大雨滂沱。正因如此,古代的许多祈雨仪式中都以鼓作为重要道具。
供图/缘紫舞提供/fotoe
鼓:落入凡间的雷声
天人“桥梁”
这是一面唐代的真子飞霜镜。图案左侧有一人在专注抚琴。中间荷叶上爬着一只象征长寿的乌龟,右侧树下有一凤凰正在伸爪展翅,上方有一轮明月从山中升起,下面一仙鹤展翅高飞。弹琴者位于如此美好的环境中弹奏,体现着琴的自然之道,而沟通天人的琴声,似乎把自然界最高贵和神秘的生灵都给感动了。
供图/扬眉
琴之道,人之道
龚贤(1618-1689年)
明末清初画家,“金陵八大家”之一,作品不拘古法,被后人奉为一代独创主义大师。
月之语
筝妓娱人
这是五代时期南唐周文矩所绘《合乐图卷》局部,描绘的是皇室贵族在庭院里欣赏女乐演奏的情景。图中的筝手,混杂在由琵琶、竖箜篌、笙、横笛等组成的庞大乐队中。在古代中国,古筝多用于表演场合,且多为合奏形式,而演奏古筝的人物,也以图中这样身份卑微的筝妓为代表。
供图/周文矩/FOTOE
筝:俗乐总有新声
之后禅画东传,成为日本绘画的一大宗派。图为日本江户时代,风外慧薰所绘《布袋和尚指月图》。“指月”之说,出自禅宗经典《六祖坛经》,后世多以指月,警示对文字、名相的执着(供图/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弥勒的多张面孔
重装饰的“金银平脱琴”
这是日本正仓院所藏的唐代金银平脱琴。唐代古琴大多比较质朴,但这张琴却是个例外,制作精美华丽,纹饰细腻流畅,是唐代金银平脱器中的佼佼者。从放大的局部,可见正面项部的锦纹方格,内有三人,分别在弹阮、抚琴、饮酒,周有树竹及飞天,花草、禽鸟、云气点缀其间,方寸之间,是一个优雅脱俗的世界。
供图/扬眉
琴之道,人之道
编磬声悠扬
编磬常与编钟合奏,是先秦时期演奏雅乐时使用的重要乐器。曾侯乙编磬出土时位于中室北壁附近,坐北朝南。磬架由青铜制龙首、鹤身怪兽等构成,而磬片多数已经断裂残损。经复原研究显示,磬片由大理石或石灰石磨制,分上下两层悬挂于横梁上,音色清脆明亮。图为复原后的曾侯乙编磬。
公元前五世纪的宫廷雅乐团
半跏思惟坐像
半跏坐是具有特殊宗教含义的坐式,表示思惟。出现在弥勒造像上,代表弥勒菩萨在兜率天思考众生。七世纪间,日本与朝鲜半岛曾制作出许多半跏坐弥勒菩萨像,明显受到我国影响。左图为日本京都市广灵寺供奉弥勒菩萨半跏思惟像。
供图/TPG
弥勒的多张面孔
古乐流行
国家体育馆内,正在进行千人古筝齐奏,场面十分壮观,这是北京国际古筝音乐节的一幕。由于乐音动人,常变常新,又易学易弹,古老的筝广受现代人欢迎,成为最为普及的中国传统乐器之一。
供图/视觉中国
筝:俗乐总有新声
乐器中的“力量担当”
图为清代堂鼓,以牛皮为鼓面,可用于戏曲伴奏和器乐表演。鼓声雄浑,是众多乐器中的力量担当,故戏曲中项羽、张飞、林冲等武将出场时,常常伴随鼓声,以表现角色的气势。“秦王破阵乐”“十面埋伏”等描述战争景象的乐曲,也少不了以鼓声渲染气氛。
供图/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鼓:落入凡间的雷声
以琴会友
这是清代叶芳林所绘《九日行庵文宴图》。在这场雅集中,文人们饮茶、赏画、弹琴,逍遥自在。在古代文人的雅集中,古琴一般是不可少的,人们以琴彰显格调,交流心声,共同品味琴中传承千年的圣人之道与山水之乐。
供图/扬眉
琴之道,人之道
法天象地的秦琵琶
敦煌莫高窟第285窟的西魏壁画( 摄影/动脉影)中,有持阮飞天的形象,阮、阮咸,也即汉代流行的秦琵琶、秦汉子,据说这是一种可以纵马弹奏的乐器,却在造型规制上,带着“四时、五行”等中国传统文化的烙印。
千回百转中国路
“唐风”日本筝
8世纪初,中国唐代流行的十三弦筝传入日本,逐渐发展出被称为日本筝的koto。相比中国筝,日本筝的音色更显清脆,余音较短。上图即是穿着和服演奏koto的日本女性(供图/视觉中国)。
筝:俗乐总有新声
春秋建鼓
以春秋时期青铜鼓座为基础复原的建鼓,当时的战鼓与此很相似。供图/樊甲山/FOTOE
鼓:落入凡间的雷声
陶渊明与“无弦琴”
下图是明代尤求所绘的陶渊明与其膝上的无弦琴。东晋诗人陶渊明与友朋聚会时,喜欢弹无弦无徽的素琴,这是受到道家“大音希声”音乐观念的影响,也就是说,最大最美的声音,最符合道的声音,是无声之音。
供图/FOTOE
琴之道,人之道
技法王者
许多人因为白居易的一首《琵琶行》而爱上了琵琶。琵琶女轻拢慢捻抹复挑,便能以声传情,说尽心中无限事,这是因为琵琶女具有高超的弹奏技艺,也因为琵琶这种乐器,本身就具有强烈的描绘性,聆听起来犹如身临其境,所以琵琶被誉为民乐中表现力最为丰富的乐器。右图为明代画家郭诩所绘《琵琶行》图轴。
供图/视觉中国
千回百转中国路
楚王熊章
位于编钟下层中间,通高92.5厘米、重134.8公斤。上有铭文31字:“唯王五十又六祀,返自西阳,楚王熊章作曾侯乙宗彝,奠之于西阳,其永持用享。”即公元前443年,楚惠王为曾侯乙作宗庙祭器。
公元前五世纪的宫廷雅乐团
琵琶千年哪些变?
当四弦曲项和五弦直项的两种拨弹乐器走入中国后,很快便喧宾夺主,共同得到了“琵琶”的命名权。之后它们相互借鉴、融合,并被不断改造,从弹奏手法、琴体造型和结构都发生了变化,这种变化使琵琶的演奏技法得到空前发展。下图左列的文字列举了这些变化的几个方面。
千回百转中国路
十弦琴
曾侯乙墓出土的素漆十弦琴,以整木雕琢而成,分成音箱和尾板两个部分。底板可以活动,上有一个小凹槽,里面存放了4枚琴轸。此琴文献未载,被研究者视为传统古琴早期的南方形态。
公元前五世纪的宫廷雅乐团
战国悬鼓 (据湖北随州曾侯乙墓出土文物复原)
由于建鼓型的战鼓体型较大,设在狭小的战车上会妨碍将士动作,因此大约在战国时期改为悬鼓,省去了笨重的鼓座。
供图/视觉中国
鼓:落入凡间的雷声
唐琴:最早的传世古琴
目前传世古琴最早的为唐琴,右图四琴即故宫所藏唐琴。唐代古琴样式已丰富多样,其主要差别,在琴额、颈部和腰部、尾部的线条造型不同。在底板上还刻有一些精简优雅的文字,称为“琴铭”。从“大圣遗音”被放大的局部来看,上面遍布小裂纹,叫做“断纹”。一张琴,随着岁月的流逝,再加上琴人的弹奏振动,漆面就会出现断纹。断纹会给人以古老的岁月感,增加琴的美观度,而且有断纹的琴声音火气小,通透松沉。
琴之道,人之道
地图展示了唐代陆羽《茶经》中列举的名茶产区和上、中等茶叶产地,以及张又新在《煎茶水记》中列举的陆羽品评的天下二十名泉。从中可以看出,唐代名茶、名泉的分布比较相近,而且大多位于长江流域。这说明,茶与泉的关系十分密切,好茶还需好水烹。
宜茶之水清灵寒澈是真香
琵琶多姿
在文化激烈交融碰撞的南北朝与隋唐时期,西来乐器琵琶也呈现出多姿多彩的面貌。在敦煌莫高窟壁画中,琵琶的形象散落在洞窟各个角落,有如百变神女般令人眼花缭乱。共鸣箱有半长梨形,也有半圆梨形的,弦有四根也有五根的,颈部有曲项也有直项的……最独特的是第220窟内,一只音箱呈扁梅花状的花边阮,一说曲项琵琶,为历史记载所未见。这可能出于画师的艺术构想,也可能是乐器改革的试验品。图为榆林窟第25窟 中唐壁画曲项琵琶 摄影/动脉影
千回百转中国路
均钟定乐律
上图为曾侯乙墓出土彩漆五弦器,由整木雕成,器型狭长,器身中空为音箱,绘有凤鸟等纹饰。原张有五弦,出土时弦已腐朽佚失。据学者考证,该器是古代校对音高的仪器“均钟”,并非应用于实际演奏的乐器。
公元前五世纪的宫廷雅乐团
坐地而弹的伽倻琴
伽倻琴产生于公元6世纪朝鲜半岛新罗南方的伽倻国,传说是由伽倻国国王仿中国筝而制的,现在则是韩国和朝鲜的传统民族乐器。图中是身着朝鲜传统服饰的女子正在弹奏伽倻琴。琴制和古筝类似,不过可以坐在地上弹,而且不用戴指甲演奏。
供图/视觉中国
筝:俗乐总有新声
鼓中有天地
图为贵州镇宁自治县“竹王节”上的苗族铜鼓表演。青铜时代的铜鼓,大多在中心铸有太阳的形象,周边有蛙、鸟、云气、羽人等纹样,反映了古人对世界的认识。如今,铜鼓文化在西南苗、壮、瑶、布依等少数民族地区还有遗存。
供图/视觉中国
鼓:落入凡间的雷声
上池水,半天河
图为夏季荷叶上的露水(供图/视觉中国)。
宜茶之水清灵寒澈是真香
篪 横吹单管乐器,两端封闭,吹奏孔和指孔不在一个平面上。曾侯乙竹篪是目前发现的世界上最早最完整的2件竹篪,有一个出音孔、一个吹孔和五个指孔,可演奏出完整的五声音阶和一个变化音。
公元前五世纪的宫廷雅乐团
山清,则水秀
山泉水,经过大山的滋养和砂石的过滤,既洁净,又富有活性和矿物质,口感鲜爽。古人认为,山越高大奇秀,泉水的品质也更佳。陆羽《茶经》将山泉水列为上等的宜茶之水,品质比江水、井水都好。
供图/视觉中国
宜茶之水清灵寒澈是真香
排箫
至今仍被广泛使用的吹奏乐器。曾侯乙墓的2件排箫出土于中室,由苦竹秆制成,全身以黑漆为地,用朱红色的线条描出陶纹和三角雷纹。尺寸略有差别,均为13根管,是迄今为止考古发现最早的排箫。
公元前五世纪的宫廷雅乐团
雁柱调音,义甲拨弦
图是古筝的“码子”,它不仅能传振,而且可以左右移动,从而改变琴弦音高。由于“码子”形成的抛物线颇似雁形,又称雁柱,常与离别、相思等情联系在一起。古筝用义甲拨弦。
筝:俗乐总有新声
东周兽面纹青铜钲(陕西韩城市出土)
建鼓型战鼓改为悬鼓后,鼓座无存,原本安插在鼓座上的钲也改为握在手里敲打,钲柄也随之从空心变为实心。
供图/视觉中国
鼓:落入凡间的雷声
泉从天落
图为雨中的南方山村。古代的空气几乎没有污染,因此雨水的水质洁净,在檐下用瓮接取,即可烹茶。从天而降的雨水,又有“天泉”之称,让茶客产生置身天界的遐思。《红楼梦》中的妙玉,就曾用“旧年蠲的雨水”招待客人。
供图/视觉中国
宜茶之水清灵寒澈是真香
文武双全之“弹”
琵琶之名,起于“批”和“把”两种演奏手法,似乎也在冥冥中注定了它后世发展的道路。如今的琵琶,是弹拨乐器首座,仅基本的演奏指法就有几十种。传统琵琶曲有文武曲之分,演奏武曲时气势雄伟,演奏文曲时则沉静细腻,这都由不同手法演绎得来。上面的示意图以文中两首琵琶曲为例,来看琵琶常见的表现手法。
千回百转中国路
建鼓助乐舞
建鼓为以柱贯之,立起来敲击的鼓。战国时期铜器纹饰和汉代画像石中,均有敲击建鼓的图像。曾侯乙墓建鼓是已发现的最早建鼓实物,出土时仅存鼓腔、贯柱和铸造精美的青铜鼓座。图为复原后的曾侯乙建鼓,其鼓座为出土的原件。
公元前五世纪的宫廷雅乐团
图为日本筝(koto)的义甲(供图/QUANJING),中国筝的义甲呈椭圆形,有尖顶,多用玳瑁或塑料制成,佩戴于四指上,后者则呈长方形,多用树脂制成,仅佩戴三指。摄影/侯雨杉
筝:俗乐总有新声
一缕山泉,千年茶客
从唐宋的点茶法到明清的撮泡法,从末茶到散茶,茶的口味、茶具的审美观念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唯一不变的,是古往今来的茶客对宜茶之水的追求。水,因其至清、至静、至简而得长久,上善若水,亦是茶中之道。
绘画/花花酱
宜茶之水清灵寒澈是真香
铜钟证礼乐
1978年,考古工作者在湖北随州擂鼓墩发现了举世闻名的曾侯乙墓。墓中出土的编钟和其他音乐文物,印证了先秦时代的礼乐文化。编钟采用多种工艺铸造、装饰,钟上铭文则系统记载了当时的音乐理论。图为组成曾侯乙编钟的四种不同类型的钟,分别是无枚甬钟、短枚甬钟、长枚甬钟和钮钟。
公元前五世纪的宫廷雅乐团
21弦现代筝
图中的古筝身长163厘米,有弦21根,弦丝悬于木板音箱之上,由排排筝柱架起。前端微隆似山,余尾绵长如河。这样的21弦古筝,正是今日最流行的样式。筝首筝尾之处,还有精描细刻的装饰花纹,让筝体显得愈发华丽可观。
摄影/侯雨杉
鼓声可通天
雄健的鼓声,被认为有驱妖镇邪、沟通天人的作用,因此常常被用于宗教仪式。图为西藏三江地区佛教僧人,用曲柄鼓槌敲击法鼓,作为诵经的伴奏;
鼓:落入凡间的雷声
图为明代《金石昆虫草木状》中的“井华水”(供图/FOTOE)。井水是泉中之下品,明代屠隆说:“井水,脉暗而性滞,味咸而色浊,有妨茗气。”从现代科学角度看,井水在地层中溶解了较多矿物质,含盐量较大,而且活性不佳,容易发生污染。不过,若水井远离城市、汲用频繁,也有可能水质上佳,元代洪希文有诗句曰:“莆中苦茶出土产,乡味自汲井水煎。”
宜茶之水清灵寒澈是真香
变得更“性灵”
琵琶这种乐器,历经千年演化,度过了中西交融的剧变期,逐渐成为一件典型的中国乐器,音域变得更宽,技巧变得更多,下一步还能怎么变?琵琶发展到明清时期,开拓出了纷繁的演奏流派,大致可分南北两支:北派运用义甲,擅长金戈铁马的演奏,南多不用,风格变化多端。流派的发展,为琵琶注入了更多的个性与灵气。右图江南园林里的现代琵琶就透出一种南方流派的温婉气质。
供图/临溪摄影
千回百转中国路
罗汉的雅事
图为南宋《五百罗汉图》局部,描绘了修为高深的罗汉在山间举行茶事的情景。图左上方的一名侍者正在用竹筒汲山泉水,图下方的两人在碾茶、生火。正应了苏轼的诗句:活水还需活火烹。为了尝一口鲜爽的泉水,罗汉们将茶事的场所直接搬到了山里,而这种雅事在文人中更是蔚然成风。在古代的山水画中,常常能见到这样的场景。
宜茶之水清灵寒澈是真香
从上图中放大的一架17世纪日本筝(供图/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局部可看出,日本筝只有13弦,依旧保留着唐筝的遗韵。
鹤骨为笛
与较为常见的猛禽骨笛不同,贾湖骨笛的骨头来自丹顶鹤的尺骨,正如右图所描绘的,将尺骨锯掉两端的骨关节,而后在骨身上开凿五至八个不等的孔眼,即为贾湖骨笛(绘画/Debby)。
贾湖骨笛 一曲来自八千年前的旋律
未闻其声,先见其美
图为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所藏明代木质琵琶,这把琵琶的背影,令人十分惊艳。它的背板由110多片龟甲形象牙雕饰拼接而成,每个小片中都雕刻着花鸟、人物等传统图案,骨雕琴颈的图案则为浅刻,显出层次感。木质蝴蝶形状的琴头同样精巧别致,充满吉祥寓意。
千回百转中国路
图为现代萨满宗教仪式(供图/视觉中国),这一古老宗教曾经占据新石器时代先民的宗教生活。萨满是巫师的意思。
贾湖骨笛 一曲来自八千年前的旋律
图描绘的是古人收取秋露水的情景(供图/FOTOE)。《本草纲目》认为,黎明破晓前的秋露水能“愈百病,止消渴”,柏叶上的露水能明目,百花上的露水能美容润肤。《本草纲目》中还有“上池水,半天河”的说法,天河,指来自天上之水;上池水,亦指未沾及地面的水,即如草木上的露水。古人认为,这种水承于空中,水质洁净,除了有治病的奇效外,也十分宜茶。
宜茶之水清灵寒澈是真香
井水不宜茶
上图为四川龙华古镇龙泉井(供图/QUANJING)
宜茶之水清灵寒澈是真香
图中用于示意的秦琵琶,为日本正仓院藏螺钿紫檀阮咸复制品(供图/QUANJING)。
千回百转中国路
产翁”习俗,直到近代还存在于南方部分少数民族中。这是清代《黔省诸苗全图》中男人在家坐月子的画面。丈夫抱着乳儿坐于屋内,而刚刚产子的妻子,却要外出耕作,并措食以供丈夫食用,以至于“日无暇刻”。
供图/早稻田大学图书馆
古代的非常“奶爸”
白雪覆梅更添香
图为明代《金石昆虫草木状》中的“腊雪”图(供图/FOTOE),雪水的水质最轻,画中人正在收集腊月之雪,贮藏在陶瓮里,可用于烹茶。
宜茶之水清灵寒澈是真香
芄兰之支,童子佩觿。
虽则佩觿,能不我知?
容兮遂兮,垂带悸兮。
芄兰之叶,童子佩韘。
虽则佩韘,能不我甲?
容兮遂兮,垂带悸兮。——《诗经·卫风·芄兰》
芄兰
“箫”们是怎样吹响的
有一种“年箫月笛”的说法,意指箫的吹奏很难,而尺八更有“摇头三年”之说。图中对比了尺八、南箫和洞箫的区别,尺八箫是一个向外的斜向切口,而南箫的斜口则是向内的,洞箫的吹口利用了竹节结构,呈半封闭状,开口为U字形,更利于送气。从图中吹法示意图中可见,只要掌握“呜”和“呼”两个字的读法,就能轻松吹响一支箫了。
箫笛纵横之间
骨哨
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
距今7200-6200年
摄影/拿破破
贾湖骨笛 一曲来自八千年前的旋律
水,不止是H2O
明人张源在《茶录》中说:“水者,茶之体。”水分子,由氧原子和氢原子构成,无色无形无味,遍布地表。但茶客为了寻一杯心仪的好水,可以翻山越岭,踏破铁鞋。因为在茶客的杯里,水有温度,有性情,蕴含了人间至味。人体的含水量约是七成——喝什么样的水,你就是什么样的人。
供图/视觉中国
宜茶之水清灵寒澈是真香
反弹酷玩
历史上的琵琶弹奏出现过横抱、竖抱和斜抱等各种姿势,但敦煌壁画中给出的“反弹”姿势更抢眼。反弹琵琶实际上是“载乐载舞”的一种形式,把高超的弹奏技艺和绝妙的舞蹈本领融为一体,甚至成为了大唐乐舞文化的最美符号。图为莫高窟第112窟中唐壁画反弹琵琶
供图/FOTOE
千回百转中国路
植物小百科
萝藦 夹竹桃科 萝藦属 多年生草质藤本
形态特征
萝藦,长达8米,具乳汁。茎圆柱状,表面淡绿,幼时密被短柔毛,老时被毛渐脱落。叶膜质,卵状心形,叶面绿色,叶背粉绿色,两面无毛。
别名
芄兰、奶浆藤、雀瓢、老鸹瓢、婆婆针线包等。
花期果期
花期7-8月,果期9-12月。
生长习性
产于我国南北多省及朝鲜、日本、俄罗斯等国,生长于林边荒地、山脚、河边、路旁灌木丛中,茎皮可造人造棉。
芄兰
巫术仪式中的笛
骨笛既非纯粹的娱乐乐器,也非一般人可以持有。出土了贾湖骨笛的墓葬中,另外一件器物尤其突出,以龟甲和石子制成的摇响器(供图/聂鸣/FOTOE)。这些器物仿佛能复原一个场景:巫术仪式中,先民围绕篝火,奏乐起舞,摇响龟甲,巫师吹起骨笛,试图以音乐沟通神灵。
贾湖骨笛 一曲来自八千年前的旋律
图为明代《金石昆虫草木状》中的“石床”(供图/FOTOE),即钟乳滴下后凝积成的石笋。
宜茶之水清灵寒澈是真香
“拨”若风雨
图中这尊唐代彩绘陶乐女俑,藏于美国大都会博物馆,乐俑怀中横抱的琵琶已经残缺,但其右手以“拨子”弹奏琵琶的姿态,被生动形象地保存了下来。唐代演奏琵琶一般不直接用手指触弦,而是使用一种长柄扇面的工具,这就是拨子。使用拨子弹奏出的声音刚劲有力,被形容为“拨若风雨”,但与手指弹奏相比,则少了几分灵性。
千回百转中国路
法器和武器
尺八在日本流传期间,曾主要作为日本名寺普化寺虚无僧的法器。这些头戴“天盖”帽的奇装僧人,经常口吹尺八四处化缘。同时,他们又禁止民间吹奏“尺八”。后来,日本浪人不受约束,还以“尺八”包上铁头作为武器,尺八也得以就此流传开来。
供图/视觉中国
箫笛纵横之间
骨哨
浙江萧山跨湖桥遗址
距今8000-7000年
供图/杨兴斌/FOTOE
贾湖骨笛 一曲来自八千年前的旋律
这是一场唐代宫廷小型燕乐的复原表演,其中能看到许多早已失传的唐代乐器的身影,修长的十三弦筝,美丽的曲项琵琶,音色多姿的五弦琵琶,清脆的方响,古朴的横笛……在画面中无声地弹奏着千年前的古调。唐代礼乐复原组,通过传世古谱进行复原,让唐代燕乐的风貌重新回归。
摄影/王凯
箫管排排列
史籍记载,早在虞舜时代就出现过一种“箾韶”乐舞,使用“箫”来演奏。这个箫指的不是如今的单管箫,而是历史悠久的排箫,吹奏时模仿风的声音,非常肃穆。上图为甘肃榆林窟第25窟中唐壁画里的排箫,它由多管箫按次序编排而成,每管一音,无侧孔,音色典雅,充满古韵(摄影/动脉影)。
长葛骨哨
河南长葛县裴李岗文化遗址
距今8700-6800年
供图/杨兴斌/FOTOE
贾湖骨笛 一曲来自八千年前的旋律
不鼓自鸣
莫高窟第321窟开凿于初唐,北壁绘有一铺《阿弥陀经变》。画面上部以深蓝色背景象征净土天际,其中化佛、飞天与楼阁之间,绘有各种乐器,器身系有飘带,飘带迎风飘逸,以表现乐器飞翔天际,不鼓自鸣的动态,这类图像我们称之为“天乐”,其形态即“不鼓自鸣”。
天乐,是佛教中的“天界”之乐,在敦煌壁画中极具特点。依佛教文献,最初的天乐由天龙八部以及天女演奏。后来,为宣扬佛法的神通,天乐开始演变出所谓自翔于天、自发妙音的神话。
关于“天乐”的表现形式和内容,在诸多佛教经典中均有描述,如《佛说观无量寿经》:楼阁千万,百宝合成。于台两边,各有百亿华幢,无量乐器,以为庄严。八种清风,从光明出,鼓此乐器,演说苦空无常无我之音。又有乐器,悬处虚空,如天宝幢,不鼓自鸣。
上图中的壁画即可见,天乐并无演奏主体存在,仅以单纯乐器形式绘于经变画或窟顶四披,佛经中描述天乐,一般以“楼阁两边”或“悬处虚空”作为其所在位置,在佛教语境中被呈现出妙音天降的效果。
另外,天乐可以包括各种乐器,即经文所谓的“无量乐器”,而事实也是如此,唐代莫高窟出现在天乐中的乐器基本涵盖文献中记载的唐代各类乐器。关于天乐的演奏,一般认为是“不鼓自鸣”或“不奏击而常鸣”,但通过文献发现天乐应该存在演奏主体,只是这种演奏主体并非现实世界的人或佛教中的形象,而是“风”,如“清风鼓此乐器”“微风吹动譬如百千种乐同时俱作”“风吹万道声嘹亮”,风能够使乐器产生各种妙音且乐器可以独悬空中,这是佛教用于表现其佛法广大以及渲染净土世界美好的手段。
对于天乐在佛教中的作用,佛经这样描述:“鼓此乐器,演说苦空无常无我之音”“闻是音者,皆自然生念佛、念法、念僧之心”,可见使天乐产生各种声音,不是其最终目的,从根本上讲,是要通过不鼓而自鸣的声音,来产生皈依佛教的效果。通过对天乐图像的审视,我们发现,天乐将佛教赋予的特征,淋漓尽致地呈示在莫高窟壁画中,并且与壁画所表达的净土思想结合得天衣无缝。
敦煌壁画里的乐队
世界遗产地 摩洛哥·马拉喀什的阿拉伯人聚居区 中世纪的回音
二胡各部位有什么讲究?
从奚琴、胡琴到二胡,千百年来,这种拉弦乐器的形制结构发生了诸多衍变。图中这件19世纪的二胡,琴杆上不见固定琴弦的千斤,但基本形制已与现代二胡无异。因制作材料和各部件比例尺寸不同,现代二胡有不少“同族兄弟”,诸如京胡、高胡、板胡、坠胡,等等。供图/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二胡 化胡而入俗
雅乐里的遗存
排箫从宋代以后便在民间绝迹,几乎只存在于宫廷雅乐中。上图为清代存世的双翼凤箫,通髹以朱,绘云龙,中以金书各管律名。这十六单管相联组成凤翼,堪称最名副其实的“凤箫”。
摄影/朱浩
箫笛纵横之间
骨笛
内蒙古赤峰市征集,新石器时代
供图/杨兴斌/FOTOE
贾湖骨笛 一曲来自八千年前的旋律
左右对应成规模
敦煌莫高窟南区南段第二层的第220窟,建造于唐贞观十六年(642年)。窟内北壁上,通壁绘有一铺《药师经变》,其中有大型菩萨乐舞的场景,向我们展示了敦煌乐舞世界中,不同乐器组合演奏的“乐队”形式。在北凉至西魏时期,敦煌乐队排列初现端倪,最初以独立演奏的形式出现,即乐伎中间绘以舞伎,后又出现乐伎连续线性排列的形式。北周到隋代,“成双”“对称”结构显现出来,即乐队往往成双对称排列,并分为相互对应的两部分。到唐代以后,乐队、乐伎的数量增多,排列形式也更加丰富。在第220窟壁画上的菩萨伎乐乐队中,可见这种形式变化,即菩萨乐伎分左、右两部分,左侧乐伎15身,右侧乐伎13身,分坐于主尊身前舞伎两侧的方毯上,呈现出左右对应,乐器纷繁多样的面貌。
敦煌壁画里的乐队
世界遗产地 摩洛哥·马拉喀什的阿拉伯人聚居区 中世纪的回音
吹二胡的女人
拍摄于1959年10月,一名女演员将传统弦乐器二胡改成了管乐器,在台上“吹二胡”,庆祝新中国诞生十周年。
供图/视觉中国
二胡 化胡而入俗
刻花鹰骨笛
新疆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
20世纪下半叶
供图/杨兴斌/FOTOE
贾湖骨笛 一曲来自八千年前的旋律
独弦人不识
绘于榆林窟第15窟前室顶部的唐代壁画中。这件乐器由飞天乐伎手持演奏,它有着凤首造型的琴头,琴颈修长呈弧形,与共鸣箱一体成型,共鸣箱外形似琵琶但略小。奇特的是,此乐器仅有一根琴弦,张于琴头和共鸣箱之间。此乐器外形近似缅甸弯琴,但由于其琴弦仅有一根,造型独特,且音乐史未见与之对应的实物或记载,因而学术界对该乐器至今未形成共识,通常被视为敦煌壁画中的特异型乐器,可称“凤首弯琴”。
敦煌壁画里的乐队
苏丹的“灯塔”
图中左侧的建筑被称为“minzah”,即“灯塔”。它并不高大,简约的外观甚至有点像四面围墙的亭子,但这其实是苏丹的居所。由12世纪阿尔穆瓦希德王朝第一任苏丹阿卜杜勒·穆明所建,由16世纪萨阿德王朝扩建,几百年来,苏丹及其家人偶尔会来此居住。“灯塔”前方的人工湖长约200米,宽约150米,湖面下设有复杂的地下暗渠系统,从马拉喀什30公里外的北非最高山脉——阿特拉斯山引来泉水,灌溉四周的棕榈树、橄榄树和果树。
世界遗产地 摩洛哥·马拉喀什的阿拉伯人聚居区 中世纪的回音
中国的小提琴
记载先秦诸子音乐理论的著述《礼记·乐记》道:“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音乐是心绪的写照,是人们表达情感的载体。作为中国“弦乐之王”,二胡音色细腻、近似人声,极擅传情,被西方人称为是“中国的小提琴”。
供图/视觉中国
二胡 化胡而入俗
弥勒大佛之路
为了迎合佛经中弥勒降世的“大佛姿态”,在弥勒信仰传播的过程中,形成了一条奇妙的“弥勒大佛之路”。下图所示,仅为历史上具有典型意义的弥勒大佛。
参考文献:(日)宫治昭《涅 和弥勒的图像学——从印度到中亚》
弥勒的多张面孔
误入天方夜谭
库图比亚清真寺宣礼塔下,有摩洛哥最大的传统市场——马拉喀什的贾马夫纳广场。它建造于12世纪,曾经是公开处决叛逆者的场所,现如今时移世易,一到午后,这里便会成为杂耍艺人、音乐家、舞蛇人、占星师、说书者的自由舞台,仿佛回到了《天方夜谭》里声色欢愉的中世纪城镇。到了晚上,贾马夫纳广场又变成露天餐厅,食客熙来攘往,共享不眠之夜。2003年10月,贾马夫纳广场的游艺活动被评定为“人类无形文化遗产”。
世界遗产地 摩洛哥·马拉喀什的阿拉伯人聚居区 中世纪的回音
只是“悲乐之王”?
经过近代音乐教育家刘天华改革后的二胡,已经从伴奏乐器升级为独奏乐器,但许多人对它依然有不少误解,比如以为二胡只能用来演绎悲伤的情绪。它近似人声的细腻音色,的确常常被用来模拟哭腔,但就像图中旅日二胡演奏家陈敏所表现的那样,活泼、明快、清新甚至喜庆的旋律,也是二胡曲目的常见桥段,演奏者既可怡然自得,亦可与他人共享欢畅。
二胡 化胡而入俗
三江依旧佛颜改
乐山大佛,正式名称为“嘉州凌云寺大弥勒石像”。开凿于唐开元元年(713年),完成于唐德宗贞元十九年(803年),历时90年。是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遗产。大佛位于四川省乐山市南部,岷江、青衣江和大渡河的交汇处,背倚巍巍凌云山,面朝浩浩三江水。
因暴露在自然环境中,大佛饱受侵蚀,风化、渗水等问题严重。历史上也曾有过多次维修,而每次维修,都造成大佛外貌上的变化。时过境迁,转眼千年,如今的大佛早已回不到最初的模样。
供图/视觉中国
弥勒的多张面孔
横竖有别
图为新疆柏孜克里克千佛洞第33窟中的“婆罗门奏乐图(局部)”,描绘佛涅槃后,受到奏乐供养的场景。乐人身着“天竺”服饰,其演奏的乐器中,包括一支横吹的“横笛”和一支竖吹的“筚篥”(bì lì)。横笛从伊朗经印度传入中国,此前中国并不流行将笛横吹。筚篥虽为竖吹乐器,但实际起源于西域龟兹地区,管内有簧。汉至唐初,竖吹之长笛一直在中土占据统治地位。
摄影/动脉影
900年前的城门
图中这座有着繁密雕花的建筑,为马拉喀什19座城门中的阿格诺门,建造于12世纪阿尔穆瓦希德王朝时期,是通往皇家宫殿的入口。马拉喀什在阿拉伯语中意为“红色的”,因城墙皆以赭红色岩石砌就故名。在阿格诺门的两侧,至今仍可见旧城斑驳而苍老的红色石墙。
世界遗产地 摩洛哥·马拉喀什的阿拉伯人聚居区 中世纪的回音
乡土中国的娱音
二胡是中国老百姓最熟悉的民间传统乐器,这大概与其前身——胡琴在明清两代长期为戏曲伴奏的历史不无关联。直到今天,大江南北,市井乡间,三五戏迷聚于一处,往往少不了以二胡伴奏助兴。图中这位民间演奏者,一边拉响二胡,一边纵情高唱,他饱满的情绪,不仅感染了身后的孩子,也吸引了镜头外的我们。
供图/视觉中国
二胡 化胡而入俗
交脚倚坐像
北凉、北魏时期的弥勒造像,多为交脚与半跏像。其中交脚坐姿,源自犍陀罗,可能与游牧民的王者形象有关。交脚坐传入中国后,成为弥勒的特有坐式,通常配合说法印,代表弥勒菩萨在兜率天为天人说法。左图为敦煌石窟第275窟的交脚弥勒。
供图/视觉中国
弥勒的多张面孔
散发香味的制高点
图中至高点的所在地——库图比亚清真寺,是12世纪晚期阿尔穆瓦希德王朝苏丹雅库布·曼苏尔为纪念击败西班牙人而建,其宣礼塔是世界上最著名的三个宣礼塔中最古老、保存最完整的一个。石制塔身剖面呈方形,高60多米,分上下五层,每层朝四面开设窗洞,塔身以壁画、浮雕、马赛克做装饰,塔顶有三个大小金球,代表天界、地界和精神世界。据说建塔时在泥浆中加入了海量的名贵香料,使其散发出馥郁的芳香,故有“香塔”之称。
世界遗产地 摩洛哥·马拉喀什的阿拉伯人聚居区 中世纪的回音
竹吟天籁
这支刻着“丝竹缺韵”字样的竹笛,显得格外素雅而有禅味。箫笛等中国吹管乐器多用竹制,飓风可以吹断大树,却吹不折一根细竹,竹子不仅坚韧,还具有中空的管状结构,是自然馈赠的,能发出天籁之音的乐器良材。
供图/视觉中国
箫笛纵横之间
世界遗产地 摩洛哥·马拉喀什的阿拉伯人聚居区 中世纪的回音
祖传的二胡制艺
图拍摄于济南双忠祠街上的百年老店“杜记制琴铺”。制琴师杜长江的爷爷当年就以制作胡琴为生,到了杜长江和弟弟杜文源这一辈,又继承了家传手艺。他制作的二胡远近闻名,销往全国各地。图为制作琴皮和琴筒(下图)的场景,琴皮一般使用蟒皮制作,为的是发音浑厚圆润,共鸣较好,性能稳定。
二胡 化胡而入俗
布袋僧入禅画
禅画是中国画独有的艺术表现形式之一,通常笔法简约、意境耐人寻味。唐代禅僧以禅入画,禅宗绘画应运而生。宋代,禅画进入高峰期。在人物题材的禅画中,布袋和尚作为弥勒的化身,时常出现。图为南宋梁楷所绘《布袋和尚图》(供图/梁楷/FOTOE)。
弥勒的多张面孔
何处不闻笛
山村、杏花、旅人、竹笛,共同构成一幅和谐的图画。笛子的意向感,以及它所具的感染力,可以超越各种乐器,古代文人留下了海量的笛诗,可作见证。无论是边塞豪情、离愁别绪,或者隐逸理想,都可以透过笛音,抒发胸臆(供图/QUANJING)。
箫笛纵横之间
善跏趺坐像
隋唐时的弥勒形象,多呈现双腿下垂的倚坐姿态,施无畏印或双手抚膝。展现的是弥勒下生成佛度众的形象。北魏以后,弥勒大佛全部为倚坐式坐姿出现,反映出南北朝之后,弥勒下生信仰的盛行。右图为唐代汉白玉弥勒佛坐像。
供图/视觉中国
弥勒的多张面孔
汉代笛子这样吹
这位乐人手执长笛、双目微闭,正在抿口送气,脸上的笑意似乎是为笛声所陶醉。这是上海博物馆所藏的一件东汉陶吹笛俑,其所执长笛的吹口和长度,都与东汉《长笛赋》中描述一致。它虽然名为“笛”,其实却是当今“箫”的前身。
供图/FOTOE
箫笛纵横之间
地理位置
位于摩洛哥西南部阿特拉斯山脚下,分阿拉伯人聚居的旧城和现代化新城。与卡萨布兰卡、日内瓦、伦敦、马德里、巴黎等城市通车通航。属半干旱气候,冬季温暖潮湿,夏季炎热干燥。
世界遗产地 摩洛哥·马拉喀什的阿拉伯人聚居区 中世纪的回音
王旦
字/子明
籍贯/大名莘县(今山东莘县)
生卒年/957年~ 1017年
谥号/文正
皇家的贿赂
图为装饰金龙的笛子,一音三韵,音色动人(摄影/刘晓辉)。
箫笛纵横之间
图为先秦时击鼓乐舞的图案,绘制在曾侯乙墓西室出土的彩漆木雕鸳鸯形盒腹部,反映了当时乐舞演出的情景。
公元前五世纪的宫廷雅乐团
以及内蒙古赤峰博物馆馆藏的辽墓壁画(摄影/刘朔/FOTOE),画面上可看到契丹人手执长柄骨朵的情景。
与花无关,却叫“骨朵”
卧鹿为鼓座
鹿是常见的古代纹饰,被赋予美好寓意,既是爱情的象征,又与“禄”谐音,代表荣华富贵。曾侯乙墓东室中出土了一只彩漆卧鹿,由整块木料雕琢而成,全身髹黑漆,点缀水滴状圆点,头上插有真鹿角。卧鹿后背有一个插口,根据另一件外形相似的文物推断,最初可能用来插小木鼓。
公元前五世纪的宫廷雅乐团
上图分别为首都博物馆“大辽五京”展上的水晶骨朵(摄影/安洋)
与花无关,却叫“骨朵”
布袋和尚像
中国人熟悉的布袋和尚,是高僧形象的弥勒:他光头,身负布袋。以“未来佛”身份,供奉于寺庙天王殿正中。近世,又常在他身边塑造若干胖小孩,有“送子弥勒”之称。图为明代三彩弥勒菩萨坐像。
摄影/动脉影
了解一攒笙
笙的外形酷似一只凤凰的侧影,高低参差的笙管如同凤翼,笙斗仿佛凤身,笙嘴又如凤颈、凤头。笙所吹出的声音据说也是凤鸣之声。所以笙又被称为凤笙,是古代凤文化的最好代表。
笙 有什么了不起?
以怪为食
怪物难缠,却也有除怪的克星。在《山海经》中有一个域民国,其国人常常以箭射“蜮”怪当做食物。上图为清刻本《山海经绘图广注》中的射域图,其所射之怪像狐,历史中“含沙射影”的蜮,还曾经被想象成龟鳖、黄蛇、飞蝉、三脚蟾等版本。
鬼蜮的伎俩
藏传弥勒:强巴佛
弥勒在藏传佛教地区称“强巴佛”。其主要标志是水瓶和佛塔。水瓶是弥勒婆罗门身份的象征。佛塔则代表解脱和归宿,通常出现在弥勒的宝冠或发髻上,也有出现在手持莲花上的情况。左页图为16世纪鎏金铜弥勒菩萨坐像(摄影/柳叶氘)。《弥勒会见记》是一部佛教文学译典,讲述弥勒的生平事迹。是我国现存最早的戏剧文学作品。小图为吐火罗文《弥勒会见记》残页(供图/孔兰平/FOTOE)。
弥勒的多张面孔
图为河北宣化辽墓壁画中的伎乐图(局部,摄影/朱子浩),画中出现的乐器有大鼓、腰鼓、笛箫等。鼓为群音之首,且类型繁多,从两幅画面中可以看出,鼓都处于乐队中的主导的地位。
图是一位琴人携琴于青山之中(供图/行者先生)。在山水之中弹琴,感受天人合一之道,是古代文人的理想追求。
琴之道,人之道
来自水中的危险
传说中有种长相怪异的甲虫,专门躲在河岸湖滨,瞄准路人的影子喷出毒沙,被射中的人就会生疮发病,行路客都惧怕它,可对这种暗箭伤人的方式,又防不胜防,就此留下了“含沙射影”的成语。在今人看来,这是一种莫名其妙的恐惧,但却不能不佩服古人的想象力。
绘画/彭斯
鬼蜮的伎俩
群音之首
图为敦煌莫高窟第220窟唐代壁画中的伎乐图(局部,摄影/张志刚),居中的鼓手演奏的是羯鼓,其右手边和右后方还有两人演奏毛员鼓。
紫檀拼贴仿“百衲”
除了面、底各为一块整板外,还有一类琴,由许多条小木条胶合而成,称为“百衲琴”,据考由唐人李勉创制,是为琴中的异制。“百衲”出自佛家的“百衲衣”,以各色碎布补缀而成。图为明琴“峨眉松”,看似百衲琴,但实际上是将名贵的紫檀木片加工成形后,以包镶之法拼贴于桐木琴胚之上,是一张仿百衲琴。
琴之道,人之道
四川地区早期佛教造像不断被出土发现,其中数量最多的是摇钱树佛像。图为绵阳博物馆藏东汉摇钱树局部。据学者研究,绵阳摇钱树造像部分已受印度犍陀罗造像的影响,表明佛教造像由印度传入四川及长江流域。
供图/视觉中国
声音
一种七收
弥勒下生故事发生在人间,后秦鸠摩罗什译《佛说弥勒下生成佛经》将其描绘为理想国的模样。弥勒经变,则以图画形式,向世人具体展示了其中的种种美好。上图为榆林窟第25窟北壁的弥勒经变之“一种七收”,写实的农耕场面,诠释了经文中“用功甚少,所获甚多”。
摄影/孙志军
弥勒的多张面孔
图为黑龙江佳木斯跳神的萨满,一边击鼓一边起舞。鼓既能送萨满飞升于天,又能召回萨满的神魂。
供图/视觉中国
鼓:落入凡间的雷声
图是南宋《商山四皓图》局部,描绘了秦末四位高士避乱隐居商山的故事。其中一位老者弹琴,另两位专注倾听。古琴是士人退隐山林时的良伴,而对知音弹琴,更是文人的一种理想。
摄影/朱子浩
图为芦山峁遗址航拍图,可见多座大型建筑台基。供图/视觉中国
声音
迎弥勒
北京雍和宫是著名的藏传佛教皇家寺院。清乾隆初年始,每年都要举办大愿祈祷法会,如今已经成为北京城春节期间重要的民俗活动。大愿祈祷法会,又称善愿日,是藏传佛教格鲁派寺院的重要节庆,其中有一项弥勒绕寺仪式。每年农历二月初一,由众僧抬着弥勒菩萨像,环绕寺周巡行。意为接“未来佛”弥勒,到人间清邪除祟,使人间的每个角落都平安、洁净。
供图/视觉中国
弥勒的多张面孔
史前的鼓什么样?
下图为山西陶寺新石器时代遗址出土的陶鼓,距今四千多年,可能用于歌舞、祭祀。以陶土为腔,顶端蒙动物皮革,敲击鼓面,鼓腔内便产生共鸣,鼓声更加雄壮悠长。摄影/安洋
图为一支完整的贾湖骨笛(现藏于河南省博物院,摄影/动脉影)
贾湖骨笛 一曲来自八千年前的旋律
二胡的前世今生
研究表明,二胡可能吸收了本土乐器轧筝和胡人乐器奚琴的特征。上图即是上世纪50年代为武安平调伴奏的轧筝,流行于河北、豫北及晋东南等地。
二胡 化胡而入俗
而以“奚琴”为名的乐器也至今仍在,比如图中这件朝鲜族民间乐器,据说北京影戏和陕西同州梆子也使用奚琴伴奏。
摄影/刘晓辉
二胡 化胡而入俗
文人之琴,儒道互补
图是宋代仲尼式古琴“万壑松”。仲尼式是所有琴里最简洁的一种,只在琴体的腰部和头部有两个凹进的线条,含蓄而大方的造型,最能体现儒家的中庸风格。
琴之道,人之道
落霞与蕉叶
这两类琴式,都是模拟自然事物,颇具文人的浪漫情怀。落霞式,即琴的两侧呈对称的波浪曲线形,从细微的波浪曲线处理中,流现出晚霞沉落的丰富变幻之态。而蕉叶式身似芭蕉,琴首似蕉叶的叶柄向下弯曲,两侧似蕉叶的叶缘,向下略微翘曲,琴底则仿若蕉叶之茎。图为明 落 霞式 “月明沧海”琴
琴之道,人之道
这是明代宫中旧藏浙派徐门所传古琴曲《秋鸿》图谱册,图与谱的内容、意境相关,是目前仅存的与图画结合的琴谱。
琴之道,人之道
唐人之筝
这是今人复原的唐人弹筝情景。根据史料复原的唐筝只有13弦,与今人常见的21弦不同,所以筝身也不如21弦筝宽。另外,筝头筝尾的造型看起来较为方正,与今日常见的S型筝尾也不同。
摄影/王凯
斫琴有道
这是宋人临摹的东晋顾恺之《斫琴图》局部,所绘人物有的在挖刨琴板,有的在制作部件,有的在造作琴弦等。可见魏晋时期琴的制作已形成了比较成熟的规范。琴面与琴底两板清楚分明,这也说明当时琴的构造,已是由挖薄中空的两块长短相同的木板上下拼合而成。
琴之道,人之道
瑟
曾侯乙墓共出土12件瑟,7件位于中室,5件位于东室,是迄今为止发现数量最多、制作最精美的瑟。以整块梓木雕琢而成,全身绘有纹饰,内部为中空的共鸣箱。瑟的尾部有4个凸起的“柱子”,是用来系弦的枘,这件瑟的音域可跨3个八度。
公元前五世纪的宫廷雅乐团
乳泉最宜茶
图为重庆水洪洞中钟乳石上的水滴(供图/SOPHOTO),古人称为“乳泉”,乳泉富含矿物质,清洁甘美,陆羽在《茶经》中评价说,山中之水,以乳泉为最佳。在后世的文献中,乳泉常常作为清洌佳泉水的代称。
宜茶之水清灵寒澈是真香
图为落在梅花上的雪(供图/SOPHOTO),经过梅花的熏染,更添一股幽香,《红楼梦》中的妙玉曾用珍藏的“梅花上的雪水”招待林黛玉、贾宝玉和薛宝钗。
宜茶之水清灵寒澈是真香
芙蓉蟹
芙蓉蟹是粤菜里的名菜,以蟹粉为主料,蛋清为辅料,佐以高汤、米醋一齐炒熟,蓬松的一大盘,鲜香扑面。蟹肉白皙,状如芙蓉,带着浓郁的蟹味,将蟹粉的鲜美全部发挥了出来。
剥出蟹中鲜
与南箫和洞箫相比,尺八的稳定性较低,所以最难吹响,必须如同下图中那样,调整好送气角度,以最放松的姿态,才能吹出纯净不带杂音的天籁之声。
供图/行者先生
箫笛纵横之间
酿蟹斗
粉从蟹中来,还回蟹中去。以螃蟹壳为容器,酿入新鲜蟹粉和猪肉混合成馅料,上面以一层打发的蛋清糊封口,经过调味蒸制后,再在上面摆放一朵白萝卜雕刻的菊花,用浓鸡汤煨过,来比拟蟹黄。这样摆上盘,宛如螃蟹刚刚揭开盖子一样。十分过瘾。
剥出蟹中鲜
靖江汤包
江苏靖江特色传统名点靖江汤包,以皮薄如纸,外形饱满著称。硕大的包子所包的馅料,又是宝贵的蟹黄和新鲜的蟹肉,佐以原味鸡汤,已十分诱人。而它的吃法也奇,需要“轻轻提,快快移,先开窗,后喝汤”,这样的蟹粉小吃,被赞为一绝。
剥出蟹中鲜
传统取蟹黄与拆蟹粉
螃蟹好吃,但食蟹却不方便。过去讲究的人家,都是命人将蟹中的蟹黄、蟹膏和蟹肉拆取下来,再做成各种蟹粉美味来吃。梭子蟹与大闸蟹的拆法基本相同,要先将蟹捆绑或翻转后蒸熟,再揭盖挖黄和剔取蟹肉,蟹腿、蟹钳中的肉则用签子剜出,这样得到的就是全蟹粉了。与想象不太一样的是,传统上拆蟹粉,只用简单的工具(勺与签子),即可高效完成。
剥出蟹中鲜
稀有的“嵇琴”
绘于榆林窟第10窟窟顶西披下沿,由飞天乐伎手持。在这幅西夏时期壁画中,有件乐器琴头卷曲,呈“?”形,无琴轴,琴身呈上下宽、中间窄的流线型,琴筒正下方有琴身延长出的突起。从图像呈现,尤其是乐伎的手持方式看来,这是一件拉弦乐器,具体应为至晚在唐代开始流传的“奚琴”,宋、西夏时被称为“嵇琴”。壁画中的乐器绘制得十分完整和精美,是敦煌壁画中极为难得的一幅嵇琴图像。
敦煌壁画里的乐队
相无定相:弥勒造像的演变
弥勒造像,始自印度贵霜时代的犍陀罗(今阿富汗东部和巴基斯坦西北部),而后随弥勒信仰传入中国。以下几图将着重介绍中国历史上出现的,具有典型意义的弥勒形象。为更好的展示其演变过程,也将印度犍陀罗弥勒造像一并介绍。
图为犍陀罗弥勒菩萨像
日本学者宫治昭将犍陀罗弥勒菩萨形象归结为四方面特征:发型为束发式或圆髻式;左手持瓶;部分有右手掌心向内印相;部分呈现青年形象。值得注意的是,水瓶是犍陀罗弥勒菩萨的标志性特征之一。它象征着弥勒出生婆罗门。也有学者提出,所持非水瓶,而是香油壶。因水瓶造型与希腊的香油壶造型相近,加上弥勒菩萨具有弥赛亚性格(弥赛亚即救世主),也是“受膏者”。图为2-3世纪犍陀罗石雕弥勒菩萨。
摄影/动脉影
弥勒的多张面孔
两千年前的战鼓
图为陕西咸阳地区的秦汉战鼓表演,乐手的装束、旗帜上的小篆“秦”字、鼓身的黑色,无不展示出浓烈的秦代风采。秦汉战鼓,据说始由秦始皇的掌旗官传到民间,至今两千多年。从乐手们昂扬的状态,我们似乎可以看到威武的秦军气场。
摄影/张绮云
图为这只琵琶的背板,满布盛开的螺钿宝相花,花心镶嵌着琥珀和玳瑁,光彩夺目。
千回百转中国路
唐阮之美
秦琵琶将名字转让给胡琵琶后,作为乐器仍一直发展,即阮。在日本正仓院就有一把美丽的唐阮传世。上图为正仓院所藏螺钿紫檀阮咸的背板,通体嵌以螺钿、玳瑁、琥珀等饰物,图案是一对口衔璎珞的鹦鹉,正围绕伞盖飞翔,并散发着宝石般的光泽。
供图/扬眉
千回百转中国路
正仓院还有一些唐代乐器的真身,这些乐器的弹拨面上往往点缀以典雅的木画,如今也成为唐代绘画的宝贵遗存,图即为其中的两幅。图为枫苏芳染螺钿琵琶 《骑象奏乐图》
供图/扬眉
千回百转中国路
在日本奈良东大寺的正仓院中,珍藏着一把极为珍贵的五弦琵琶。它是由唐朝宫廷送给日本圣武天皇的唐代艺术精品,是目前世界上仅存的最早五弦琵琶传世杰作。这只琵琶表里满面皆由螺钿装饰,面板上有一位骑骆驼胡人,手中也在弹着琵琶。真是一把美轮美奂的绝色乐器。图螺钿紫檀五弦琵琶
千回百转中国路
图中的局部放大图可见,其弦孔有13个,应为13弦筝。
供图/江西省博物馆
筝:俗乐总有新声
古筝“鼻祖”
图是出土于江西省贵溪县春秋仙水岩崖墓群中的古筝,是我国目前发现的最早的古筝实物。两端各有弦孔,长箱形的筝箱造型已与后世古筝接近。
筝:俗乐总有新声